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化学方程式一直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而它的配平更是重点中的难点.由于初中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刚刚入门,学到的化学知识还不够多,选择奇数配偶法困难较大.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努力将最小公倍数法讲细、讲透、讲活,在巧字上下功  相似文献   

2.
3.
歧化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电子转移是在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原子中进行,但仍然遵循电子得失相等这一原则。由于此反应的特殊性,因而决定了它的配平方法与众不同。 现设有歧化反应:  相似文献   

4.
5.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安全至关重要,而VPN技术由于其能够为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提供简便有效的方法,因此受到人们的欢迎。本文将介绍一个利用CiscoASA建立多校区VPN隧道的典型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6.
一天,我们围住数学老师,要老师给我们讲数学故事,出数学趣题。老师想了想说:“你们知道我喜欢骑摩托车,我就给你们出一道关于摩托车的趣题吧。题目是:按照摩托车轮胎的使用说明,在一般情况下,轮胎装在前轮上最多可  相似文献   

7.
“配凑”是数学解题时为了满足某种条件上、形式上、结构上、方法上、策略上的求而实施的一种变形、转化、配对、凑合工作,其性质和作用类似于“化妆师”。灵活运用“配凑”,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而活解巧懈数学题。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A+B与A-B互为和差形式,也称互为对偶式,它是现实世界中的对称在数学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数学美的体现,它在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举例说明构造和差对偶式解题.  相似文献   

9.
运用平均值不等式的条件是:各因式或各项为正,它们的和或积为定值,各式或各项取相等的值.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在许多情况下并不能直接运用平均值不等式解题,而需要审视条件和待求(或待证)式的结构,作出合理的变形才能运用,其中巧配是重要技巧之一.  相似文献   

10.
诗词鉴赏一直是语文高考的难点,有语文高考的大敌之称。但同时又是语文高考的重要内容,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高考考纲要求:一是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是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那么如何才能在浩如烟海的诗词当中找到一个普遍的解题方法,从而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呢?  相似文献   

11.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分式函数的最值,是解决最值问题的常用方法,而基本不等式有其适用的范围和等号成立的条件.因此,对于一些分式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最值,利用基本不等式往往不能奏效,而此时常借助函数y=x a/x(a>0)的单调性去解决(参看文[1]).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  相似文献   

12.
李青 《中学理科》2005,(8):33-34
在初中化学中,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一个既重要又棘手的问题,如果巧妙的把化学方程式分为三类,再适当的利用技巧配平,就会容易得多。  相似文献   

13.
高考中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难就难在考生必须很好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本质,灵活运用中学化学知识理解试题给出的信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现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配方法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张慧欣(2010)指出:二次齐次不等式的证明方法通常是利用配方法,使用配方法的要点是每一次配方都要使剩余的部分至少比原来的二次齐次式少一个变量.[1]笔者最近发现可用配方法证明一类二次齐次不  相似文献   

15.
金足足赤,人无完人。从老百姓到名人大家,说话做事都难免疏漏。当此之际,能力挽狂澜于既倒,方显智者本色。亦有些人,机敏聪慧,说话做事巧得令人拍案叫绝。不信请看:巧补大书法家费新我先生,一次酒后书写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桑  相似文献   

16.
古话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笔者认为,甜口"良药"更能治病,顺耳"忠言"更易入脑.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若还停留在"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的水平,其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产生零效应甚至负效应.那么,如何使批评之"良药"不苦涩甚至甜口,让教育之"忠言"不逆耳甚至悦耳,从而产生正效应和潜效应呢?  相似文献   

17.
李冲 《教育艺术》2003,(10):38-39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是常有的事,但当众不留情面地数落,或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劝说,往往收效甚微。尤其是粗暴的训斥,最易导致压而不服、口服而心不服,造成师生感情上的严重对立。长期以来,许多人对于批评都有“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想法,此说有一定的道理。但作为教师,高明、机巧、入情、  相似文献   

18.
古话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笔者认为,甜口“良药“更能治病,顺耳“忠言“更易入脑.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若还停留在“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的水平,其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产生零效应甚至负效应.那么,如何使批评之“良药“不苦涩甚至甜口,让教育之“忠言“不逆耳甚至悦耳,从而产生正效应和潜效应呢?……  相似文献   

19.
巧配“良药”不言苦——浅谈批评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话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笔者认为,甜口“良药”更能治病,顺耳“忠言”更易入脑。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若还停留在“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的水平,其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产生零效应甚至负效应。那么,如何使批评之“良药”不苦涩甚至甜口,让教育之“忠言”不逆耳甚至悦耳,从而产生正效应和潜效应呢?一、顺“天时”,应“地利”教师在批评学生时,除了要注意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外,还应注意选择适宜的时机和场合,做到顺“天时”,应“地利”,以使批评收到正效应。笔者认为,在下列情境下暂不适宜批评学生:在…  相似文献   

20.
巧配“良药”不言苦——怎样使学生乐于接受批评●程广才教师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是常有的事,但当众不留情面地数落,或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劝说,往往收效甚微。尤其是粗暴的训斥,最易导致压而不服、口服而心不服等师生感情上的严重对立。那么,怎样才能使批评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