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淮安,地处苏北中心,自古就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明清两朝境内书院林立,清末江北大学堂与京师大学堂、江南大学堂等一起,共开中国现代教育之先河。新中国成立后,淮安教育薪火传承,蓬勃发展。近年来,"学在淮安"品牌孕育发展,"幸福教育"理想得到全面实践,优质、普惠、特色、创新、服务的淮安教育正逐步形成,淮安教育的美誉度、满意度、均衡度、幸福度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2.
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学校只有办出特色,才能彰显学校内涵的品质。南京一校作为省、市、区的品牌学校,无论是办学规模、教学质量、队伍建设、学校特色等,在社会上都有着良好的声誉。特别是近几年来,一直致力于开辟具有本校鲜明特色的办学之路,形成了具有多种特色的办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秦慧民 《山西教育(综合版)》2013,(6):20-22
近年来,隰县教育局在新领导班子的团结带领下,大胆创新,扎实工作,攻坚克难,提出了"创办好每一所学校,培养好每一位教师,教育好每一名学生"的奋斗目标,按照"精细管理,特色办学,质量兴教,均衡发展"的总体思路,牢牢抓住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两个重点,优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当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聆听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很受鼓舞,深感振奋。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我们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教育事业关系国计民生,办好人民教育意义重大。教育公平是改善民生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和突出标志,而教育公平的核心是区域内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通过区域教育“均衡度”的不断提升来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7.
8.
9.
10.
“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评估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党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办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同时让受教育者个人满意的教育.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抽象的"人民"总体可以具体化为国家和家长两个层面的实体.可以把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评估指标体系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一个层面是人民满意的学校评估指标体系.根据这两个方面的特点,可以分别制定出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12.
13.
近年来,祁县教育局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教育焦点、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认真实施学校建设系列工程、素质教育工程和质量提升工程“三项工程”,办人民满意教育迈出了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14.
15.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传承与创新的过程,校长应对本校优秀的校园文化进行传承,并融入与时俱进的新的元素,从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当前,“走特色办学之路,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已成为各校追求的目标。什么是特色办学?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科学地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对于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科学地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对于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也是一次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大会。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十八大报告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明确 相似文献
20.
在创建幸福中国的时代背景下,本着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目的,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幸福德育之路,创立了幸福德育小班化模式.通过下放管理权、增强教师的归属感、明确教育任务、增强教师的责任感、组织教育活动、增强教师的事业感和拓宽育人渠道,构筑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等方法开创了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新局面.同时,通过德育小班化,树立起基于学生成长需要的德育理念,也构建起体验感悟的德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