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一、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抓住批驳的“突破口” ,综合运用驳论点和驳论据的写法。二、教学方法 比较阅读 ,举“纲”抓“目”。三、教学过程1 .知识链接。①本单元学过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和《短文两篇》都是驳论文。学习驳论文 ,要看作者怎样抓住批驳的“突破口” ,是直接驳论点 ,还是通过驳论据、驳论证来驳倒论点。②在小学 ,我们就学过张继写的《枫桥夜泊》这首诗 ,背诵这首诗 ,体会其意境。2 .布置阅读第四单元的《不朽的失眠》 ,概述其大意。3 .与文本对话。快速阅读课文 ,感知课文内容。就下列问题组织讨论 :( 1 )本文中的“有…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的 :1.了解文学鉴赏应符合艺术自身的规律 ,从文学艺术自身的特点出发来进行 ,而不应该牵强附会去作破坏文学作品艺术价值的所谓“考证”。2 .学习驳论文的特点及写法。3.掌握预习提示中要求的字词。教学重点和难点 :作者列举了对方哪些“新解”,怎样逐一加以反驳 ,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文学鉴赏的正确方法 ,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教学课时 :3课时教学方法 :预习题式。学生自学为主 ,教师点拨重难点。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 ,我们中国可以说是一个诗的国度 ,尤其是古典诗词 ,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精华。从小学到今天 ,我…  相似文献   

4.
中国化的现象学理论将文学本文分为三层:话语层、形象层和意蕴层。从话语层面分析,《枫桥夜泊》表现出节奏性、音乐性特点,“落”、“钟声”等字词令人在诵读的同时产生初步的印象;从形象层面而言,借助电影分镜头方式,诗歌转化为直观形象的画面;就意蕴层分析。诗中借助传统意象“月”隐含着人皆有之的“愁思”情绪,含蓄引发人们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5.
一、导入本课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注意观察画面与听歌曲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原作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相似文献   

7.
彭琅 《江西教育》2007,(7):76-77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九册第十九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导入新课,介绍《枫桥夜泊》的深远影响。我听说实验小学开展了“诗词素养”教育活动的实践。有的同学能背30多首诗词,现在我请几个同学来背一背。[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欧阳 《科学启蒙》2010,(1):42-42
【原诗】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释义】月亮落下去了,乌鸦不时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弥漫着满天的霜华。  相似文献   

9.
唐代诗人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历来入选我国乃至日本中小学教科书。这是一首情真意切、意寓深远的千古佳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诗中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夜泊画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前人不惜笔墨,赞叹备至。若从科学的角度解读《枫桥夜泊》,亦可见其自然朴素,别有一番风景。  相似文献   

10.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唐诗《枫桥夜泊》赏析中几处歧义进行了辨析,厘清了常见的几种错误的解释,并对该诗表达的意境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诗人的心路历程从悲苦到顿悟,全诗表现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2.
汤路 《湖南教育》2004,(10):25-25
悉心指导阅读,初步感知古诗。按照《课标》“教学建议”的要求,阅读教学应当“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从而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古诗教学中,笔者只就古诗阅读过程中的“不懂之处”和“精彩之处”加以引导,而不搞逐字逐  相似文献   

13.
《暮江吟》、《山行》、《枫桥夜泊》三首唐诗,都是描写秋季自然景物的,编入人教社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学习这三首古诗,可以感受到秋天的景色的优美,可以体会诗歌语言的精美,还可以触摸到古代诗人的情怀。  相似文献   

14.
葛稳罡 《现代语文》2009,(11):21-22
唐人张继《枫桥夜泊》诗中的"江枫渔火"应为"江边渔父";原作的诗题应该就是唐人高仲武编《中兴间气集》所署的《夜宿松江》;作者张继当时应该就泊船于松江,而非寒山寺前的"枫桥",也可以说此诗与今天的"枫桥"无关。  相似文献   

15.
唐代诗人张继(约公元756年前后)《枫桥液泊》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诗是叙写旅客夜宿舟中的情景,脸灸人口,实乃千古绝唱,然诗中词语,颇有异同,对词语解释,亦有疑义,本文拟对前人考证及解释予以分析研究,作深层次考证,并略陈管见,以备研究此诗者参考。一、江枫在寒山寺内,有一通石碑,碑上镌刻晚清学者俞秘所书《枫桥夜泊》诗一首,背面有俞氏对。江枫”考证一篇,云:唐张继枫桥夜泊诗,脸灸人口,惟次句‘“江枫渔火”四字颇有可疑。宋龚明之《中吴纪闻》作“江村渔火”…  相似文献   

16.
“夜半钟声”历来是关于《枫桥夜泊》讨论的热点,前人大多是议论当时寺庙是否有夜半撞钟之事,而对“夜半钟声”作为诗歌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在表达作者情志方面的作用却很少注意。实际上,“夜半钟声”这个内蕴丰厚的意象,象征了诗人在苦苦寻求人生出路之后得到的答案:皈依任性自足、物己双忘、无所拘牵的佛门净地,求得心灵的恬静,人生的解脱。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 人教版第九册第六单元第19课。 教学目标1.读通诗文,读懂诗意。2.抓住“枫桥”“夜泊”“愁眠”等重点词语解读诗文,体会作者深深的思乡、忧国之情。  相似文献   

18.
《枫桥夜泊》诗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深入分析《枫桥夜泊》诗中的词语,重建历史语境,以探求诗的意境,得到与传统解说大异其趣的新意。  相似文献   

19.
李艳 《文教资料》2010,(28):35-36
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寒山寺”有许多音译版本。其中最受争议的为“HanshanTemple”和“ColdMountainTemple”。本文从多个角度出发,论述了“ColdMountainTemple”作为最恰当音译版本的五大理由。  相似文献   

20.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大批的中内外学者展开了唐诗英译这一项工作。唐诗翻译不仅要建立在两种语言以及两种文化的对等关系上,更要在这种对等关系中寻求一种美的结合点,使得译文形神兼备。旨在从美学角度出发,浅析张继的《枫桥夜泊》的两个译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