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柯仲平是较早到达延安的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创作及理论主张对1937-1949年期间的延安文艺创作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柯仲平的创作以诗歌研究的方式考察,可归纳出几个特点:与延安革命热情相应和的狂飙诗情,朗诵诗和街头诗运动的开展,书写新型农民和工人的长篇叙事诗以及对民族化尧大众化形式问题的讨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七月诗派是抗战时期崛起的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也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人数最多、存在时间最长、分布面最广、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在七月诗派兴起之时,胡征正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工作。当时文学系何其芳便是位著名诗人,从诗的风格上,胡征似乎与之格格不入;创造社诗人柯仲平这时在延安组织了战歌社,胡征多次参加了活动,得到了老诗人的关怀、指导,并积极出版墙板,油印刊物,开展诗朗诵活动,但终于没有追随柯仲平而造成浪漫的豪放的气派。尤其是著名的大诗人艾青、田间均活跃在延安的文坛,胡征觉得投奔大诗人太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柯仲平在延安时期的诗歌创作扎思想性和艺术性两方面进行述评。通过他的长篇叙事诗和街头诗的分析。认为柯仲平天一位成功地实践诗歌大众化的卓越先驱者社五四”以来屈指可《的革命大诗人。在艺术上,(一)用长春容纳工农*争的现实题材,吸纳了古典仪事诗的特点,生动起伏,张弛相间;(二)尝试运用淳厚的民歌民谣体和朴素生动的大从语言,努力探索和追求新诗的民族形式。  相似文献   

4.
一柯仲平是我国现代诗坛上有显著成绩的诗人。他倡导诗歌通俗化、大众化,并在探索诗歌民族化的道路上有所建树。柯仲平早期的诗歌,热情奔放、慷慨激昂,很符合“五四”时期那种狂飚突进、摆脱一切旧套的精神,很能鼓舞人心。但是,跟同时代其他诗人一样,柯仲平的诗歌也“只能展开  相似文献   

5.
在革命者的心目中,延安是照耀中华民族航向的灯塔.自从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中共中央于1937年1月13日进驻延安以来,延河水、宝塔山强烈地吸引着人们的视线.三迤儿女,甘冒生命危险,越万重关山,冲破反动派人为的阻拦,奔向陕北这片充满了希望的土地.南滇人士奔赴延安的,人数甚众.除了参加长征到达陕北的云南籍红军将士外,还有张天虚、徐克、陶渠波、刘御、柯仲平、普梅夫、艾思奇、吴家蓉(吴瑛)、浦氏姐妹、蔡国铭、李子坚、赵萼(芮丁)、刘林元、施介、范义田、朱家璧、张子斋、邱晓崧、李立贤(陈方).陈赓雅、谭碧波、李纳、王琳、刘惠之、黄洛峰(1946年)、张冲(1947年)等等.这一长列写不完的名字,挂一漏万,在所难免.下面,仅就文学界的情况作一介绍.但是,对每人介绍文字的多少,主要是考虑手头材料的多寡以及这些材料是否为人们所熟知;文字的多少与作家地位的重要性不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街头诗运动顺应了时代的呼唤,其健康发展与理论批评分不开。田间、柯仲平、林山、史塔、天刑、陆维特、钱毅、艾青、高岗、洛汀、叶金等人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街头诗产生的原因、意义、实绩、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云南僻处西南一隅。二、三十年代从事新文艺创作而卓有成效者不多。从事文艺创作,又与鲁迅有直接联系者更少。李乔听过鲁迅先生的演讲,陆万美自己回忆与鲁迅有过接触,但不多。而柯仲平不仅与鲁迅有过书信来往,亦曾多次面聆教诲,並结下了友谊。  相似文献   

8.
延安时期,欧美记者来到延安,用镜头与文字让世界了解了红色中国的真相。在欧美记者的眼中,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延安人接纳了共产党;共产党帮延安人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这既构成了延安时期外国人视角下的延安形象,也对当下构建党群和谐共谋发展的延安形象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科安先生的专著《延安文学研究》突破了传统延安文学研究的规范,以一种"新的思维观念"来考察延安文学,挖掘出延安文学"新的价值和意义",具体表现为如下几点:一、返回"历史情境"的"知识考古学"式文学史研究思维方式;二、对延安文学所代表的本土话语体系的价值意义与历史地位的理性评判和"高调"肯定;三、凸现延安文学的复杂化建构;四、建立在延安文学"接受史"基础上的主体评判。  相似文献   

10.
作为延安作家了解、熟悉边区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前期延安文艺界的下乡入伍运动对作家的生存状态与文学创作产生了持久的、深刻的影响。由于下乡入伍运动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延安作家自身的不足,前期延安文艺界的创作活动与现实生活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脱节现象。  相似文献   

11.
浅谈延安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延安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现有研究成果,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目标进行了分析,针对延安林业资源现状与特点,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延安时期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既与党对军人、干部和工农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交叉重合的共性部分,又因知识分子的复杂性,呈现出特殊性.基于对延安知识分子群体阶级属性的认知和判断,党修正了前延安时期的知识分子政策,并通过身份认同、任务驱使、符号教育,改造和型塑了延安知识分子,将之纳入党主导的革命话语体系,为抗战和革命胜...  相似文献   

13.
延安红色教育资源是新时期开展公民教育的特色教育资源。延安红色教育资源地处陕甘宁边区,在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上,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为突破延安红色教育资源应用受地域的限制,在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公民教育中特色教育资源的个性化服务,利用互联网面向学校与社会公开共享特色教育资源,旨在促进红色教育资源在公民教育中的有效应用。延安红色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个性化服务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原有的资源建设与应用模式很难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教育资源数字化服务的要求,因此需要重新构建延安红色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新模型。基于该模型制定延安红色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标准和规范,设计和分析红色教育网络平台模块的功能、素材建设等,实施网络平台开发;根据对网络教育平台的推广,研究红色教育资源应用模式,深化延安红色教育资源在学校和社会中有效应用的个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14.
延安文人的“公共空间”:社团与期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文学作为现代中国革命和历史叙述的重要参与者,繁复而生动地呈现着现代中国革命和文学的历史面影.延安文人社团及刊物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构成了极为重要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期刊既是延安文人自觉地将文学与革命联系起来进行文艺界的精神总动员的传播载体,又是延安文人话语交融、思想汇聚甚至碰撞的媒介空间.同时,在革命战争的传播生态环境中,大量的延安文学期刊不仅鲜明地标示着延安文人的美学姿态和风范,而且最终汇流到波澜壮阔的现代中国革命的洪流之中,和它的传播主体一道成为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原始史料为依据,对延安文学期刊回归"历史现场"进行考察,展示在特殊的战争环境中延安文人的创作与生活、思想与交流,以期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提供具有历史深度的经验借鉴和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5.
《宜宾学院学报》2018,(2):12-20
大生产运动与延安新秧歌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延安文艺整风后,延安戏剧界不仅对"大戏"进行了全面的否定,而且确立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方针,走文艺的工农兵路线。此时,延安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成为文艺服务的首选对象。随着《兄妹开荒》的成功演出以及延安领导人对其在大生产运动中价值的肯定、秧歌的价值被发现,延安的新秧歌运动由此拉开序幕。在新秧歌运动中,秧歌也一改民间文艺的娱乐性成为了党政策的推广者,并自觉承担起了宣传与规训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延安时期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既与党对军人、干部和工农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交叉重合的共性部分,又因知识分子的复杂性,呈现出特殊性。基于对延安知识分子群体阶级属性的认知和判断,党修正了前延安时期的知识分子政策,并通过身份认同、任务驱使、符号教育,改造和型塑了延安知识分子,将之纳入党主导的革命话语体系,为抗战和革命胜利奠定了文化基础,亦为此后的知识分子改造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7.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致力于传统文艺的改造与利用。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的改造与利用,有着科学的理论基础。其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学说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基础理论来源,列宁关于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相关论述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重要理论参考,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工作的理论经验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可靠理论借鉴。以上科学的理论,也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取得辉煌成效的理论保证。  相似文献   

18.
一、构思精妙,情怀炽热《回延安》以精妙的构思和热烈的情怀著称于世,是一首动人心魄、令人感奋的好诗。作者贺敬之以儿女对母亲之情来比拟自己与延安、与党和人民的血肉关系。全诗以此作为构思立意的基础,以“回延安”为线索,按照诗人回延安的经过及感情的发展变化叙事抒情:先  相似文献   

19.
延安文艺进入中国现代文学的版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范式,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与文艺事业的高度融合与深度互动。延安文艺运动坚守人民至上的文化价值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艺方面的核心特质;延安文艺运动大众化的追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社会性及其在中国语境下所实现的新的文化自觉;延安文艺运动的民族形式建构赋予了文艺民族品格和中国气派,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形式问题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包括文艺在内的人民革命事业中,延安文艺是一个经典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20.
×××同学问:《回延安》是以什么为线索,又是怎样把众多的内容组织起来的? 答:这首诗包括了诗人刚回到延安时的兴奋、喜悦和亲切的感情,对延安生活的回忆,与亲人阔别十年欢聚的热烈场面,对延安建设成就的喜悦和赞美,还展望了延安的锦绣前程。这许多内容,无论从哪一方面,诗人都有说不完的感受,抒不完的情怀。可是,这位抒情高手找到了“回延安”这条线索,全诗围绕一个“回”字,然后以它为纲,组织材料,做到了“花开千枝,一本系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