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久以来,我国各大报的国际版上,不但少见精彩的图片,而且即便刊用,篇幅也很小。出现这种情况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改革开放虽然增多了我国各大报社与世界著名大新闻机构的联系,但却至今没有交换新闻图片的协作。又如,虽然我们的国家级报纸、通讯社和电台,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派有常驻记者,并配有照相机,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文字记者,不仅没有受过正规的新闻摄影教育,也没有图片传真设备,根本担负不起向报纸国际版提供图片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现今,各级党委政府召开的会议,会中汇集的信息、交流的经验,经过释疑解难之后作出的决断,大的如体制改革、投资开发,小的如就业安置、民房拆迁……都往往为社会各界所关注,有的还成为国际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日报社采通部通过实践认为,读者来信是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应与消息、通讯等等量齐观。首先,这是新闻工作的性质决定的。读者来信在报纸上占据一席要地,正是发挥“人民自己的喉舌”作用,体现党报的群众办报路线。其次,就新闻的含义来说,我们的新闻报道,是新近发生的、有传播价值的信息,是人民群众应知、欲知和未知的事实。它必须紧扣时代的脉搏。读者来信就象回音壁、雷达屏,能把时代的脉搏的跳动之声,最迅速的反馈回  相似文献   

4.
国际新闻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媒体扩大影响力的重要新闻报道领域。在国际新闻报道中,体现报道的客观性是报道者需要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6.
有一个概念,越来越多地被新闻界的同仁们所谈论,那就是:度。什么是“度”?怎样认识新闻报道中度的作用?为什么它变得“时髦”了?怎样掌握这个度?这些问题,确实需要大伙开动脑筋想一想,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一番。本文算是在这个课题上的点滴想法。一“万元户”宣传上的教训,如今已成为过时的话题。如果从“度”的角度想一想,也许还有新的启发。要宣传“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报道若干“万元户”的出现,确实是个好办法。但问题是报纸上“万元户”的“浓度”大大超过了实际生活中“万元户”的“浓度”。报纸上,比比皆足,生活里稀稀疏疏。结果,我们的报道夸大了农民的富裕程度,  相似文献   

7.
图片是对客观事物运动状态的再现。图片新闻则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形象化的信息传递。随着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图片新闻日趋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它使读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直接感知新闻事件,获取信息。因此,要用图片形式报道新闻,记者和编辑,都应着力研究其内容与形式的表现规律,不断增强自身的审美意识,以适应报纸对图片新闻的要求。 新闻照片是记者在事件发生现场所摄取到的瞬间画面,它具有最强的写实性。要增强审美意识,搞好图片新闻报道,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所谓精确新闻报道,应是指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运用调查、实证和内容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采集资料及查证事实以报道新闻。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引入新闻采访是精确新闻报道的主要特色。《北京青年报》于1994年开辟的“公共调查版”可以称作新中国最早的、较大规模、较严格意义上的精确新闻报道。但是总的来说,精确新闻报道在中国报纸上一直处于劣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精确新闻报道不成气候,在各种报道形式中的比重很低。二是已有的“精确新闻报道”在质量上与严格意义上的精确新闻报道存在大小不等的差距。譬如说有的报道所列…  相似文献   

9.
所谓新闻报道策划,即在新闻报道实践中,媒体通过整合新闻资源.在某个时段中就同一重大主题密集地推出互相支撑的、连贯的新闻报道,形成多体裁、多角度、多形式的集群式报道气势,激发起社会的轰动效应,达到既定的报道目的和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一、抓紧你手中的话筒在电视新闻节目里人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几十名记者蜂拥而上,尽管新闻人物缄口不语,但话筒还是伸向他的嘴边,捕捉着,哪怕得到的只是一个“不”字。这就是现场采访。现场采访,在大众传播媒介刚刚出现的时期并不是很重要的。文字记者可以用笔来描绘他所看到的现场气氛,只要他的报道可  相似文献   

11.
在从事新闻工作不久的年轻同志中,有这么一个观点,认为写消息份量轻,没味道,不如写通讯篇幅长,气势大,影响也大。笔者以为,大凡吃新闻这碗饭的,恐伯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产生些社会影响,这本在情理之中,不足为怪。但是倘以为唯有写通讯才是“正宗”,而视消息为“末流”,少写甚至不写消息,那就不对了,起码说,这是对消息缺乏深刻了解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2.
改革新闻报道的实践表明,新闻单位有计划地组织记者巡回采访实录,是当前新闻改革的一项创新尝试,是改进新闻报道的一种有效形式。目前,新闻报道大多是目的性报道,即有目的下乡、有目的采访、三段式报道。而巡回采访实录,则是有目的下乡、无目的采访、实录性报道。有目的下乡。记者下去巡回采访实录的目的是明确的,是写报道,或某一主题的报道,或某一形式的报道。写报道是非限定性的,即取决于记者的思维敏感和兴趣,也就是说记者看到什么就可写什么,而后二者是限定性的。某一主题,如营业员服务态度的、企业双增双节的、基层贯彻落实党的政策的等等。某一形式,如批评性的、中性的或赞扬性的等。记者  相似文献   

13.
14.
关于加拿大的国际新闻报道,《多伦多电讯报》著名的国外通讯记者彼得·沃辛顿曾用“蜻蜓点水”来概括。在他发此项评介的前一年。即1970年,戴维五家调查团在研究了大众传播媒介以后,呼吁加拿大需要更多的记者从加拿大人的角度报道国际新闻。十二年以后,肯特调查团的调查结果表明,近十年来,尽管加拿大对外通讯技术获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国际新闻报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方兴未艾的地方党报国际新闻报道不仅拓展了广大公众了解国际形势、把握时代脉搏的窗口,也是地方党委贯彻党中央的和谐社会方针,尊重人民的知情权、保障人民的新闻传播主体地位的具体举措。但是,许多地方党报的国际新闻报道毕竟起步较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在目前的报道实务中尚存在一些不和谐现象。  相似文献   

16.
17.
调查报告的范围很广,应用已久,本文不涉及这种广义的调查报告,只谈谈伴随着读者来信出现的“调查汇报”,或称“调查附记”。调查汇报是由读者来信引出、由记者采写的一种新闻形式,也可以说是读者出题目,记  相似文献   

18.
徐秦生 《新闻知识》2002,(10):52-52
图片新闻,作为重要的新闻手段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成为报纸新闻不可或缺的一翼,更以其独特的直观效果优势,受到广大读的普遍喜爱。西方学把图片比作报纸版面的“心脏”。认为照片不再是点缀版面的工具,而是把消息直接、及时传送到读面前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新闻摄影以其自身的优势与价值,在人类新闻事业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闻摄影的优点从其产品新闻图片上可以一览无余。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中国人正在变成国际新闻的一部分,甚至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些重大国际新闻报道的主体。围绕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大事、要事进行报道,既开阔了国人的视野,把精彩的世界呈现给国内受众;又发出中国声音,阐明中国立场,是从事国际新闻报道的媒体从业人员努力的目标。都市中国际新闻需求窜升在世界扁平化的趋势下,每一重大国际事件的发生,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其他国家。那些发生在别国、貌似与我们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实际上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0.
涂露芳 《新闻界》2000,(1):63-64
平衡(balance)是西方新闻报道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近年来也越来越引起我国新闻工作者的重视。孙旭培先生一九九一年在《论新闻报道的平衡》一文中,结合我国国内报道的实践对平衡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平衡就是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因素时,还要顾及其他因素,特别是相反的因素;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意见时,还要点出其他意见,特别是相反的意见。”① 如果要对平衡下定义,似乎可以这样表述:平衡意味着在新闻报道中尽可能公平地呈现事件或问题的全貌,既突出主要因素和意见,又顾及其它的尤其是相反的因素和意见。这个定义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