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修同志在一九七八年第一期《中国语文》上发表了《谈目前流行的一种病句》一文,引起了语文工作者的关注。同年第三期《中国语文》发表了一组短文,对严文提出了不同意见。徐世英同志在本刊一九七八年第四期上发表了题为《“病句”不病》的文章,也表示不同意严文的看法。接着,严修同志在一九七九年第一期的本刊上发表了《“‘病句’不病”吗?》的文章,对徐文逐点进行了答辩。本刊发表了徐、严二位同志的文章之后,陆续收到了各地许多同志的来稿,或者对徐文的观点,或者对严文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意见分歧很大。我们十分感谢各地同志对本刊的热情支持,但是由于篇幅的限制,这些文章不能一一发表了。为了处理好大家的意见,我们同部分作者进行了研究,后来请来稿者之一的李裕德同志对几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中的意见起草一个综述,几经讨论,现在发表出来。暂时我们就不准备再讨论这个问题了。  相似文献   

2.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是理论界多年来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学术研究》1990年第5期发表的肖新生同志《马克思主义出发点探析》一文把马克思主义出发点归结为生产方式和生产力。该刊1991年第3期发表了易佑平同志与肖新生商榷的文章《也谈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提出了不同的观点。1992年第1期该刊又发表了肖新生同志答易佑平的《再探马克思主义出发点》一文,重申了原有的观点。笔者既有与肖文不同的观点,也有与易文不同的观点。因此,也就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问题谈几点粗浅认识,并与肖、易二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3.
去年,徐江同志曾发表《中学语文“无效教学”的批判》的文章,随后,本人也发表了《对〈中学语文“无效教学”的批判〉的批判》的文章。近日,又在《人民教育》(2006年6期)上读到了徐江同志《改造解读思维:从无效到有效》的文章,觉得他的文章无论是观点,还是沦证,都存在不少问题,很有必要加以批判。  相似文献   

4.
晓亮同志在《学术月刊》上发表了两篇讨论“生产力”范畴中包不包含精神因素的文章(见《学术月刊》1982年第9期,1983年第9期)。这两篇文章对于学术界深入探讨“生产力”范畴,科学地分析、研究它的内容、结构,不无重要意义。我们读了晓亮同志的文章很受教益;但对他在这两篇文章中所发表的基本观点却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5.
《社会科学评论》一九八六年第一期发表了袁达毅同志的《人生价值问题刍议》一文。作者从哲学、伦理学角度对学术界有关人生价值问题的几种观点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用“人生理想说”(见原文)来衡量、评价人生价值。我认为,袁达毅同志对学术界人生价值问题几种观点的评述,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价值观。他的文章有几处是值得商榷的:其一,他对“满足说”的评述是值得商榷的;其二,他对“贡献说”所持的否定观点是错误的;其三,他提出的用“人生理想说”来衡量、评价人生价值的观点也是值得商榷的;其四,他的文章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笔者只举一例加以说明。本文对袁达毅同志文章中的观点不准备进行全面分析,只从以上几点谈谈我本人的看法,以求教于哲学界、伦理学界的同志。  相似文献   

6.
本刊一九七九年第一、第二期登载周抗同志和叶茂康同志关于“共同美”问题的文章后,收到不少来稿,提出了一些商榷意见。现在,我们择要摘录其中几个主要观点予以发表,并希望对此问题有兴趣的同志,继续争鸣,把讨论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7.
《人民教育》1963年10月号刊登了许宗实、王泰然、敢峰等同志批判超阶级的教育思想的文章。他们尖锐地揭示出“母爱”、“爱的教育”、“童心”等教育观点的错误性质。接着,《人民教育》12月号发表了两篇与许宗实等同志的批判意见相反的文章。可见,维护“母  相似文献   

8.
《上海高教研究》1990年第1期发表了龚放同志的《突进,还是和谐的增长——对建国以来高教发展模式的反思》和叶齐炼同志的《论高等教育发展的周期性》的文章,两篇文章都是总结和反思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但观点和结论截然不同。我是赞同前一篇文章的观点,而不同意后一篇文章的观点和结论的。下面谈谈我的看法,同叶齐炼同志和关心这个问题的同志一起讨论。一《论高等教育发展的周期性》一文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高等教  相似文献   

9.
关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在1981年党的《历史决议》发表前后,曾是理论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这一讨论1983年以后才逐渐冷了下来,但大家的认识并未完全一致,仍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为此,我刊1992年第3期发表了邬家能同志《浅析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国内主要矛盾》一文,并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K41993年第1期全文收入。邬家能同志认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国内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一些同志不同意这个观点,来稿与邬家能同志商榷。因此,我刊本期特开辟争鸣专栏,发表与邬家能同志争鸣的黄爱军同志的来稿,并欢迎专家学者继续来稿参与讨论。我们认为,理论研究应坚持“学术无禁区,宣传有纪律”的原则,即学术上不同的观点,只要不是反马克思主义和散布资产阶级自由化言论,都可以通过自由讨论和公开争鸣来解决。只有通过讨论和争鸣,大家的认识才能取得一致,才能促进学术的发展和理论的进步。但在编写讲义和课堂教学中,则必须以党的决议为准绳,而不能坚持自己的观点,更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本刊以前发表的“邬文”和本期争鸣专栏发表的“黄文”,我们均未做任何改动,因此文章只代表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编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南开大学文学院的徐江同志在《人民教育》2005年第9期上发表了题为《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的文章。其观点本人不敢苟同。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湖南《高校图书馆工作》1988年第1期发表的黄纯元同志的《应重新评价图书馆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公认观点的异议》一文(下称黄文),对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历史演变和教育观念更新给予大学图书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读后颇受启发.但文章对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这一"公认观点"提出了异议,又感到失之偏颇.现提出几点,与黄纯元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2.
教育理论研究反思的文化意蕴──与雷鸣强同志共鸣曹世敏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近些年来,教育理论研究的刊物多了,文章也多了,但真正一针见血,有观点、有思想的文章还不常见。以我人微,作此大说,似颇不当,但确也不唯我一人有此感慨。最近,欣喜地读了雷鸣强同志发表在...  相似文献   

13.
吕赟 《班主任》2008,(4):17-17
韩雨是我的一块心病。这个小姑娘经常不做作业,每次批评之后好几天,不久又会“旧病复发”。一天,韩雨又没完成作业,我怒气冲冲地把她叫到办公室,大声地质问:“怎么又没写作业?是不是老毛病又犯了?”也许是我的声音太大了,吓得她头都不敢抬起来,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去,拿本子来,给我补上。”韩雨耷拉着脑袋走出了办公室。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资本论》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运用《资本论》中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考察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与当前我国和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中的现实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为全校研究生开设了两门选修课:《〈资本论〉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资本论〉与当代社会主义》,受到同学们的好评。我们请他们在本刊介绍他们教学的基本内容和体会。孟氧同志的文章已于第三期发表,现再发表胡钧同志的文章,供正在进行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5.
游心超同志的文章,对周贝隆同志《转变思想,突出素质教育,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着眼点》一文(刊本刊1994年第六期)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本刊特予刊登,供读者研究。本栏发表不同观点的文章,目的是把讨论引向深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我国农村教育问题的关注,更好地领会和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认真总结这十多年我国农村教育改革的经验,从中国国情出发,积极探索改革农村教育的途径。本刊欢迎从事农村教育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同志写文章,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6.
我们怀着欣喜的心情,阅读了报刊上最近发表的一部分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讨论文章,受到很多启发。但也感到有少数文章似乎缺乏科学性,不够实事求是。例如王若望同志发表于《文艺研究》一九八○年第一期的《文艺与政治不是从属关系》一文,我们对其中的若干观点就不敢苟同。为了促进这场讨论的深入发展,谨不揣浅陋,略献刍  相似文献   

17.
《红旗》1964年第17、18期发表了金应熙同志的《周谷城是怎样袒护秦桧、赞成投降、诋毁主战派的》一文。文章说,看了周谷城和别人讨论文艺问题的文章,感到他的文艺观点是和他的历史观点密切关联的,因此对他的历史观点有展开讨论的必要。本文仅就周谷城《中国通史》中论述南宋和战问题时的错误言论进行了批判,指出,1938年底到1939年初,日寇加紧诱降,汪精  相似文献   

18.
胡乔木同志的重要文章《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乔木同志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密切结合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全面地、深刻地、创造性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特别是在科学地区分人道主义两个方面的含义上,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有重大的理论建树和突破。一、乔木同志为什么要从区分人道主义两个方面的含义入手来分析人道主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体育之研究》是毛泽东同志早期的作品,是我国第一篇以近代科学与教育的观点全面系统地论述体育理论与实践的珍贵文献.该文于1917年以二十八画生署名发表干《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内容十分丰富,说理情辟。毛泽东同志在当时条件下,以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的方法,对体育的涵义、效用、目的、方法以及体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等基本问题作了全面论述;对当时学校体育的弊端作了深刻的分析与批评;总结了自己的体育实政并指出了运动的注意事项。文章的发表,对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其历史价值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20.
我在《韩山师专学报》1987年第二期发表了《矛盾“一分为三”观点初析》的文章(以下简称《初析》),对近一段时间来报刊上出现的矛盾“一分为三”的新观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坚毅同志在《韩山师专学报》1988年第二期发表了《矛盾“一分为三”可以成立》一文对我《初析》作了答辩(以下简称《答辩》)。这很好,我欢迎。但对他的观点我仍持不同意见。现就他在《答辩》中提出的主要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