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黎冰 《教学随笔》2010,(12):20-22
猪八戒,亦称猪悟能,他原是天庭玉皇大帝手下的天蓬元帅、主管天河。 安天大会时,他因醉酒调戏嫦娥被玉皇大帝逐出天界,到人间投胎,却又错投猪胎,嘴脸与猪相似。他咬杀母猪,打死群彘,又招赘到福陵山云栈洞的卵二姐家.想不到一年后卵二姐却死了,只留下一个洞府给他。  相似文献   

2.
小圆球之谜     
徐光梅 《科学启蒙》2009,(12):52-54
刚吃完早饭,老猴警官就接到电话,说是通货公司的老总猪先生死了!他立刻赶往案发现场。 原来,猪先生已经两天没去公司了。今天早晨公司派人来猪先生家里,可敲了半天门也没人开,电话也无人接听。  相似文献   

3.
2013年3月8日,有网友发布图文微博,显示大量死猪伴随着垃圾漂浮在黄浦江上游—一上海市饮用水的取水水源地,此微博立即引起广大上海市民的关注.当天下午,上海相关部门以"突发事件"为题发布相关内容称:虽然黄浦江面上陆续有漂浮的死猪,但他们及时加强力量进行了打捞.经有关部门监测,漂浮的死猪尚未影响到自来水厂取水口的水质. 3月11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发布最新消息说,经相关核查,初步确定这些死猪来自浙江嘉兴地区.而嘉兴当地政府公开否认死猪死于瘟疫,也否认所有死猪来源于嘉兴,只承认部分死猪或来自当地.在处理死猪时,嘉兴的一些村民图省事,将大量死猪往河里一扔了事.在某些乡镇,不论是主干道两旁的大河,还是村子里的小河沟,死猪随处可见,少则几头,多则数十头.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死猪不怕开水烫"。当教师面对"死猪"一样的学生时又能怎么办呢?策略便是:救活了,再烫!——题记一、知己知彼小伟便是名副其实的"死猪"。经过小学六年和老师们的"针锋相对",他早已把"差生秘笈"修炼得炉火纯青。面对老师们各式各样的招数,小伟已经应付自如。他的心理素质比花岗岩还顽强,"反正我是‘差生’,我怕谁!"这反倒让一些资历稍浅的教师招架不住。经过初一的努力打拼,小伟已经"锋芒毕露",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反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黎冰 《初中生》2012,(35):36-38
猪八戒,亦称猪悟能,他原是天庭玉皇大帝手下的天蓬元帅,主管天河。安天大会时,他因醉酒调戏嫦娥被玉皇大帝逐出天界,到人间投胎,却又错投猪胎,嘴脸与猪相似。他咬杀母猪,打死群彘,又被招赘到福陵山云栈洞的卵二姐家,不料不到一年卵二姐便死了,只留下一个洞府给他。至此,他栖身云栈洞,自称"猪刚鬣"。后来,观音菩萨赐其法号悟能,唐僧西天取经路过高老庄,悟能被孙悟空降服,唐僧将他收为二徒弟,为让其继续戒五荤三厌,特意给他起别名"八戒"。猪八戒从此成为孙悟空的帮手,一同  相似文献   

6.
银鳍     
13疯狂的猪海烈波把詹姆斯从座位上拖起来。“我给你看些东西。”他说,开始领着詹姆斯参观实验室,在陈列着试验半成品的工作台之间穿梭,上面有死猪、解剖的鳗鱼、一些不知名的身体器官、罐子里的灰色肉块、显微镜和写满了符号与数字的纸张。  相似文献   

7.
野外探险野     
野炊过后,我们顺河南下,路渐渐变得杂草丛生。一块拦河大坝样的高地,长满了勾人衣服的野灌木,河滩上鬼模鬼样的杂树张牙舞爪,把手臂伸向高地。多么艰难的路!可我和伙伴们享受的就是这份"野外探险"的刺激。打头的蒲丽坤不知触动了哪根神经,突然怪叫起来:"猪!——死猪!"不待说完,便奋不顾身地扒开草丛,夺路而逃。"死猪?哪来的死猪  相似文献   

8.
要饭狼     
赵冰波 《幼儿教育》2008,(Z2):46-46
<正>有一只年轻的狼,他父亲死的时候,留下了很多的钱。狼有这么多钱,从此再也不用劳动,整天只要吃喝玩乐就可以了。他还真的这么做,每天只知道玩,从来不去劳动。狼的邻居猪大伯和他的三个儿子,整天在地里劳动。  相似文献   

9.
幽默是交往的润滑剂,它能化解矛盾,调节气氛,拉近关系。但幽默也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失当,它就会误伤人,导致事与愿违。在教育教学中,如下的幽默万万要不得。
  课堂上,我提了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岂知张某竟然回答不上来。我有些生气了,便想戏弄一下他。于是,我故作深沉,眉头紧锁地问道:“你知道猪是怎么死的吗?”张某不明就里,他傻乎乎地应答:“猪是被杀死的”。这一问一答,逗乐了全班同学。他们纷纷大喊:“猪!猪是笨死的。”张某这才明白过来,他涨红着脸,争辩道:“我不是猪!”这境况,正是我希望看到的对他的惩罚,因此我并没有制止孩子们的嘲笑,反倒更来劲了,还自以为幽默地补上一句:“哪有猪承认自己是猪的呀!”听了这话,孩子们笑成一团,但张某却哭了。  相似文献   

10.
爱之链     
小树是个让所有教他的老师都头 痛的学生,他的调皮捣蛋在全班出了名。 他不是把癞蛤蟆放在女生的书包里,就 是在前排同学的凳子上放块尖石头。老 师也向小树的父母告过状。老师一告状, 小树就得挨父亲一顿打。可小树死猪不 怕开水烫,他说:"牙一咬,就熬过 去了。"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肉类掺假过去报道比较多的主要是病死猪肉、母猪肉、注水肉,后来政府打击私屠滥宰的行动不断深入,这类现象还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比如,去年黄浦江上漂浮成千上万死猪的时候,许多人口诛笔伐,但是换个角度想,还是有进步的,以前死猪多半是要到我们的餐桌上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吧。  相似文献   

12.
标点趣闻     
从前有一个财主,靠养猪致富,可家里的老鼠成灾,他求道士为他家写一个神符,希望将猪养得如大象一样又肥又大,让老鼠都死干净。道士边写边念道:“喂猪喂成象,老鼠都死净。”财主高兴极了,将神符贴在门上。因为当时写文章都不用标点符号,所以神符写成“喂猪喂成象老鼠都死净。”这天,一位穷秀才来访,财主就在他面前炫耀神符。秀才听罢,说:“不好,不吉利!”财主问为什么,秀才念道:“喂猪喂成象(像)老鼠,都死净。”财主明知是秀才故意气他,又不好说什么。时值下雨,家人来问财主说:“下雨天,是留客天,留不留秀才吃饭?”财主本来就无心留秀才,又在…  相似文献   

13.
我乐于跟我的未成年的孩子探讨这样一个问题:我死了,你怎么办?你死我也死!孩子激动地说。说这话的时候他6岁。我看到他在这样说的时候脸是涨红的,情绪很激动、很气恼。一是他气恼有这样的一个问题存在,二是气恼这个问题必须回答并且总被问起,三是他知道母亲会死,他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14.
在指导学生背诵《离骚》的导语中,我说道:《离骚》是屈原留给这个世界的绝命书。在这封遗嘱里.他告诉关注他的人们,他本来不想死,又不得不死的心结,他曾经做过不死的努力.但最后失败了。他的死绝非一时冲动,而是苦思冥想、蕴酿长久的理性行为,因为他活着不仅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帮助楚王实行美政.而且连自己的清白都无法证明。  相似文献   

15.
奉献之歌──记省优秀教师、沂源县实验中学副校长曹常瑞张会生,王焕昌,李振义"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活着而死了的,是因为他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死了还活着的是因为他在社会上,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美好印象。曹常瑞呵,你就是一个死了...  相似文献   

16.
走向海子     
诗人海子的死震惊了文坛。他的死是诗的悲哀诗的不幸。从诗歌创作来说 ,海子的死为他的诗歌创作画上了一个令人惋惜的句号 ;从诗歌影响来说 ,海子的死为他的诗歌安上了飞翔的翅膀。  相似文献   

17.
唐小龙做梦也没有想到,退学不到半个月,自己就会那么难受。觉睡够了,电子游戏玩腻了,街逛足了,那些爱吃的东西如今见了直恶心。伙伴们都在学校里,没一个人溜出来跟他玩。要是“猪尾巴”不迁走就好了, “猪尾巴”是一个让人高兴的女生,她和唐小龙联手搞的恶作剧可以将学校弄个底朝天。可惜她走了,不知她现在是否和自已一样无聊到死。难受的唐小龙如今爱一个人发呆。他在想念自己在学校捣蛋的幸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猪的公众形像不佳,似乎就是笨、懒、脏的化身。然而,从科学和历史的角度来看,猪却并非始终是在谩骂和蔑视中成长起来的。 有毁亦有誉 1457年,巴黎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某人因自己5岁的爱子被害,遂向城市法庭提出控告,结果法庭宣判凶犯绞刑。然而,非同寻常的是,绑在被告席上的凶犯竟是一头哼哼哈哈的家猪——原来是猪咬死了误入畜栏的男孩。随后,法警将凶犯押入死囚室监禁。监押期间,犯猪与其他犯人享受同等待遇(包括伙食开支)。不久,行刑日到,犯猪被押—卜马车驶赴刑场套上绞索完事。 在今天看来,上述这件事无疑是天方夜谭式的故事。然而,这在中世纪时却是顺理成章的事。当  相似文献   

19.
对于"再学工农兵"问题,网上的言论褒贬不一,但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到生活中去学习都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他也身体力行地推行过他的教育理论.如他从美国留学归来,就脱下身上的西服,和学生们一起到田地里去劳作.另外,他还大力倡导"南泥湾精神".他甚至教导学生们说:"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针对传统教育的"死"而提出建立的理论。他指出,传统教育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教育,这种教育导致形成"做死工,死做工,做工死"的社会。教、学、做三者不仅自身死气沉沉,而且彼此不相闻问。他要求,不仅要让上述所有的"死"字均换为"活"字,而且要将这三者的壁垒打通,"教劳心者劳力,教劳力者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