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绝句     
春天来了,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惠风和畅。哦,还有那衔泥的飞燕,静睡的鸳鸯……你呼吸到春日的芬芳了吗?迟日①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②飞燕子,沙暖③睡鸳鸯。【注释】①迟日——春日。出自《诗经》中"春日迟迟"一句。②泥融——板结的泥土在温暖的春天渐渐化冻,变得松软、湿润。③沙暖——溪边的沙洲被灿烂的阳光晒得暖洋洋的。  相似文献   

2.
屋下架屋     
庾仲初~①作《扬都赋》成,以呈庾亮~②,亮以亲族之怀,大为其名价~③,云可三《二京》、四《三都》。于此人人竞写~④,都下~⑤纸为之贵。谢太傅~⑥云:"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拟学,而不免俭狭~⑦。"(选自《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99年版)【注释】①庾仲初:庾阐,字仲初,东晋人。②庾亮:东晋大臣,其妹为明帝皇后。③名价:称道、评价。④写:抄。⑤都下: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⑥谢太傅:谢安,东晋政治家,死后赠太傅。⑦俭狭:少而窄。  相似文献   

3.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①羊,既率其党~②,又请杨子之竖~③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追者之众"一作:追之者众)?"邻人日:"多歧路。"既反~④,问:"获羊乎?"日:"亡之矣。"曰:"奚~⑤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其所之~⑥,所以反也。"(选自《列子》)【注释】①亡:丢失。②党:亲族,朋辈,这里指家人。③竖:童仆。  相似文献   

4.
秋词     
正自古逢秋悲寂寥,①我言秋日胜春朝。②晴空一鹤排云上,③便引诗情到碧霄。④今译:自古以来人们逢秋便悲叹寂寥,我却说秋景比那春光还要美好。晴空中一只白鹤凌云而上,立即把我的诗情引入碧霄。注释:①悲:悲伤;悲愁。寂寥:寂静;空旷。②春朝:春日;春天。③排云上:凌云而上。④碧霄:碧空,青蓝色的天空。  相似文献   

5.
一、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64分)1.定义运算符号“*”的意义为:a*b=a+bab(a、b均不为0).下面有两个结论:①运算“*”满足交换律;②运算“*”满足结合律.其中().(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正确(C)①和②都正确(D)①和②都不正确2.下面有4个正整数的集合:①1~101中3的倍数;②1~101中4的倍数;③1~101中5的倍数;④1~101中6的倍数.其中,平均数最大的集合是().(A)①(B)②(C)③(D)④3.下面有3个结论:①存在两个不同的无理数,它们的差是整数;②存在两个不同的无理数,它们的积是整数;③存在两个不同的非整数的有理数,它们的和与商都是整数.其中,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辛夷坞     
正(唐)王维木末芙蓉花~①,山中发红萼。涧户~②寂无人,纷纷~③开且落。【注释】①木末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落叶乔木。其花初出时尖如笔椎,故又称木笔,因其初春开花,又名迎春花。花有紫白二色,大如莲花。白色者名玉兰。紫者六掰,掰短阔,其色与形似莲花,莲花亦称芙蓉。辛夷花开在枝头,故以"木末芙蓉花"借指。②涧户:涧口,山溪口。③纷纷:他本作"丝丝"。  相似文献   

7.
单永进 《语文知识》2005,(10):21-21
“界限”和“界线”是两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它们的读音完全相同,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使用起来容易混淆,因此有必要加以辨析。《现代汉语词典》对“界限”的解释为:“①不同事物的分界:划清~|~分明。②尽头处:限度:殖民主义者的野心是没有~的。”对“界线”的解释为:“①两个地区分界的线:跨越~。②不同事物的分界;界限①。③某些事物的边缘:标出房基地~。”  相似文献   

8.
郢书燕说     
郢人~①有遗~②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而误书~③"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④之,曰:"举烛者,尚明~⑤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⑥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战国·韩非子《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注释】①郢(ying):春秋时楚国都城。郢人,指楚国人。②遗(wei):送交。③误书:指书信上误写了"举烛"两字。④说:解释。⑤尚明:崇尚明察。⑥白:禀告。阿紫译读有个楚国人夜里要写一封送交燕国丞相的信,觉得烛光昏暗,就对持烛的人说"举烛",因为明烛高照,才看得清楚。结果他不觉竟把"举烛"二字误写在信上了。收到  相似文献   

9.
粤令性悦谀     
粵令~①性悦谀,每布一政~②,群下交口赞誉,令乃欢。一隶~③欲阿其意,故从旁与人偶语~④曰:"凡居民上者,咸喜人谀,惟阿主~⑤不然,视人誉蔑如~⑥耳。"其令耳之,亟召吏前,抚膺高蹈,嘉赏不已。曰:"嘻,知余心者惟汝,良吏哉!"自是昵之有加~⑦。(选自明·刘元卿《应谐录》)[注释]①粵令:广东县令。②政:政令、措施。③隶:差役。④偶语:相对私语,即互相悄悄说话。⑤阿主:我们主人,指粵令。⑥蔑如:轻视的样子。⑦有加:越来越、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0.
一、选择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填在()1。角的两边是两条() (①直线②射线③线段)2.小于900的角是() (①直角②锐角③纯角)3。圆的对称轴是() (①直径②周长③半径)4。圆的半径和面积() 圆的直径和面积() (①成反比例②成正比例 ③不成比例)5。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的比是1:2:3,这是一个()三角形 (①直角三角形②钝角三角形③ 锐角三角形) 6.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体积和 底面积都相等,它们的高的比是 (①1:1②1:3③3:1)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 底和高都相等,它们面积的比是 () (①1:2②2:1③i:i)8.用5除0的商是()(①5②O③…  相似文献   

11.
浣溪沙     
正(宋)晏殊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①。曲栏干影入凉波。一霎~②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③。酒醒人散得愁多。【注释】①晚花:晚春的花。红片:落花的花瓣。庭莎:庭院里所生长的莎草。莎草为草本植物,叶条形,有光泽,夏天开黄褐色小花。②一霎:一会儿,一阵子。③"几回"句:指一日之间下了好多场雨,雨点打在圆圆的荷叶上。此句化用五代孙光宪的《思帝乡》中:看尽满地疏雨打团荷。  相似文献   

12.
摽有梅     
<正>摽有梅~① ,其实七兮~②。求我庶士~③,迨其吉兮~④。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⑤。摽有梅,顷筐塈之~⑥。求我庶士,迨其谓之~⑦。【注释】①摽:坠落。有:语助词。②其实:它的果实。七:非确数,指树上未落的梅子还有七成。③求:追求。庶:众多。士:未婚男子。  相似文献   

13.
来是空言去绝踪, 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 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①, 麝熏微度绣芙蓉~②。 刘郎已恨蓬山远~③, 更隔蓬山一万重。 [注]①金翡翠:饰以翡翠的帷帐。②度:透过。③刘郎:指汉武帝。武帝曾派方士往海外求蓬  相似文献   

14.
1 填空题 (1)国际贸易的工作环节大体可以分为:①___,②___,③___。 (2)交易磋商的主要内容有:①___,②___,③___,④___,⑤___。 (3)对出口商品品质的要求是:①___,②___,③___,④___。 (4)在国际贸易中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有两种:①___,②___。 (5)用文字说明书表示商品品质的有:①___,②___,③___.④___。 (6)进出口合同的数量条款一般要订明___和___。  相似文献   

15.
<正>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①。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②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③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注释】①昏:昏暗。罗帐:古代床上的纱幔。②断雁:失群的雁。③星星:头发花白的样子。(选自《蒋捷词校注》,中华书局)  相似文献   

16.
屋下架屋     
庾仲初~①作《扬都赋》成,以呈庾亮~②,亮以亲族之怀,大为其名价~③,云可三《二京》、四《三都》。于此人人竞写~④,都下~⑤纸为之贵。谢太傅~⑥云:"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拟学,而不免俭狭~⑦。"(选自《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99年版)  相似文献   

17.
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①,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②矣。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③。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④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⑤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⑥,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⑦。(选自《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2000年版)【注释】①问晋鼎:图谋灭亡晋朝。"问鼎",《左传》中记载楚庄王曾经向周王使者询问九鼎的轻重。九鼎是周朝的传国之宝,问鼎也就包含着企图夺取统治权力的意思。②淮阴:淮河以南晋朝国土。③济事:有益于(抗击苻坚大军)的事。④桓宣  相似文献   

18.
邵成英 《新高考》2009,(2):21-22
文言文"分析综合"方面考查三点: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在文言文"鉴赏评价"方面考查两点: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对文言文进行分析综合、鉴赏评价须以翻译为  相似文献   

19.
多难兴邦     
朱启新 《考试》2008,(12):27-28
(楚)使椒举~①如晋求~②诸侯,……晋侯~③欲勿许。司马侯~④曰:"不可。……"公曰:"晋有三不殆~⑤,其何敌之有?国险~⑥而多马,齐、楚多难~⑦,有是三者,何乡而不济~⑧?"对曰:"恃险与马,而虞~⑨邻国之难,是三殆也。四岳、三涂、阳城、大  相似文献   

20.
独品清欢     
北宋元丰七年,曾经沧海的苏轼远离尔虞我诈的官场,游历泗州南山,在南山里喝着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蒿、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苏轼不由自主感慨一句:"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