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事物的诞生与确立,人们首先要索取的就是个性特征或风格。缺乏特征或风格的事物,是无法获取人们的认可的。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对报纸副刊在长期的运作与积淀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相对强立的风格或特征,作一尝试佳的考察与探讨。柔婉而曲折地贴近新闻从理论上说,在报纸副刊风格或特征的形成与确立过程中,一直存在着新闻性与文学性的二律背反。一说副刊要反映时代新潮,与新闻同步,紧密配合政治中心宣传。一说副刊大多是广义上的文学类文章,这类文章有自己的规律性,不能配合新闻。作为同具真理性的两个对立的命题,它们又都可以理直气壮地为自己找到具有说服力的论据与样板。但这两个对立命题所呈现的风貌与状况,都不是副刊的常态,也不能体现副刊的美学风格或特征。副刊在正常状态下呈  相似文献   

2.
如何办好地、市、县报的副刊,关系到能否使报纸走进千家万户的一个问题。地、市、县报的副刊是“文艺性”的好,还是“综合性”的好?我以为,不能一概而论。从宏观上、从副刊的全局和整体上讲,副刊应当是综合性的,应当偏于杂,杂则丰富多彩;从微观上、从副刊的每期版面上讲,副刊应当是专门性的,应当偏于专,专则集中深刻。当然,杂与专都是相对的。说杂,并非越杂越好,副刊总得有个中心议题;说专,也不必专到纯之又纯的地步,文艺副刊总不能完全等同于文艺期刊吧。确切的说法应当是,杂中有专,专中有杂,各有侧重。拿我们《临沂大众》报来说吧,  相似文献   

3.
副刊特色有版面的因素一个副刊如能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可以说已创出了自己的特色,除了它的内容外,独特的版面风格也是决不可少的。试把理论副刊与文艺副刊放在一起,我们是可以从版面上把它们分辨出来的——不同内容的副刊,其版面有不同的格局。试把几家有影响的报纸的理论副刊或文艺副刊放在一起,我们也可以从版面上把它们分辨出来——不同的报纸有不同的风格;  相似文献   

4.
副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版面相比,虽然有软硬之分。但它们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却是完全一致的。为了适应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报纸副刊也有转变观念“换脑筋”的问题。怎样才能进一步搞好副刊的改革,让绚丽多彩的精神文明之花在副刊这块阵地上常开不谢? 文艺宣传作为上层建筑,要为经济基础服务。当前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搞经济建设,报纸副刊理应增加反映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内容,多发表一些既有思想性又有艺术性,既启发思想又陶冶情操的各种形式的作品。努力增加文艺副刊的新闻性,使文艺副刊从纯文学、纯娱乐中跳出,尽力充分利用软新闻形式干预生活宣传改革,面向基层,如以文艺形式宣传经济口岸,宣传经济战线争先恐后、你  相似文献   

5.
企业报不能没有文艺副刊。副刊除了办出企业报的特色以外,还必须具有综合报的特点,以适应多层次读者的需要。这和企业搞改革一样,企业报的文艺副刊也应该是一块开放型的园地。报纸的副刊(尤其综合性的文艺副刊)要杂,形象地说应该是一个小吃店。各人进店都能找到各自喜爱吃的东西。也就是说,在有限的版面上,当具备五性,即新闻性、文艺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地方性。依据这个观点,韩  相似文献   

6.
宣传马克思主义——革命报纸副刊的传统《从“晨报副刊”和“觉悟”的四十周年说起》也许可以这样说: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运用副刊的特点来担当革命的宣传战线上的一支方面军,已经成为中国革命报刊的优良传统了。我们可以把这传统追溯到党成立之前的年代。“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传播的阵地,主要就是依靠报纸、杂志。然而当时党还没有成立,更不用说有自己的机关报。马克思主义者就先通过副刊来吹起革命的号角。  相似文献   

7.
本文想从报纸副刊文体的变化上探讨一下报纸副刊改革的态势。 这里首先要说的是近年来报纸副刊文体形式的一些变化。众所周知,传统的报纸副刊文体主要有小说、诗歌、散文、杂文等形式,这些形式无一不属于文学式样。因此,我们的报纸副刊也多叫文艺副刊,报社管理副刊的部门也多叫文艺部。它的命题和职责都很明确,是报纸中负责编发文艺作品的地方。那时报纸文艺版,是报纸中的文艺。然而现在却不同了,副刊中的这种“文艺”特征在明显减弱,而其“新闻”和“娱乐”特征则大大加强,原有的副刊版面和格调已经不能适应这种新特征,于是扩而张之的“周末版”、“星期刊”则应运而生,而原有的副刊版面也被大大地改造了。它们被改造和扩张的共同点是:不再仅以副刊原有的那些文体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而代之以更新颖、更写意、更酣畅、更真实的装潢走向社会、人生和市场。有趣的是,这种文体的变化还带来了报社机构名称和版面名称的变化,“周末版”、“星期刊”取代了一般意义上的“文艺副刊”,而且大有比叫一般意义上的“副刊”更时髦、更新潮;即便是一般意义上的副刊,也不再使用“文艺”两个字,不再叫“文艺部”而改称“副刊部”或“综合副刊部’了。这实在是一个具有戏剧性的变化。对于副刊同行来说,不管你有意无  相似文献   

8.
何涛 《传媒观察》2008,(2):52-53
人们常说,副刊的水平,代表着这份报纸的整体水平。这里说的“水平”二字大概指的是报纸的文字功夫和文学素养层面的。笔者以为,当今社会,变化纷呈,人们价值取向多元化,精神与物质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无时不在人们的心灵上碰撞、撕扯,人们再难有闲情逸致品嚼副刊作品那抑扬顿挫的诗文,被煸情的抒情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们需要的是反映时代重大主题的作品来帮助消除焦虑,解读人生。肩负着舆论主阵地和大众传媒功能的地方区域性党报副刊,如仅停留在文字和文学层面上的“水平”远远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必须在提升重大主题宣传影响力水平上下功夫,这既是党报副刊性质所决定的,也是时代对党报副刊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梁丰 《军事记者》2010,(6):27-28
报纸副刊策划,是指副刊编辑对版面从内容到形式进行的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一份报纸的副刊,能不能成为报纸的品牌,能不能让读者产生持久的兴趣,做到“耐看”、“留客”,与副刊编辑的策划能力是分不开的。副刊的策划,应把握几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几年来,我们深切地感到办好副刊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以自己鲜明的特色,为政治运动和生产建设服务。在每项政治运动和中心工作中,副刊都应力争及时配合,跟整个报纸的宣传步伐一致,使报纸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为了能及时地配合政治运动和党的中心工作的需要,副刊上的言论就显得特别重要。安徽日报的副刊,从它诞生的时候起,就特别强调了言论在副刊中的地位,并且,确定了以杂文挂帅,主要依靠杂文这个形式来配合实际斗争。安徽日报上的杂文是在肃反斗争中出现的,当时叫“杂谈”。杂谈在揭露暗藏敌人和批评麻痹思想上,  相似文献   

11.
国际副刊是地方党报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它刊登的是国际时事,地域上具有距离感,所以,更需要在接近性上下工夫。 所谓接近性,是指新闻媒介宣传报道的内容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而其宣传手段、宣传形式又为读者所喜闻乐见。我们知道,要作到这些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国际副刊版,要想做到“接近性”有很多不利因素。一是国际副刊版的定位所决定的。地方报纸原来一般不开设国际副刊版,近些年来,为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为扩大影响、扩大订户,开设了国际副刊版,以补充时事版的某些不足。但它只能刊登国际上发生的新闻,在一般情况下,只是守株待兔,如果不能有针对性地选稿、编稿,便很难做到接近性。二是国际副刊版一般只是时事版的补充和延伸,如果不能打破固定模式,大胆改革,在版面编排、设计、栏目设置上别出心裁,办出风格,办出名堂,也很难体现出它的接近性。  相似文献   

12.
无论从概念上界定,还是从典型上分析,文学副刊都既具有类似于正刊的导向性,又有不同于正刊的文学艺术属性。作为报纸的特殊组成部分,文学副刊理应体现正刊的编辑思想和宣传导向,成为正刊导向性的延伸,但绝不是应简单地把文学副刊理解为正刊的影子。  相似文献   

13.
副刊是报纸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自从其结束了"随报附送"的历史之后,便同时具有双重属性,即新闻性和文学性。报纸副刊的双重属性不仅决定了它与新闻版在宣传思想上的一致性,而且也决定了它在宣传形式及表现风格上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的存在,使得副刊在新闻宣传中具有其他版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扩大新闻外延满足读者多方面需求近年来,为了增加信息量,许多新闻单位在改革措施的运作过程中,对压缩长文章做了特殊要求,甚至严格规定了各类别稿件的见报字数及版面容文的篇数。这些措施,虽然较充分地发挥了新闻以短、快争取读者的优势,但从一定意义上说,由于其限制了新闻的外延,因  相似文献   

14.
正党报副刊是党报的"后花园"和"百花园",是党报新闻性、思想性和文艺性高度结合的宣传阵地。副刊是报纸的具有相对独立编辑形态,并富于整体文化和文艺色彩的固定版面、栏目和随报发行的附刊,素有报纸的"半壁河山"之称。作为一种特殊的版面,副刊在报纸上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特殊作用。审美教育性党报副刊是正刊的延伸和深化,具有鲜明的立场、观点和时代特征,不能也不可能远离时代主旋律及党的工作大局。在一定程度上,党报副刊具有更深  相似文献   

15.
张素春 《青年记者》2007,2(12):29-30
纵观我国报纸副刊的发展史,“五四”时期以四大副刊为代表的综合副刊的出现,开创了我国副刊富有思想性和战斗性的光荣传统,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来看,它都是我国副刊发展史上最辉煌的一段时期。而四大副刊之一的《京报副刊》作为综合性的文艺副刊,在当时大大地强化了新闻传播的文化深度和思想力度,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文化启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开辟专副刊的新境界,迎接新挑战 办好新时代的专副刊,必须要有新观念、新思维。当今的报纸副刊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副刊,而是一种被赋予了许多新职责的知识宝库和宣传园地,它的定位,反映了与时俱进的社会步伐。 整合,这是当代经济学常用的一个概念。无序的资源不能创造价值,整合是效率发挥的必要手段。这个概念,在报纸工作中同样存在。现代报纸不仅传播信息,更要  相似文献   

17.
企业报副刊在读者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1990年3月份安钢报搞了一次民意测验,从中发现,读者看报的顺序一般是先一版后四版或者先四版后一版(一版是要闻版四版是副刊)。由此可见,企业报副刊的传播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办副刊的编辑、记者们,应该把副刊版面内容办得更接近现实,贴近生活,适应读者。不能说副刊追求趣味性、可读性、知识性不好,也不能认为副刊求博、求奇、求杂欠妥;而应当让所致力的这一切,首先建立在思想性之上。安钢报的副刊主要有文艺版,文化生活版,科普天地版,双文明好人好事版,广采博闻版;有时  相似文献   

18.
刘元娟 《青年记者》2007,(12):82-82
乍一看,策划似乎与报纸正版新闻类板块关系更紧密一些,而与副刊关系不大,特别是文学副刊关系不大。报纸正刊为了及时反映新闻事件进行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需要进行精心策划,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副刊一般时效性新闻性不强,但有专家曾经说过:“如同报纸的理论版代表报纸的理论水平,报纸的副刊反映报纸的文化品位。”这句话恰到好处地概括了副刊在文化宣传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报纸是传播信息的一种载体。报纸文艺副刊是报纸的一部分,自然也承担着传播信息的任务。有一种误解,认为报纸其它版面必须具备新闻时效,副刊却不必那样要求。恰恰相反,报纸副刊的新闻性并非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的特性。报纸又名新闻纸(News Paper),构成报纸的消息、评论、广告,包括副刊作品在内,都应该具备新闻性,不具备新闻性的稿件是不应该在报纸上出现的。 有人认为,报纸副刊应突出文艺性,强调新闻性会影响副刊的文艺价值。诚然,文艺性是副刊的特点,是区别于其它版面的基本特征。但如单纯强调副刊的文艺性,而不首先考虑它的新闻性,把副刊的文体等同于其它文艺期刊则是一个大大的误区。须知,副刊的优势在于报纸的优势,报纸的优势在于它能敏感地及时地传播新信息、新观念而被读者所看重,所以副刊作为报纸整体的一部分,也必须具备这一特性,而只有具备这一特性,才能充分发挥报纸副刊自身的优势和魅力。如抛开报纸副刊的新闻性,一味追求文艺性,势必使副刊走向狭窄而绝不会是多采。况且,由于副刊版面的局限,它既不能与其它文艺期刊在文学性上争短长,更由于抛开了新闻的时效性而必然使它失去诱人的光彩。 从副刊的发展历史来看,也证实了副刊的文艺性  相似文献   

20.
文学副刊尤其是党报文学副刊,作为报纸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承担着配合报纸的其它版面,完成报纸宣传的任务。文学副刊固然要遵循文艺的一般规律,为读者提供内容精美、品位高、可读性强的文学作品,但如果对办刊宗旨缺乏正确的认识,忽视它应承担的宣传职能,游离于报纸整体的宣传方针、任务之外,则容易出现办刊导向上的偏差。 《湖北日报》“东湖”文学副刊是开办时间较长、在读者中有一定影响的一个副刊。近些年来,该刊坚持正确的导向,围绕报纸的宣传方针、任务,积极做好配合宣传。简要总结分析“东湖”副刊近些年来配合报纸宣传的实践,笔者认为,文学副刊在宣传上要把握如下重点: (一)对国家和省的重大政治活动、事件,重点建设工程和一段时间内的关系全局的重要工作,文学副刊要积极认真配合宣传。如1993年12月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1995年的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长江二桥通车;1996年的“抗洪救灾”;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香港回归和三峡截流等,“东湖”文学副刊都积极认真组织稿件和专版,浓墨重彩进行配合宜传。类似上述重要事件是报纸当时的重点宣传对象,文学副刊如对此采取趋避淡漠的态度,就难以体现配合宣传的职能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