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百科知识》2011,(6):53-53
掌故原是官职名,在汉代,“掌故”就是太常所属太史令的官,专门负责管理收集国家历史故事。唐代设有“内侍掌故”和“州郡掌故”,分掌宫廷及各地流传的历史故事以及逸闻、考证等。  相似文献   

2.
据说有个财主,为了附庸风雅,一次他的夫人寿诞,财主专请了一位先生为他的夫人写祝寿诗。这位先生知道他的用意,是用调侃的方法铺纸启砚,动笔为他写起来。第一句“这个婆不是人”,财主一看大惊失色,正想臭骂这位先生,“怎么用诗起我老婆了?”不想先生笔锋一转,写下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尘。”“啊,不是人是仙女!”财主转怒为喜。接着第三句“几儿子都是贼,”财主又不高兴起来,“骂了我夫人还要骂我儿?”先生接着笔锋又一转,“偷得蟠桃献母亲!”财主不得不夸位先生的笔力,连赞“好诗”。从这个故事中,可以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写诗,不一定落笔是佳…  相似文献   

3.
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地图与课文相配合,相辅相成,历史地图为我们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感受。同时历史地图又给学生以宏观、整体性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好历史地图辅助教学的技巧,把握好读图时机,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相似文献   

4.
吴根苗 《科教文汇》2008,(23):162-162
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地图与课文相配合,相辅相成,历史地图为我们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感受。同时历史地图又给学生以宏观、整体性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好历史地图辅助教学的技巧,把握好读图时机,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相似文献   

5.
李兴 《内江科技》2009,30(5):200-200
本文概括了历史地图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现行的中学历史课本书中的历史地图运用的基本情况。针对中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分析了中学历史地图的如何运用和历史地图在提高学生认知历史知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金灵  杜海燕 《科学生活》2007,(11):61-69
美国虽然历史较短,但十分重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美国内政部近期又宣布了13处新的"国家历史标志建筑",这些建筑或因建筑本身的特点而成为建筑作品的典范,或因居住者的经历和名声而成为历史遗迹,还有的是美国历史的重要见证,这些建筑后面都有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如今整理自己的备考资料,着实怀念自己的毅力与坚持。文科三科的课本被描画得密密麻麻,很有沧桑感。历史课本的破旧让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挨着墙壁背书,一背就是一个上午的情景,地理课本上拥挤的地图仿佛让我又回到了那个整天地图不离手的从前。数学的6本参考书“收集”了我做题做到疯狂时的泪水和汗水,  相似文献   

8.
小鱼 《知识窗》2008,(10):21-21
最早的皇帝我国最早称皇帝的是赢政,他是秦庄襄王的儿子,13岁当上秦王,在丞相吕不韦的辅佐下,灭六国统一天下,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自己把三皇五帝的“皇”和“帝”集于一身,所以称做“皇帝”。  相似文献   

9.
曾昭安 《知识窗》2008,(5):22-22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所写的“空城计”的故事,脍炙人口,几乎家喻户晓。但诸葛亮导演罅这场“空城计”,只是罗贯中虚构的一个传奇故事。不过,在这之外,历史上倒曾有过不少“空城计”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10.
荆襄行     
金云 《科教文汇》2013,(18):F0002-F0002,F0003
“铁打的荆州” 荆州是我们这次荆襄行的重要一站,它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楚文化发祥地,其江陵又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我国至今保存最完好、风格最独特的古城。这里扼守长江,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故有“铁打的荆州”之誉。《三国演义》120回故事中,就有近70回写到荆州,“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的精彩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相似文献   

11.
拿破仑兵败滑铁卢不是因为拿破仑的指挥才能输给了威灵顿,也不是高喊着“皇帝万岁”久经沙场的近卫军是输给了英格兰和普鲁士军人,只是大雨,只是天意稍稍向威灵顿倾斜了一下,可是又有谁知道,帮助威灵顿的天意,其实来自万里之遥的亚洲,来自世界上有历史记载以来最大的一次火山爆发,这次火山爆发影响了世界,甚至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陈丽 《科教文汇》2008,(27):152-152
地图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教具,对历史地图的正确使用,能加强学生历史知识的巩固;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能否科学使用历史地图是关系地图应用历史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刺客豫让     
马德 《知识窗》2008,(11):47-47
豫让是春秋时期一个了不起的刺客。在《史记·刺客列传》中,豫让的故事虽然比不上荆轲刺秦那般荡气回肠,但他的一片忠心与大义,在历史上、在读史人的心中,还是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痕。  相似文献   

14.
文心 《华夏星火》2014,(8):80-80
古人招纳贤才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时代,据《孟子》记载,商汤曾五次派人“以币聘”伊尹辅治国政,后来伊尹助汤灭掉夏桀.到了周代,招贤已经开始形成一种制度,规定每年三月都要“聘名士,礼贤者”,广征八方人才.此后,我国历代都有具体的人才招聘的政策、形式与方法.而与纳贤相关的经典故事亦举不胜举.笔者撷取了历史上的3个经典故事供今天的企业家们借鉴.  相似文献   

15.
这个年代什么都要和“数字化”挂钩,大的如数字化地球,小的像数字化彩电,现在又出现了个“数字化虚拟人”,又叫“虚拟可视人”,而且成了很多国家在研究的高精技术之一。2001我国也将“虚拟可视人”列为国家“863”启动项目后,研究人员于2002年6月份开始了人体切片和收集数据过程。若整个过程能够顺利进展,预计2003年我国就可以拥有自己的“虚拟人”数据库。  相似文献   

16.
长久以来,地图收藏都是国家行为,私人收藏地图的不是很多。拍出308万的《金沙江全图》使得"地图收藏"这个昔日的收藏"冷门"一下子闯入了人们的视野俗话说,人无癖,不可交。可刘彬收藏地图的爱好却花费了他工作收入的一大部分,"要不是过着以图养图的日子,我的地图收藏也不可能维持下去"。有  相似文献   

17.
尚海燕 《科教文汇》2007,(11X):113-113
历史学科虽然不是一门“实用”的应用学科,然而它却是一门文化素质养成性质的人文学科,一门对青年学生认识社会、发展人格和道德借鉴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的学科。但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它却常常受到不应有的“待遇”;初中阶段被视为所谓的“副课”;高中阶段破视为“过关”进考的“敲门砖”。致使大部分学生历史知识贫乏,缺少应有的历史思维能力,这严重影了民族素质的提高与历史学科的发展。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推进历史教育改革,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历史学科的功能并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历亚丽 《科教文汇》2008,(21):230-230
孙方友开创了小小说地域创作的先河。他的“陈州笔记小说系列”以陈州为背景,写出了当地的众生相,他以写“奇人奇事”的形式写历史题材,以写“常人常事”的方式写现实题材。“一叶落而知秋”,孙方友通过对陈州个体人物的命运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以陈州为代表的河南中东部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9.
孙志纯 《科教文汇》2007,(1):170-171
毛泽东同志一生酷爱历史,他学习、研究历史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做到“古为今用”。他总是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自觉地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用采指导实际工作。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理论创作、革命宣传、党的建设三个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说,学习、研究历史已成为了毛泽东革命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这正是其“古为今用”史学思想的实际表现。  相似文献   

20.
王彪 《知识窗》2008,(2):24-26
我党历史上有一位重要的功臣,他的名字叫钱壮飞。钱壮飞1925年入党,1929年打进国民党的最高特务机关,为我党多次提供极为重要的情报,周恩来在当时把他和李克农,胡北风并称为“三杰”。解放后,周总理又多次提到他:如果没有钱壮飞,我和党中央许多领导人早就不在人世了。下面说的就是钱壮飞智救党中央脱险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