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社会民主党认为,自由、公正和互助是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它们具有同等地位,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它们通过相互解释、相互补充以及相互限定来实现自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让党员干部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相互进步,从而促进和增强党员的学习意识.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共同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具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教学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水平的教学设计也是一种发明创造.做好教学设计是讲好一节课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5.
有限与无限是物质世界固有的矛盾之一,是反映物质运动在时间和空间上辩证性质的一对哲学范畴.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且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够相互转化又能够相互利用.正是这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和相互利用的辩证关系,构成了有限与无限思想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语法的定法和艺术语言的"活法"的关系.二者作为矛盾的统一体共同存在于言语事实中,它们相互排斥.相互制约,又相互依赖、相互转化,共同促进语言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与人的交往中,我们常常会遭遇愉快、缠绵、烦恼、怨恨等体验,所有这些体验,无不与人际关系相关联.这些感情体验的不同,主要取决于人们之间的相互亲近或相互疏远的交往关系的差异,所以,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喜欢或相互厌烦的感情关系了.在服装行业亦是如此.他体现的是人们更多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8.
课堂优心态创建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交往.所谓交往,就是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强调,数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双边活动过程.可见,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教学不再是学生个人的单边活动.  相似文献   

10.
合作学习有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共进共荣之效.但要力戒赶时髦、图形式,求真务实方能奏效.本文就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0一点哲学的思考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实际工作中的片面性,其基本特征都在于违背了这一规律.不同性质的对立的双方是怎样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又怎样相互排斥、相互抑制、相互对立着,这是我们观察事物时应注意思考的问题,亦即从对立面的斗争、对立面的统一去观察和思考,思考得越清楚就  相似文献   

12.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帮助者,因此,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是普遍联系的一个整体,是这一整体中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争性.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相互转化,又相互排斥、相互对立,是这一艺术形式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基于此,我们既要充分肯定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坚决反对钢琴伴奏可有可无的"陪衬论",同时,又要反对无限拔高钢琴伴奏的"独立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坚持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认识.  相似文献   

14.
说课是依照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等主要因素,把备课、上课等主要教学过程从理论角度,进行阐述并安排教学内容与程序,选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也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提高、相互进步的过程.会不会说课,能否说好课,是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15.
设计理念 1.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的教育思想. 2.采用小组合作、辩论等形式,促进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3.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6.
说课是依照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等主要因素,把备课、上课等主要教学过程从理论角度,进行阐述并安排教学内容与程序,选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也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提高、相互进步的过程.会不会说课,能否说好课,是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17.
工具性是语文的本质属性,人文性是语文的重要属性.在语文教学中,突出工具性、应用性是其“实”的方面;重视人文性、精神性是其“虚”的方面.虚实应相互结合,相互生成和相互发挥.二者有机而完美的结合,便能开创广阔的,生机勃勃的语文教学新世界.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师生的互动,教学双方尽力做到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就会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相互帮助.   教学重难点:1.理解小英获得的两次掌声的含义.……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给课堂注入了活力,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了共同发展.那么如何让数学课"活"起来呢?下面谈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