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文化记忆理论对古诗词教学极具解释力。古诗词教学在内容、方法上承载、传导文化记忆,达至文化育人之功能,在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写入”学生心灵上发挥重要作用。古诗词教学的文化机理,综合体现于构建回环式重复激活机制、层级式解码阐释机制、融合式移情认可机制、情景式生产创造机制等方面。未来,古诗词教学应以诵读为基点,唤醒文化记忆复现;以对话为路径,激活“历时-共时”多层场域;以通约为样态,拓展媒介延伸场景;以生活为境脉,厚植生命体验空间。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育教学的文化整合,是指在宏观的语文教育及微观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元文化要素的有机构建。提倡课程改革理念观照下的语文教育教学的文化整合,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语文课程文化内蕴构成的多元性要求语文老师具备较强的文化整合能力,使语文课程开放而富有活力;语文课程改革需要文化复合型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有对民族文化和人类多样文化的积极认同、选择和整合能力,为学生创造崭新的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学习平台。  相似文献   

3.
“文化化学”教学思想是深化课程改革、培育核心素养、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需要。基于这一思想的“四层四环”育人模式能为学科知识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化提供清晰的实践路径。“文化化学”教学思想可以达成“四个层次”的学习深度、呈现知识境脉的文化广度、彰显文化实践的活动强度,使教师教学走向思想与行动上的双重自觉,进而创造有文化的生命课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4.
“和合”思想内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在教学领域,它的中性智慧可以消解教学文化间的冲突,生成“和合教学文化”。“和合教学文化”是一种整体性、尊重差异、和而不同、和合相生的教学生活方式。建构“和合教学文化”应遵循以下路径:保持工具理性、价值理性与非理性的和谐均衡;促进多元教学文化的碰撞、“和合”与超越;实现自然世界、生活世界和生命世界的文化融合;建设开放圆融的教学文化生态系统。教学主体只有对“和合教学文化”建构路径深刻地理解并付诸实践,才能在“和合教学文化”的生成中过美好的教学生活。  相似文献   

5.
作为教育学前沿成果,智慧教育理论构建了一种集技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于一体的深度融合的境脉化教学方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智能化数字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与借鉴意义。二者的融合需要在坚持“技术塑造情景,催生生成性学习”的原则基础上,着力于教学理念、教学程序、教学内容的顶层设计,凸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教化功能。在具体的实践中,境脉化教学的引入会带来结构不良、言说困难等问题,较为契合的解决办法是:引入实践智慧、强化学习共同体、运用精神助产术。  相似文献   

6.
在多元文化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的时代诉求下,“文化回应性教师”伴随着“文化回应性教学”的发展逐渐在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话语体系中生发。文化回应性教师的内涵体现出对教师应当具备综合、系统的文化回应性素养的要求,具体包括多元文化知识体系、多元文化情感、多元文化意识与态度及文化回应性教学技能。基于对国际经验的梳理发现,文化回应性教师的培养可归纳为“课程—认知”“体验—实践”“批判—反思”“引导—支持”四条路径,呈现出“职前—在职—可持续支持”的“全程性多路径”发展特点。未来文化回应性教师培养还需关注对文化回应性教师概念的修订发展,并开展本土语境下的内涵建构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当前文化回应性教学理论在我国的引入主要集中在提出背景、内涵、内在依据、特点、内容、实施策略等方面,并对其在我国社会文化背景的适切性、内涵、内容、策略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国内应用文化回应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还较少,主要集中在对教师文化意识现状、教材文化内容现状、文化回应的微观策略等研究,未来要着重在家庭、社区和学校协同教育、设计融入文化理念的课程,民族学校推发展适切性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学校本位课程、增强教师多元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平等意识等方面开展深层次研究。  相似文献   

8.
当前文化回应性教学理论在我国的引入主要集中在提出背景、内涵、内在依据、特点、内容、实施策略等方面,并对其在我国社会文化背景的适切性、内涵、内容、策略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国内应用文化回应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还较少,主要集中在对教师文化意识现状、教材文化内容现状、文化回应的微观策略等研究,未来要着重在家庭、社区和学校协同教育、设计融入文化理念的课程,民族学校推发展适切性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学校本位课程、增强教师多元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平等意识等方面开展深层次研究。  相似文献   

9.
“双减”政策实施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运用于课后服务,于学生而言有利于学生关注生活、学习生活技能,于教师而言有助于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与学校而言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展示校本文化。生活教育理论与课后服务的融合要遵循生活性、实践性、主体性、生成性的原则,要将教育理论作为支撑为课后服务提供方向,融合多方资源为课后服务助力,并在实践中对课后服务体系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文化回应性教学理论,论述解决职业学校教师跨文化理念缺失、知识匮乏、缺乏跨文化教学的有效方法等问题,提出构建“三基一专”教师队伍培养体系、创设多样化文化教学与学习环境、整合多民族文化资源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等培养教师文化回应性素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初中阶段的化学课堂对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学生在化学知识的学习中能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广泛应用。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越来越多新型的教学方式已经出现在课堂上,境脉式课堂是现阶段教师比较青睐的教学方法,通过开展境脉式课堂,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境脉式课堂是指教师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以教学目标为主要方向,然后把化学课堂与学生学习构建联系。本文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了“境脉”视角下初中化学课堂的具体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2.
国际中文教师TPACK不仅为深入剖析技术和国际中文教师知识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撑,更为信息技术与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分析视角。TPACK能够为国际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优化培养树立整合观念;为国际中文教师的活动结构教学培养提供新的设计思路;为国际中文教师的协作学习培养奠定现实基础;为国际中文教师的情境教学培养提供实践依据。当前国际中文教师TPACK培养面临的现实困境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TPACK培养理念缺失,TPACK培养模式单一,TPACK协作培养不足以及TPACK境脉培养失却。后疫情时代国际中文教师TPACK培养变革,应当在观念上,构建基于核心基础知识的TPACK整合培养理念;在活动上,构筑基于“脚手架”的融合双维度知识的TPACK发展活动结构;在同行协作上,打造指向实践应用的资源共享、协商互助的TPACK成长共同体;在情境上,着力设计凸显境脉内容、差异化实践教学的TPACK培养内容。  相似文献   

13.
革命文化题材课文育人价值的发挥,要拉近学生与学习材料之间的时代距离和情感距离,实现学生对文本的深度感知与认同。为此,需引入"境脉"理论。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中运用的"境脉",主要有知识"境脉"、情境"境脉"、联动"境脉",进而提炼基本的教学流程,使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更好地实现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采用“接境、启境、入境、出境”的境脉教学法,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境脉”,根据知识发展的脉络,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再理解”“再创造”,学会迁移运用,适度拓展,建立新的学习脉络,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接境:在初读中激发动机。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境脉学习”的起点,在充分了解学生综合情况的基础上,“境”才是人本意义上的“境”。在实际教学的伊始,教师应该依据所用教材的具体特点,  相似文献   

15.
张胜男 《课外阅读》2010,(10):139-140
教学内容 分析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Ⅲ《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框题感受文化影响。设计理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结构理论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张开雁  傅芹 《教师博览》2023,(30):28-30
问题链是引发学生“三学”的动因、载体、资源。基于“三学”课堂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地研发问题链。基于“三学”课堂理念,设计研发问题链要秉持关联性原则、境脉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教学中,教师要在开发“学材”、设计“学程”、指导学法的过程中设计问题链。通过分解、引导、建构,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有序推进,不断引导学生数学认知水平从现实发展区迈向可能发展区。  相似文献   

17.
文化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整合与民族文化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化全球化是指文化主体自觉地转换文化立场,有意识地超越本土文化的既定模式,摆脱自身原有文化的传统积淀和束缚。在平等的世界交往中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之间的涵化与互动而形成的人类的共同文化。要想实现由文化本土化向文化全球化转变。其路径只能是进行文化整合与民族文化创新。文化整合是文化发展与创新的动力。文化整合必须坚持以我为主、求同存异、多元共存等原则;民族文化创新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18.
生成教育是以追求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以及真善美的统一为基本价值取向,在主体的、和谐的关系中,通过真实的实践、交往、体验和理解机制,让学生充满生命活力、懂得生活意义、实现文化生成的教育.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纵深发展的趋势就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中心环节则是教师的教学必须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入手,服务于学生的“学会”“会学”“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与之一脉相通的生成教育理念可以成为该教学实践的指导理论.  相似文献   

19.
罗贤莉 《考试周刊》2023,(43):13-17
“双减”政策是指: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的政策。在这个背景下,由于民族地区的乡村小学学习资源和环境的限制,学生往往缺乏写作的实践和指导。民族地区乡村高段习作教学是指在民族地区的乡村学校中,通过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高段习作是指学生写作过程中需要考虑的语言表达、结构和文采等。“双减”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小学中,为了提高高段学生习作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使用生活情景导入策略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以实现民族地区城乡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0.
曹克武 《文教资料》2007,(5):142-143
当前,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席卷全球;我国很多的学者正在呼吁振兴我们的民族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观念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实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多元”与“整合”教育相辅相成“,多元”要围绕“整合”实施“,整合”要结合“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