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亲爱的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免疫力比依赖性更重要》。 众所周知,陪读之风,古已有之。昔盂母三迁,极尽呵护之能事,今浩浩荡荡的陪读大军更彰显着亲情的至深至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我们是依赖父母,赢在起跑线上,还是自立自强,获得自身的免疫力以让我们在日后的复杂社会中纵横驰骋,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2.
张怀君 《天津教育》2014,(11):15-15
在家庭教育中,“赢在起跑线上”成为一个“热词”.众多家长从育婴始,就把选择教育机构作为孩子的“起跑线”,而忽视家庭教育,很多做法显得非常功利,违背孩子成长规律、学习规律,把孩子赶上机构教育这条起跑线,轻“成人”,重“成才”,其结果事与愿违,炫耀一时,影响一生.  相似文献   

3.
梁英红 《班主任》2014,(11):25-26
“中考体育测试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终于轮到我做垫子技巧了。虽然我知道自己水平有限,但我依然抖擞精神,以饱满的状态完成了规定动作。评委老师给我打出了18分,这个成绩不算理想,但于我而言,已实属难得了!那一刻,我心潮难平:我需要感谢的人太多了,尤其是班主任和我妈妈,没有她们的支持和鼓励,就不会有我今天虽然不够精彩但对我而言绝对算是出色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把儿童时期比作起跑线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是一句广为中国父母所信奉的名言。但起跑线上有输赢吗? 所有的父母都期盼自己的孩子聪明能干,能拥有美好的未来,并竭尽所能地为孩子提供优良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5.
曹阳 《成才之路》2011,(2):10-I0005
在人人都追求成功的当代社会,怎样去理解"成功"?对于孩子的教育,"成功"和"成长"的区别在哪里,哪一个更为重要?不久前,著名媒体人杨澜来到北京史家小学,在以"和谐奠基生命的底色"为主旨的"史家讲坛"上,作为一名家长代表,她用自己两个孩子的教育经历,讲述了对于教育的观察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7.
8.
有了那次经历,我忽然意识到原来的想法错了。打败别人,得第一名,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学会尊重你自己,能不能发现自己的价值在哪里。  相似文献   

9.
王庆环 《成才之路》2010,(5):I0007-I0007
温儒敏表示,“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观念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千百万家长,让他们很紧张。但这种说法并没有经过科学论证,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商业化、功利化的口号。因为一个人的成长不是短时间的,而是十几年、几十年的事睛,就如同跑马拉松,如果在起跑线上就绷得那么紧,能跑完全程吗?当然不能!可是这种似是而非的观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追捧,几乎成为“集体无意识”了。  相似文献   

10.
《教育文汇》2009,(12):5-5
最近有好几位母亲向我抱怨,说假期忙得要死,每天忙着在孩子各种才艺班和补习班之间接接送送,孩子还整天板个臭脸。问及原因,她们异口同声说要尽早开发孩子大脑潜能,怕他们“输在起跑线上”。现在,这句话俨然成了诸多天价幼儿园、早教班的最佳广告词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相似文献   

11.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想必大家耳熟能详,近年来也不断遭到质疑和诟病。普遍认为这句商家的炒作之言,误尽天下孩子。于是有人提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培养是漫长的过程,越大的“人才”,越是“大器晚成”。因此,“人生没有起跑线,孩子成长在苗圃里,教师包括父母是园丁,让孩子在自己的地盘上,不断吸取养料,不断正常发育,园丁们悉心照料,尽可能多地给予关爱,孩子未来会长成参天大树,不需要跑到哪去。”  相似文献   

12.
第八次课改以来,大凡较高级别的竞赛课、观摩课似乎都有两大考究。一是过于重视课堂包装,课件、影视、音像、音乐……五光十色.精彩纷呈;二是过于讲究活动设计,表演、讨沧、答辩、实验……一派繁荣,异常热闹。然而精彩实为虚假,  相似文献   

13.
香港青年学者周保松《走进生命的学问》,近日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该书在之前的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版《相遇》的基础上,增加了周保松的近作《走进生命的学问》《真正的教者——侧记高锟校长》《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重建中国大学的价值教育》《行于所当行——我的哲学之路》等篇目,以及其挚友陈日东所写的光彩照人的评论《可有可无的灰尘》.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位小学生家长3年花6万把孩子送进培训机构,培养孩子的情商、财商,以便让孩子"懂得如何做领袖发言,知道‘钱能生钱’,懂得如何展现自己的魅力"。据说,效果非常显著,孩子从一年级起就担任过班长、中队委、大队委,如今还当选为"学生校长"。这则新闻迅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可以预计,"情商"、"财  相似文献   

15.
<正>有媒体报道,一位小学生家长3年花6万把孩子送进培训机构,培养孩子的情商,以便让孩子懂得如何做领袖发言,如何展现自己的魅力。据说,效果非常显著,孩子从一年级起就担任过班长、中队委、大队委,如今还当选为学生校长。这则新闻迅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不,日前一家大报就大篇幅报道某地正在小学大力推广情商课程。家长、社会对情商教育的热衷,的确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学校教育的某些缺位,比如从小学开始,学校就过多关注书本知识的灌输与训练,忽略了孩子情感、精神和社会交往、实践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蔡莹 《新读写》2020,(4):37-37
窗外暴雨如注。我正在整理初三时的资料,看见一张字条。它夹在两张数学一模卷中间,写字的是一年前的我:"想去马达加斯加的海滩上抹防晒油,看橙红的小螃蟹爬过身边,喝一听可乐,直到潮水漫上脚趾尖。"去年的我想去自由的海滩上做自由的人。  相似文献   

17.
对于成功与失败,人们当然选择成功,没人愿意成为失败者。即便已经失败了,也要与成功挂钩,因此,"失败是成功之母"便成了励志名言。那么,对于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是不是要以成功来替代一切?那倒未必。因为今天的成功不等于明天的成功,现在的成功也不等于将来的成功,暂时的成功更不等于永恒的成功。对学生而言,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智慧。有时候,失败同样能让人获得成长,因为失败可以让学生头脑更清  相似文献   

18.
对一个孩子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在家长的眼里,“学习”也许是最重要的。不是可以经常听到这样的训斥吗?“你现在的主要精力是学习,不是玩!”“学习不好,长大有什么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一些家长中还是很有分量的。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段时间来,我经常带研究生到学校去听课.听课中感受最深的是,现在的课堂大都十分活跃,注重师生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学素养有了较大的提高.欣喜之余,也渐渐发现,在表面的繁华背后,也掩盖着些许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于丹 《教师博览》2011,(12):50-50
我非常喜欢"成长"这个词。一个人的生命要成长,两个人的爱情要成长,一个群体的建设、一个社会的发展,都要成长。从一个人到一个国家,"成长"是最健康的力量,也是最恒久的力量,它不依附于外在,而是你自己内心的一种状态。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人过四十天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