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来说,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都会有一个基本的理论预设,即"语文是什么"的个人理解。"语文是什么"这一问题被认为是语文教育研究中的"哥德巴赫猜想",  相似文献   

2.
每一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地方色彩的话语,那叫做"方言";每一个行业,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话语,我们就叫它"术语".如今,随着网络时代的崛起,学生们也拥有了自己的一套话语系统,用来在网络上交流,旁人一般是很难理解其中含义的,我们把这些话称作--"网话".这里,我们收集了校园十大"网话",并试图读解之.……  相似文献   

3.
正叶圣陶说:"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语是有声的言语,文是无声的文字,语文则是二者的统一。但言语与文字的区别和联系分别是什么呢?叶圣陶没有进一步作出思辨化的阐释,他只是对语言作了现象性的描述。卢梭认为语言起源于有声语言(话语)。他说:"话语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语言把民族区别开来,只有等到某人说话之后,我们才能知道他是哪的人……"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应该把"根"留住。"根"是什么?叶圣陶先生早就明确指出:"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来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来说,是养成一种习惯。"从叶老的话语中我们不难找到答案——语  相似文献   

5.
"儿童本位"在近来国内的教育学术研讨中是一个较为热门的词。但很多人在用到这个术语时往往把它作为一个在"知识本位"的教育体系中如何发挥儿童主体性的策略性的"调和"用语,而忽视了它作为一种立场所蕴含的基本价值取向。"儿童本位"作为一种立场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并不是基于个人好恶所作出的主观选择,恰恰相反,它是理性主体在洞察社会历史变革的过程中所发现的规律。顺应它我们的教育就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6.
元话语实现交互功能,是命题意义之外的意义成分,包括作者组织语篇、与读者互动以及表达对命题内容与对读者态度的显性手段。本文选择了一类学术语域特征突出、却尚未得到关注的小句级元话语资源——功能句干,重点考察其作为框架语、内指语和证据来源语的特征性引导元话语功能。从话语策略角度,我们将框架句干归类为"定点"元话语资源,将内指句干和证据来源句干归为"连线"元话语资源。研究发现,学术作者通过综合运用"定点"、"连线"等元话语策略来有效管理命题信息、合理组织语篇结构、引导读者按其希望的方式理解文本内容,从而实现"学术互动"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教学应该把"根"留住。"根"是什么?叶圣陶先生早就明确指出:"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来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来说,是养成一种习惯。"从叶老的话语中我们不难找到答案——语  相似文献   

8.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讲两个意思。一是讲一讲总的趋势是什么,有哪些特点。二是讲一讲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些什么。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是什么?有哪些特点?从这六、七年所走过的路看,我们主要抓了四个方面:①自学能力的培养。我们把每一篇课文都作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整体,那么,一个个小整体就总合成小学阶段的一个整体。③基本功训练。我们把教和学看作是一个整体,把知识和能力看做是一个整体。所以整个小学阶段又是有计划有步骤的一个整体。③教学和教育的关系,是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整体。④语文这个工具和认识事物的关系。我们把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重  相似文献   

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小语教学大纲把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当作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一、挖掘教材中训练口语能力的素材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语文?‘语’即口头语言,‘文’即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  相似文献   

10.
语文素养     
一直以来,我们把"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语文素养的核心,这是不错的,但它并不是我们对语文素养的终极认识。事实上,"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不仅仅是意思的问题,更是意图的问题:"正确理解"就是通过话语准!确把握说话者的说话意图,  相似文献   

11.
名词性表达是英语学术语篇中比较典型的话语类型特点之一。对于名词性表达在语篇中的话语功能,语言学家有着褒贬不同的争议。从话语类型分析的角度看,学术语篇中的名词性表达,作为不同言语社团的重要语言机制,是体现不同的话语特点和语用功能,实现学术语体这个总体目标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哺育我们的母亲,我们今天得以写下什么,全都得益于她一个一个地从字音开始教起.语文,是"囚禁"我们的母亲,这爱的囚禁,使很多人"戴着镣铐起舞".她想把什么都教给我们,但是话题作文从思维上"囚禁"住我们;千篇一律的教材从灵感上"囚禁"住我们.有一天孩子长大了,总归想要解开枷锁,自由地跳起舞来.   ……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研究中有一个奇怪的话语,即“把语文当语文教”。并由此衍生出~系列的相关话语,“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把诗歌当诗歌教”,“把文学当文学教”,等等。也许人们会认为这是一些正确的废话,通过这句话不仅会让我们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大量的工作“没有把语文当语文教”,“没有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研究者著书撰文表达对一线教师教学的忧思,  相似文献   

14.
"草根写作"作为一个相对宽泛的研究对象,目前在国内研究较少,且大都局限在定义及传播方式等的相关研究上,从话语角度进行解读的并不多见。把"草根写作"的典型文本——《天涯》杂志"民间语文"栏目视为一种社会话语实践,运用话语理论进行分析研讨,以期在话语领域里得以探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教学理论话语表达方式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理论话语表达方式中存在的术语生僻、概念混乱、句式冗长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理论的价值和生命力.究其原因,既有学术规范缺乏和学术传统的限制与制约,又与研究者的投机心理有关.尽管在话语表达方式上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教学理论话语表达却应有基本的应然取向.  相似文献   

16.
学术话语是一个学科的内在架构。学术话语生成和建构的自主性直接影响到学科的自主性。在建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时代要求下,中国课程学术话语却陷入本土失语、学科失语和实践失语的困境。本文尝试透过历史分析的视角,从实践理性、学术依附和权威主义性格等方面分析影响中国课程学术话语自主建构的因素,并以坚守课程学科的基本立场、明确学术话语的言说规范、掌握课程研究的主动权作为破解失语困境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7.
在百年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的进程中,对语文课程"是什么"的本体问题学者们一直在寻找满意的答案。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并阐释了语用取向的课程性质的界定与目标定位。因此,梳理现代语文教育中"语用"一词的发展演变,有助于明确"语用"的基本内涵。研究发现,"语用"作为语文课程学科特质科学的话语表征不仅有一定的学理依据,而且彰显了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  相似文献   

18.
《考试》2007,(9)
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效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中学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什么是"语文素养"呢?"语文素养"就是指学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堂教学应教给学生什么?我认为,这是当下每一位语文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因为,只有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才能真正致力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也才能有的放矢地把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把"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放到了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以规范的方式写教案,以学术的方式备课,以通俗的方式演讲和讨论。"这是孙桂平老师提出来的对语文教学流程中几个重要节点的基本要求。其中,核心的问题是"以学术的方式备课",因为只有在备课中以严谨的态度研究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科学、合理地确定"教什么"与"怎样教"这两个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