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12年11月22日举行的遵义市红花岗区"优化课堂教学"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中,我执教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2课《窗前的气球》.这篇课文以科利亚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讲述了科利亚生病住院,米沙和同学用气球给科利亚带去问候的故事.文章语言动人、情节感人,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练习朗读,进行人文熏陶的好范文.  相似文献   

2.
在2012年11月22日举行的遵义市红花岗区"优化课堂教学"青年教师展示课活交中,我执教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2课《窗前的气球》。这篇课文以科利亚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讲述了科利亚生病住院,米沙和同学用气球给科利亚带去问候的故事。文章语言动人、情节感人,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练习朗读,进行人文熏陶的好范文。备课时,我的设计理念是摒弃繁琐分析,喧感悟体验。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童年的友谊是真挚的,是纯真的。《窗前的气球》正是通过一个红气球向孩子们传递着互相关心的温暖之情。文童虽然短小,但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这浓浓的友情。在教学中,我带着孩子们一起走进红气球的故事,去感受科利亚病中的孤独、苦闷,从而能更好地去分享红气球给科利亚带来的快乐、甜蜜,理解这红气球带来的友情。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50-51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过程: 1.谈话:课前老师给大家讲了科利亚的木匣的故事,科利亚4岁的时候从家门口往菜园方向走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8岁的时候从门口往菜园方向还是走了十步,却怎么也找不到木匣了,你帮他找到原因了吗?  相似文献   

5.
【教材解读】《科利亚的木匣》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文本以“木匣”为叙述线索,讲了科利亚五岁时在家门口走十步埋下木匣。四年后,科利亚走了五步,挖出木匣,并悟到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的道理。  相似文献   

6.
【教材解读】《科利亚的木匣》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文本以“木匣”为叙述线索,讲了科利亚五岁时在家门口走十步埋下木匣。四年后,科利亚走了五步,挖出木匣,并悟到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的道理。  相似文献   

7.
《科利亚的小木匣》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读题,首先入眼的是人(科利亚)和物(木匣),在读文前形成的阅读期待是科利亚是谁?木匣是怎样的?木匣里可以装些什么?既然木匣属于科利亚,科利  相似文献   

8.
【教材简介与设计理念】 一个飘在窗前的红气球,对躺在病床上的科利亚来说,是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阵惊喜,让感到“真没意思”的他,“高兴地笑了”。这是一篇充满温情的课文,窗前的气球激动着孩子们的颗颗童心,净化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引领着孩子们打开想象的大门,飞向真情的天空。  相似文献   

9.
《科利亚的木匣》是小语第七册中的一篇讲读课,讲的是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故事。课告诉我们,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无论什么事物,都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对待它,而是要根据事物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做法。教学这篇课,如何让学生在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的基础上。获得启示。培养多动脑、勤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实现编意图,达到教学目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根据课特点,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可采取“自问自答,自悟道理”的方式来教学。  相似文献   

10.
《科利亚的木匣》一课,记叙了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区的故事.认识科利亚第一次挖不到木匣是怎么思考的,科利亚从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这两点是教学的重点;科利亚经过思考后对小伙伴们说的那段话是教学的难点.训练重点是在分段的基础上归纳段落大意.如何突破重难点、归纳段意呢?  相似文献   

11.
教材:人音版第二册第七课年级:一年级教具:钢琴、录音机、图片、白纸、气球、记号笔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2.
教材:人音版第二册第七课 年级:一年级 教具:钢琴、录音机、图片、白纸、气球、记号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科学课》1985,(3)
从我们跟踪研究的自然第三册第十四课至二十二课九篇教材看,几乎全部取材于儿童生活环境之中,55%的是儿童日常活动的内容。例:水的压力和浮力是游泳时所经常接触的,大气的压力和浮力是玩气球时所  相似文献   

14.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的低年级自然教材第三册《反冲》一课中,让学生通过研究气球喷气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气球向相反的方向冲去,来认识反冲现象。儿童在操作时,容易出现气球在行进中改变方向的情况。并且由于一般气球的充气口比较大,喷气持续的时间短,不容易看清反冲现象的过程。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作了改进、设计制作了“喷气船”和“喷气车”。在气球的喷气口上加装一个管子,以限制喷气量,延长持续喷气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反冲》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教科书(人教版)第九册第15课。教材首先是把一高塑料瓶斜着钻孔,往瓶内倒水,观察水和瓶的运动方向;接着观察气球放气时的反冲现象;然后在这两个实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反冲”;最后让学生了解反冲的应用。 这样组织教学,学生在特定的指向下,较容易得到结论,而且实验也勿需学生动太多的脑筋就能完成,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却不够深入。本来气球就是学生的常  相似文献   

16.
(本课选自EEC版初中《英语》一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课。)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第6单元第2课,以介绍"家庭成员"为主题。本节课词汇量较小,但强调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贴近生活实际。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语言运  相似文献   

17.
[教材简析及教法提示]: 《科利亚的木匣》是一篇阅读课文,讲的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故事,说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随着情况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的道理。全文13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意义段。第一段(1—3自然段)讲科利亚在刚学数数的时候,把木匣埋在离家门口十步远的地方。第二段(4—12自然段)讲四年后科利亚在离家门口十步远的地方没有找到木匣;经过思考,在离家门口五步远的地方找到了木匣。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讲科利亚从挖木匣这件事中受到启发:时间一天天过去,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课文中有些地方表现了文章的前后联系,讲出了时间的变化和周围事物的变化,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理解。第二段的开头(第四自然段)是个过渡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分段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以免划错归属。第二段出现的“仍然”、“突然”、“果然”三个词,是对科利亚挖木匣过程的记录,要  相似文献   

18.
自然第六册《反冲》一课,通过一个演示实验和一个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认识反冲的概念。由于教材中的两个实验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很明显,学生在学习时,往往难以掌握。为此,我将两个实验设计成两组对比实验。在演示喷气反冲实验时,教师将吹好的气球固定在一根倾斜的铁丝中间,把气球松开,让气球顺铁丝滑下,同时要求学生观察气球运动的方向。然后再让气球回到运动前的起点,松开气球口,让里面的气体猛然喷出,接着向学生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由于实验产生的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易使学生产生疑惑,激起思维的浪花。然后,再…  相似文献   

19.
哈尔滨靖宇幼儿园王淑华老师的一节小班语言课给我印象很深。这节课是语言游戏课。教学目的:一、学习动词:“拍”、“打”、“踢”;副词:“也”。二、教会幼儿说短句:“我也拍皮球”、“我也打排球”、“我也踢足球”。教师先让幼儿猜谜语:“红的瓜、绿的瓜,一条线儿牵着它,飞到蓝天不回家。”小朋友们高兴地猜出气球之后,老师出示两个气球,问:“除了气球,你们还玩过什么球?”小朋友们依次说:玩过皮球,玩过排球,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实验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六节内容,探究的主题是: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本节教材是建立在前一节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上,由学生探究得到物体浮沉条件,知道浮沉条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理解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是如何改变浮力或重力来实现浮沉的。学生亲历探究使其体会物理就在身边,初步学会用浮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