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伯荣先生经过深思熟虑提出的“框架核心分析法”,是一种解释力强、切合汉语实际、便于归纳句型、比较实用的析句法。黄先生在论述“框架核心分析法”时注重区分“动句”、“形句”、“名句”,这是抓住了分析句子、归纳句型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动句”、“形句”、“名句”的句子框架问题,应当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不是句子的分析方法,而是短语的分析方法,充其量也只是对抽象的句子所作的句法分析,这种传统的所谓句子分析方法注重句法兼及语义,但排斥语用,分析的“句子”实际上是排除句调 以及“挂在句子身上的语用零碎”以后剩下的词语组合。汉语的句子有具体和抽象之分。具体的句子是形式、意义和 内容的三位一体,可以进行句法、语义分析,而不能进行语用分析。语义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把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既可以分析抽象的句子,也可以分析具体的句子,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析句方法。  相似文献   

3.
把词组成分等同为句子成分,把中心语也作为句子成分;认为定语、状语、宾语、补语不是句子成分,这都是把句法分析和句子分析混为一谈;“静态句的分析等于词组分析,”则是把句子等同为词组、句子分析等同为词组分析的理论前提。二分法的析句原则是句法语义范畴,传统析句法的原则是句子语义范畴.明确两种析句法的不同原则是分清两种区别、联系的基础.分析句子,可将直接成分分析法作为分离词组成分和句子成分的一种形式化的手段,采用两种析句方法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1981年至1982年历时一年的析句方法大讨论,使人们明确认识到,单纯使用句子成分分析法或直接成分分析法,都不能圆满完成分析汉语句子的任务,寻求和建立一种新的析句法是语法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一般地说,构建新的析句法不外两种途径:一是建立一个与原来的析句法毫无联系,超乎其上的全新体系;二是建立一个与原来的析句法  相似文献   

5.
“是……的”句在现代汉语里较为常见,但学生对这类句子中的“是”和“的”的词性、句法功能却难于把握。因此,本文想从结构、语  相似文献   

6.
因母语的负迁移,中国学生在汉译英时,遣词造句常常出现“汉化”现象,这主要是不熟悉英语不同于汉语的词法规则和句法结构而造成的。要想避免“汉化”、译出比较地道的英文,重点要掌握两方面的知识:一是熟知英语词形的屈折变化、词的习惯性搭配和固定短语的用法;二是通晓按英语句法逻辑组织译句的技巧,特别是复杂句,要善于将汉语句子的“竹式”结构转换成英语句子的“树式”结构。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阅读句子(短语或词)——组词成句的启动范式探讨了中级水平留学生在句子、短语和词3种启动条件下汉语句子产生中的句法启动效应。结果表明,句子和短语启动条件下.发现了“给”字句和“把”字句产生中的句法启动效应;在词启动条件下,“给”字句产生中没有句法启动,“把”字句产生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句法启动。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中级水平留学生在汉语句子产生过程中,阅读用于启动的句子和短语均能激活句法信息,只有阅读语法标记强的词如“把”字才能激活句法信息。  相似文献   

8.
句子及其句式教学无疑是现代汉语句法教学的重点。相关概念的界定当以基本成熟的定义为参考。目前,句子的本体研究大都是建立在动词中心说的基础上的,对零句、名谓句和流水句等各析句法各有所长,教学中应根据句子及其句式特点和析句目的采取适当的方法。为提升学生的造句和析句能力,课外练习宜兼顾举例和归纳这两类题型。  相似文献   

9.
傅炜 《天津电大学报》1999,(4):38-39,48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且完善的语言之一。其中,句子是表达完整思想的、具有一定语法特征的最基本的言语单位。关于句于分析方法的研究直接影响着汉语语法体系的统一和确立。目前,通行两种析句方法,即句子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两种析句法在汉语语法研究和语法教学中都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各自都存在着不足之处,两者之间也存在着重大的“分歧”。为了更深入系统地揭示汉语语法构造的特点,提高语言研究的效果,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
补语小句分析中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即结果补语结构中NP的句法语义性质和VP的构造形式。在结果补语小句的内部结构中,“了”是小句中“体投射”的中心词,即补语小句的谓语动词要先通过向小句内AspP的中心词“了”位置的移位来建立整个句子的“T链条”,才能保证句子得到完整的时态解释。“小句理论”对分析汉语结果补语结构和相关结构都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是汉语研究中一种值得重视的句法和语义分析理论。  相似文献   

11.
句子成分分析法又叫中心词分析法,是传统语法所采用的析句方法。汉语的传统语法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仿照印欧语法特别是英语语法建立起来的。“在这以前,讲语法总是以词法(形态)为主,句法不受重视,许多句法现象都放在词法里讲”。汉语的传统语法,放  相似文献   

12.
框架核心分析法是黄伯荣教授新近提出的一种析句法,它是经过深思熟虑1精心设计而形成的,体现了黄伯荣先生新的语法观、析句观。本文从汉语析句法的历史沿某角度进行评析,指出其产生是历史的必然,框架核心分析法有其不可忽略的认知价值。  相似文献   

13.
“是……的”句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一结构中“的”的词性、句法及语义特点,一直是语法学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分析考察了“是……的”句的句法、语义特征,指出了当代汉语口语中,“的”移到宾语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析句,就是对句子(包括短语)进行分析。析句法,就是对语法结构进行分析的方法和步骤语法是一忡客观存在的结构系统,在对这种结构系统进行语法分新的过程中,长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语法体系。分歧的根本是各语法学者对客观存在的结构系统持有不间的观点,采取了不同的分析方法。因此可以说,析句法是从属于方法论的一种具体方法。现行的析句方法很多,但总的来说,每一种新的祈句法的兴起,都是一种嬗变,一种演进,都是针对旧有方法的局限与弱点进行的突破。具体阐述如下:传统语法采用的析句法是“中心词全析法”,又…  相似文献   

15.
框架核心分析法是黄伯荣教授新近提出的一种析句法 ,它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设计而形成的 ,体现了黄伯荣先生新的语法观、析句观。本文从汉语析句法的历史沿革角度进行评析 ,指出其产生是历史的必然 ,框架核心分析法有其不可忽略的认知价值  相似文献   

16.
“把”字结构,是“介词‘把’+名词、代词或词组”的语言结构。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管“把”字后边的名词、代词或词组叫作“把”字的后置成分。一个词或者一个语言结构,一进入句子,就在句子里取得一定的句法地位。“把”字结构进入句子以后,取得什么样的句法地位呢?运用成分分析法来分析句子,对于“把”字结构的句法地位有两种说法:(一)“把”字的后置成分是宾语。即提前的宾语,或者说,前置宾语。(二)整个“把”字结构是状语。  相似文献   

17.
“被、受、挨”句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句子主语是受体的句子中,以“被、受、挨”句最易混淆,本分析了三句易混淆之因素,并对词性、词义、词语搭配以及动词的语法作用等方面对“被、受、挨”句加以分辨,以期在教学中帮助留学生准确应用三种句式。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尝试提出一种新的句子结构观--句子的三层结构.三层结构观认为,句子从外向内依次可以划分为三层,即篇章层、语用层与句法层.三层结构对于句子的构成具有性质不同的作用,其间关系表现为外层制约中层,中层制约内层.据此,主张对句子有形成分的分析,首先应根据篇章语法学分析其篇章成分,而后根据语用学分析其语用成分,最后根据句法学分析其句法成分.这种句子结构观及其析句方法,有助于解释以往析句方法所难以解释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一、析句方法的比较现行的析句方法不外乎两种:即中心词分析法(也叫句子成分分析法或多分法)和层次分析法(也叫直接成分分析法或二分法)。简而言之,中心词分析法是一种主要从意义出发的分析法,它以词作为句子成分,只有找不出中心词的联合词组,主谓词组和“的”字词组才整个儿词组充当句子成分。它把构成句子的成分分为若干种,然后按照这些成分的搭配情  相似文献   

20.
汉语内嵌小句是现代汉语中很重要的一种句法结构,它是指一个语义上包含主谓关系的成分。其标准形式为[NP XP],其中X可以为N、A、P、V。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汉语内嵌小句的句法特点,并将小句看作是以一个弱的隐性屈折词I为中心的最大投射,分析其在各个句子结构中的推导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