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勉为其难     
1917年,辫帅张勋率三千辫子军北上进京,导演了一出复辟闹剧。张勋先向紫禁城上了一道奏折,表示要拥戴溥仪复位听政。末代皇帝溥仪3岁登极,6岁退位,王室成员仍住在紫禁城,受到国民政府优待。寂静了5年之后,忽然传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的《风波》是写一九一七年七月张勋复辟事件后所引起的一场风波。张勋原是清朝军官,曾伙同袁世凯镇压过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时他在南京顽抗,被革命军击败之后,仍拖着辫子,表示忠于清廷,他的部下也留着辫子,被称为“辫子军”。民国成立后,张勋仍窃据军政大权,任安徽督军,带兵驻在徐州。一九一六年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任总理。他们争权夺利,都想拉拢各省督军,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张勋便自命为督军团首领,召集部分督军在徐州开会,密谋复辟帝制。接着张勋就以调解黎、段纠纷为名,带兵进驻北京。一九一七年七月一日,张勋把溥仪抬出来做皇帝,这就是张勋复辟事件。但是历史是不会倒转的,张勋复辟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七月十二日即告  相似文献   

3.
1917年丁巳复辟,张勋被复辟派尊称为“武圣”,康有为被尊称为“文圣”。复辟失败后,张勋一蹶不振,其他复辟派骨干也大都见大势已去,复辟无望,销声匿迹,惟独康有为一直不死心,仍不遗余力地继续策划复辟。康有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复辟派,仍坚持复辟,是因为他不仅有一般复辟派忠于清室,眷恋前朝,希图通过复辟成为中兴功臣的一面,而且还有一整套复辟的理论。他的复辟理论的核心,就是反对民主共和制,主张虚君共和制,即君主立宪制。认为实行民主共和必使国家乱亡,只有实行虚君共和才  相似文献   

4.
民国年间,清遗民的复辟活动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自清王室逊位到丁巳复辟是复辟活动的亢奋期。这一阶段,遗民复辟的核心力量是宗社党势力与隐逸于京津沪及青岛的遗臣,他们积极策划与发动各种复辟活动,至张勋复辟时掀起“高潮”。丁巳之后,遗民复辟活动进入消沉期,这一阶段遗民的活动主要是积聚复辟力量与寻找复辟外援,但皆以失败而告终。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方面利用溥仪与清遗民,在东北建立“满洲国”,遗民复辟活动异化。溥仪与郑孝胥是这一时期“复辟”的核心人物,他们的政治意愿被日本军国主义所利用。  相似文献   

5.
一九一七年,张勋带着几千辫子兵开进北京城,把被推翻了六年之久的宣统重新扶上了皇帝宝座。一时间,发诏谕,封官爵,遗老遗少翎顶纱袍,招摇过市,北京城头龙旗乱舞,光怪陆离,把个北京城闹得乌烟瘴气。复辟活动虽然以短命而告终,但它给人们留下的问题却是值得深思的。辛亥革命赶跑了一个封建皇帝,从袁世凯称帝到张勋复辟,短短几年间为什么出现了一次又一次复辟帝制的风波?袁世凯是个反革命野心家,而张勋其人,则不过是个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在二十世纪初年曾积极宣传西方思想文化.1907年,得罗振玉推荐入仕清廷,从此便转向宣传中国封建政治、道德文化.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他随罗振玉避居日本,矢志做大清遗民.1916年,自日本回沪,与遗老往来,时时议论复辟事.1917年7月1日,张勋复辟,王国维闻讯很兴奋.未几,复辟失败,王国维顿时心灰意冷,他在7月14日致罗振玉的信中说:“此次之变,段、冯、梁(启超)三人实为无恶……人心险诈,乃至天理尽绝.”愤怒之情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7.
阎锡山拥袁称帝反对张勋复辟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5年到1917年,在中国大地连续出现了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两件倒退事件,而阎锡山对这两件倒退事件却表现出了不同的做法,对前者大加推崇,而对后者大加讨伐。这是因为,首先,阎锡山早年留学日本,接受了“军国主义”思想,袁世凯称帝,使以“君主立宪”为前提的军国主义在中国的实行成为可能,而张勋复辟则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其次,裒、段实权在握,阎锡山为保自己军政权不得不拥戴,而段祺瑞发动的讨张之战怎能不参加?第三,阎锡山一贯采取“见风使舵”的政治手段,讨张之战声势浩大,而张勋则成为众矢之的,阎锡山当然会站在战胜者一方。  相似文献   

8.
1917年张勋复辟事件对中国政局影响深远,不仅牵涉国内派系之间博弈,亦关系到日本在华利益。时逢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力促中国对德参战,对华政策面临新的调整和取向。内阁在对待复辟问题上产生重大分歧,最终从对华政策的长远利益考虑,放弃支持复辟,这也是张勋复辟迅速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肖岱 《学习之友》2009,(7):34-37
上演“整特务”的好戏 李克农,祖籍安徽巢县,生于芜湖。1917年,18岁的李克农在北京参与《通俗周刊》的发行工作,后因张勋复辟,被迫回到芜湖。“五四”运动后,李克农参与领导学生运动,1926年底,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18日,  相似文献   

10.
从共和总统到洪宪皇帝──袁世凯洪宪复辟的历史透视纪能文洪宪复辟是近代中国民主发展史上的一场悲剧地是袁世凯一生中最大的闹剧。在做了4年的民主共和总统之后,他竟然从“即改为君主也未必有以加此”①的位子迫不及待地爬到炉火上去,登上了洪宪皇帝的宝座,以至身败...  相似文献   

11.
1917年7月1日,张勋利用黎元洪和段祺瑞的府院之争发动复辟。此时,黎元洪对当初没听张国淦复段棋瑞国务总理之职以阻止张勋复辟之言颇感后悔。当日,黎元洪派夏寿康火速去天津问计于张国淦。张告以南京副总统冯国璋依法代行大总统职权和起用段祺瑞之计,黎元洪毅然采纳。7月2日,黎元洪手拟特任段祺瑞为国务总理的命令,并令段祺瑞兴师讨伐张勋。同日,张勋勒令黎元洪24小时内搬出总统府,黎元洪意识到总统职权无法在北京行使,于是又拟出致南京副总统冯国璋的“冬电”,请吗国璋在南京代行总统职权,并将“冬电”和任段祺瑞为国务总理命令一起交秘书覃寿堃让他带到天津,任免令交段,致冯国璋“冬电”即在天津发出。其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王璐 《初中生辅导》2014,(19):25-26
自从秦始皇首立“皇帝”名号以来,“皇帝”一词一直是最高统治者尊贵的称号.每当开国君主“正位建号”或其后裔承袭帝位时,都要举行隆重的“上尊号”仪式,以表示名正言顺地当上了皇帝.另外,皇帝也要给自己的父母、祖父母尊奉正式的称号:“太上皇”“皇太后”“太皇太后”,这些也称为尊号.  相似文献   

13.
<正>一《风波》是鲁迅著名的短篇小说,发表于1920年9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上,是鲁迅第一篇展现农民历史命运的杰作,陈独秀说"鲁迅兄做的小说,我实在五体投地的佩服"1就是针对这篇小说而言。小说以1917年张勋复辟为背景,以质地老到的笔触描绘了这起政治丑剧在江南水乡引起的一场戏剧性的风波,把一起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投影到千里之外的江南水乡,牢牢把握住事件的两极——北京的张勋复辟进程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的主要功绩在于“改朝”(即推翻清政府)和“换制”(即以“共和政体”取代“帝制专制”),孙中山改建次说到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教训,主要是由于他将辛亥革命的“下限”划在“二次革命”以后,不能将辛亥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划上等号。“洪宪帝制”与“张勋复辟”很快遭到失败,也表明“共和”思想的潜能将辛亥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划上等号。“洪宪帝制”与“张勋复辟”很快遭到失败,也表明“共和”思想的潜在威力,关于革命斗争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既不能因重视近代化的历史进程,而否认革命斗争曾在历史上起过的重大作用,也不能认为革命斗争适用于任何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1917年7月1日复辟派入宫,拥立清废帝溥仪登极,宣布复辟,是丁巳复辟中最重大的活动.目前史界论著一般均认为,康有为入宫参与了拥立活动.如: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 ,学术界对杨度持君宪救国思想主要存在两种观点 :一是完全否定 ,认为是逆民主潮流的反动政治思想 ,毫无进步可言。另一种分两个阶段来评价 ,认为 190 8年 4月在他进入宪政编查馆或辛亥革命之前 ,其君宪救国思想有一定进步性 ;而在辛亥后则站到了民主共和的对立面 ,起着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作用。我们认为 ,这是不客观的。实际上 ,从 190 2到 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之后 ,其君宪救国的政治理念是一以贯之的 ,只是前后政治倾向稍有侧重。辛亥前 ,他倾向于英国君主立宪模式 ,辛亥后民初社会的“典范危机”的失序混乱时势 ,他倾向于日本的立宪模式 ,希图以国家、君主之绝对权威来整合失序的混乱社会 ,因而更见其思想深度  相似文献   

17.
杨度的大部分政治生涯,是致力于君主立宪.鼓吹之,辨论之,笃行之.然而,由于逆历史潮流而动,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碰壁,而且碰得头破血流.一九一七年的张勋复辟昙花一现后,他在《江亭词序》中承认:“予仍坚主君宪主义不变,一败于前清,再败于洪宪,三败于(张勋)复辟…………予于君宪三败之后,自谓对国家、对主义忠矣,可以已矣!”虽然他还在亏本(面见)颜地  相似文献   

18.
李清 《华章》2011,(31)
日本占领东北以后,在东北殖民统治的形式上采取了建立傀儡政权的方案,即建立与大日本帝国有着不可分的关系的独立国家.当然,所谓独立国家是假,彻底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附属国、殖民地是真.事实证明,溥仪及其伪满洲国是日本推行殖民的工具,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傀儡.而傀儡性首先就表现在关东军与伪满皇帝溥仪的关系上.一方面尽量保持溥仪的“君主”姿态,另一方面,关东军通过“内部指导”的方法对溥仪进行严格控制,进而成为了伪满洲国的真正主宰,是踞于伪满皇帝头上的太上皇.  相似文献   

19.
溥仪第三次称帝在哪一年?吴成良溥仪一生曾三次做皇帝。他第三次即帝位的时间,由于中学历史课本未作说明,仅以"1932年3月,日本扶植清朝废帝溥似,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一语带过。因此,不少人常误为"年"。其实,它是1934年。"九·一八"事变后,国...  相似文献   

20.
1、1449年7月30;缘起 本书所要述及的一切皆始于1449年7月30日这天,事情过去约十五年后,在《英宗实录》中作了记载: “是日(据报告),蒙古人按预定日期分多路入侵。也先侵大同地区,右参将吴浩与之战于猫儿庄,但随后阵亡。脱脱不花可汗侵辽东。阿拉知院侵宣府地区并围困赤城。另有别将浸甘州地区。各地守军将帅登上要塞城堡严阵以待。接到此报告,即讨论了御驾亲征一事。” 此次讨论的结果是决定皇帝英宗(明朝第六位君主朱祈镇的庙号)将亲率军队抗击入侵者,其异母弟弟朱祈钰留守京都。一月过后,明军在土木堡全军溃败,皇帝被俘。为了不使瓦剌以皇帝为人质相要挟,明朝迅速将成王推上帝位,一年后英宗获释还朝,但被他弟弟(谥号景帝)软禁起来,因为景帝不愿放弃自己的新帝位。新帝力图确立自己的皇位继承体系,但他只统治了七年多,便在一次政变中被废黜,其兄则重登皇帝宝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