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儿童文学》课程时,应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会以儿童文学教材理论为参考,结合儿童文学的特殊性,探寻异于传统的解读作品的方法。如儿童散文《秋天的雨》,则可以儿童散文的特征:"纯真的童趣贯穿全篇,优美的语言营造意境"为切入点来探寻解读儿童散文的方法,解读散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营造这些特征的。希望这种异于传统的解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方法可以给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借鉴,以提高他们赏析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散文写作中,场面有着得天独厚的艺术美感和表现功能,它不仅是写作主体用以抒情的意象,恰到好处地传达着写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情趣,而且还是散文意境形成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成分,散文中场面的积聚和揉合,促进着散文形成富有诗情画意和哲理谐趣的深邃意境。  相似文献   

3.
初中散文教学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教师不以散文文体特色为抓手教散文,一般都是从结构、感情、形象、语言等肢解散文,品味散文只注意到字词句的层面,散文教学没有了"散文味儿"。本文从散文文体特征出发,发现散文在选材与意蕴的表达、篇章的营构与风貌、意象与情境意味以及语言运用的不同效用等有着独特特征,散文教学应从这些特征入手展开,解决散文教学中面临的问题,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4.
聂茂创作了一组以农家耕种水稻为题材的作品,在描绘悲壮史诗般的水稻耕种过程中,创造了一个颇具个性色彩、蕴藉深厚的“水稻”意象,多方位拓展了散文的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5.
余光中的散文意境很美.其丰富的意境中蕴含着作者深深的情感,这种情感以乡思、乡愁为主,体现了强烈的民主意识和爱国之思.  相似文献   

6.
王文娟 《成才之路》2013,(20):82-83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散文所占的比重较大。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体验散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一、引导学生把握散文的形式美散文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来认真揣摩作者的思路,把握散文内在的行文线  相似文献   

7.
蔡菁 《唐山学院学报》2004,17(2):67-69,83
力求从创造心理学的角度,解读余光中"乡愁"情结在散文意象、叙述身份、文学气质等方面的体现,并进一步分析其散文创作的艺术内蕴。  相似文献   

8.
美文需美读,在美的体验中提升审美情趣和能力。教学贾平凹的散文《月迹》,通过对审美意象的深入品析,从纯美的意境、精美的语言、美好的情感中,引导学生循迹赏月,真切体验"月"的特殊的美学意义;另一方面,通过关联生活经验与文本阅读,关联课堂学习与课外延伸,引导学生探骊得珠,获得文学审美阅读的愉快体验。  相似文献   

9.
意境的再创造体现了散文的高格调审美价值取向,是作者的理念跨越以实化虚的境界,探求“超以象外”的深层次的意象升华。它是散文艺术的至境形态,是作家精神境界、联想技巧、美学观点及艺术构思等方面的经验结晶,是散文思想的真谛及其艺术魅力所在。理解与把握散文意境的再创造,有益于散文创作水平的提升,也有益于散文鉴赏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刘晓晓 《语文天地》2013,(13):74-75
散文是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学体裁,它所特有的"情"与"景"的完美交融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审美享受。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于一体,它在辅助散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散文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一、利用图片,描绘意境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可以说,离开活生生的形  相似文献   

11.
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散文阅读教学中,虽然感受到了文章中所体现的意境,但是却无法从正确的审美角度对文章进行分析,因此审美能力就受到了限制。只有在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找到突破审美困境的方式,学生才能够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本文针对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作为内蒙古散文作家,舒正钟情于散文创作,近年来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化散文和抒情散文。作家在创作中。摈弃矫揉,以传统抒情之美成就了一组具有审美意象韵味的抒情散文。“花”是舒正散文中最常见的意向。散文以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的“花”意象,与人生情感中最珍贵的亲情自然糅合成亲情之“花”的意象,素朴而令人感动,使舒正散文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与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散文教学中,只有善识文眼,才能引导学生深刻领会散文的意境、神韵和主旨;只有理清线索,才能理解散文的结构特点,领会散文“形散神聚”的艺术特色;而对散文开头和结尾的分析同样重要,既能使学生更好地握散文结构艺术的特色,也能使学生对文章主旨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在散文教学中,还应善于分析散文的伏笔与照应、衔接与过渡等方面,使散文教学既突出重点,又能从整体上把握散文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4.
蔡元培先生积极倡导以"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为目的的美育思想,提倡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具有极强的前瞻性。而散文作为"美文"之最,具备形散神聚、语言优美、意境深邃等特点,蕴含着极强的美学色彩和极高的美育价值。因此,为了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享受审美乐趣,陶冶自身情感,收获思想启迪,笔者针对散文这一经典的文学体裁,结合林斤澜《春风》的教学设计案例,探讨了蔡元培美育思想在散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接着从内容形式、文本主旨、情感氛围等方面对整个散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及学生学习成果进行了总结反思,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5.
散文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散文的审美感悟和能力培养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散文内容,挖掘散文的内在意境美。意境美是一种静美,需要静静体会,从而构建灵动的散文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6.
季羡林是一位善于创造散文意境的作家,他的散文意境显示出“淡”而“雅”的特征。由于季羡林散文的题材内容的不同,其散文的意境构造也有所不同。首先,他在散文的意境构造中力避内容上的虚假和感情上的矫情,不但注重真情与真景的融入,而且特别的真实与真诚。其次,季羡林在散文意境的营造中还注重生命的情调贯注,这使他的散文具有充满鲜活生命力的情景世界。第三,季羡林在散文创作中的意境创造中,除了真实与真诚,有生命情调的贯注外,而且还注意营造有灵趣的意境。  相似文献   

17.
在散文中,情感与美感是并行不悖的艺术元素。高中阶段语文教学要充分考量学生的素质差异,坚持以"双主"为基础,实现散文交流式审美;坚持以理性为原则,实现散文迁移式审美;坚持以解构为方法,实现散文示范式审美。总之,散文审美才能实现人性化、艺术化,散文教学才能成为审美的艺术体验。  相似文献   

18.
张晓风擅长以诗笔为文,其散文从意象的捕捉、意境的构成乃至语言运用,都体现出作者以诗美作为散文追求的目标。张晓风的诗化散文体现出她对于传统散文观的大胆超越,对于西方现代派艺术技巧的合理吸收,而这些又使得张晓风的散文具有了亦秀亦豪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9.
散文教学设计和实践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发动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诵读学习、实施经典文段鉴赏活动、深潜文本发掘意境意象、探索散文多种写作特色,从不同维度引导学生感知体验散文教育意义,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构建完善的散文认知体系。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在传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兼顾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散文中优美的语句、细腻的情感、形散神不散的结构、独特的意境等都包含着一种特殊的美。所以在高中散文阅读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总结和发现散文中的美,并将这些感受以合理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通过实际的散文教学案例,总结出具体的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