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末就提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未来之学校,未来之教科书.未来之教学必须建立在生活经历上,始可谓活的学校,活的教科书,活的教学”,即“生活即教育”这一著名命题。  相似文献   

2.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品课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学习背景,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  相似文献   

3.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刻苦钻研精神、所采用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所获得的经验与感受、所形成的良好师生关系,甚至学生的提问、情绪、课堂突发事件等等,都可以作为资源供开发利用。随着中学思想品德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和深化,有效教学已成为广大思想品德教师关注的重点课题,而学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则成为实现思品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生活是教育的本源。新课程强调要从学生现实的社会生活经验出发,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因此,让生活走进思品课堂,实现思品课堂的生活化教学,是顺应新课改、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途径,也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正>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提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建构的基础,而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一、在教学生活化中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引发学  相似文献   

6.
一、转变观念,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之间的角色差异与人格平等的统一,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教师教书育人,严格管理。学生认真学习,掌握知识,二者有不同的职责;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又是平等的,必须互相尊重。教师应对学生多一些关爱。平时多与学生接近,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下课后,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一起谈天  相似文献   

7.
谈立新 《考试周刊》2012,(63):128-129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诸多社会问题,思品教育也陷入困境。教师不能再延续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只传授给学生一些应试的知识和技能,而应该反思思品课堂的根本任务,即帮助学生实现作为社会人的有效自我发展。作者思品教学生活化是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感悟青春》是人教社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欢快的青春节拍》中的第二框。这一内容有助于青少年及早消除和减少误解和困惑,进而激活其朝气蓬勃的内心积极力量。帮助他们悦纳和适应青春期。教学中杜娟老师有效设置了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感悟。这有利于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青春状态,愉快迎接青春;提高其处理青春期各种困惑的能力;使之学会了克服青春期的烦恼的方法,进一步了解了青春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是本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因而,思想品德课堂应该是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的课堂,融人生活的课堂,让学生敞开胸襟。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的教育新理念。  相似文献   

10.
夏轶 《成才之路》2011,(28):20-21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传统的政治课堂忽视了学生的情感要求、自由自觉的活动和所处的现实生活。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  相似文献   

11.
刘静 《辽宁教育》2010,(7):77-77
在平时的教研过程中,我发现品德与生活学科的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兴趣和愿望,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生命体验和生活体验,这正是本次课改所希望的。同时我也深刻的感受到,上好这样一门综合型课程,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载体”?“载体”的英文名称叫vector,最先用于基因操作的过程,指方法、手段、途径或运载工具。教学也离不开载体。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载体。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囿于课堂,而要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鼓励学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这就告诉我们,生活化情境是一种达成思品课堂实效性的有效手段。生活化情境能围绕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黄艳华 《时代教育》2014,(12):195+197
思想品德是一门生活化的学科,书本上的知识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思品课教学离不开生活化、情景化,本文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积累的经验与思考,阐述了在思品课教学中该如何运用生活化、情景化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提高教学效率,并内化为自己的良好品质,从而达到思品学科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我们时常发现:在思品课上,大部分学生说得头头是道,课后的行为却不尽人意。分析某些学生的不良行为,教师不难发现,他们并不是没有道德判断能力,也不是缺乏道德知识,而是没有把课堂上学到的道德知识和判断能力转化为行为。那么,教师如何将课  相似文献   

15.
<正>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是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引导学生积极合作、主动探索、丰富体验、感悟要求,从而达到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创设教学情境的基本环节1.依据教材创设"真实"情境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有效内容。新课改后的中学思想品德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有利于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教师在利用教材时,必须对教材知识融会贯通,同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充  相似文献   

16.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陶行知先生也指出:"生活即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思品课教学中走进生活,融入生活,开发和利用学  相似文献   

17.
彭娟 《考试周刊》2014,(55):129-130
新时期的年轻政治教师,应该将学生、课堂、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鲜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了解、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在与生活世界的接触与沟通中,感受生活的崇高,学会生存,促进自身发展。作者深感将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使政治课堂受学生喜爱的一个秘密武器,并就如何将"生活化"教学艺术充分应用于初中思品课堂教学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用的思品教材以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构的基础,这就决定了思品课程教学必须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的原则。课堂实践也已经证明:思品课程教学如果教师只是干巴巴地讲教材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胡建良 《新疆教育》2013,(10):63-63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实现新课标的要求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为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课堂教学中引进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重点阐述了在思品课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重要性,以及在构建现代课堂方面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江寿春 《教育文汇》2014,(21):32-33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指出:“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需求,运用恰当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实践,通过亲身体验与感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开展体验式教学,使学生在体验中陶冶情操、发展能力、提高觉悟是思品新课程反复强调的基本理念。那么,初中思品课如何实施体验式教学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