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学(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引导)需要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础。广义的作业是指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学习活动。发挥作业的评价功能,应该通过作业的设计和学生完成情况,采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信息、数据),从而诊断学习问题,做出教学应对;可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展开。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知识存在紧密的联系和内在的逻辑,因此数学教学也需要讲求科学性和逻辑性,小能出现诸如“前后不一”的尴尬现象, 相似文献
3.
《华夏少年(简快作文 )》2017,(11)
电子白板的出现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将电子白板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它与数学课堂的整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王江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2021,(1)
教学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体现个体的差异,以区别对待。广义的作业也是一种教学活动。作业设计要在数量、难度及有无指导(提示)等方面体现出层次,让学生有选择,从而让不同的学生在作业的完成中都能充分参与和体验,获得思维的进阶和提升。而通过作业评价,教师可以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尤其要关注学生的错误和生成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卞津静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2021,(1)
教学(学习)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挥棒”和“风向标”。广义的作业是一种学习(教学)任务(活动)。依据目标设计小学数学作业的误区有:目标设置“泛化”,作业设计脱离学生的学习能力;目标设置“窄化”,作业设计偏离学生的学习需求;目标设置“常规化”,作业设计忽视学生的学习难点。相应的对策有:分解细化目标,双向定位目标,增设难点目标,进而紧扣目标设计作业。 相似文献
6.
听了很多老师教学苏教版的《一一间隔排列规律》,也听了一些老师教学人教版的《植树问题》,感觉老师们在教学中并没有真正把握住问题的实质。例如,好多老师在教学《一一间隔排列规律》时,把教学重点放在观察教材情景图上,让学生发现"当两端的物体相同时,两端物体的数量比中间物体多1"上,当学生发现了这个 相似文献
7.
正每个儿童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芸芸众"生",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行为特征、认知起点和表达方式。如何源自儿童需要又创造儿童需要?如何基于儿童现实又发展儿童可能?如何使得学习既有意义又有意思?需要教师始终坚守儿童立场,从"童心"出发,用"童眼"观照,让学习过程顺应儿童的思维,帮助其实现通向未来发展的多样性、广阔性及无限可能的生长。2014年9月下旬,苏州市教科院举行了苏州市小学数学"使用新教材、建构新课堂、推进新课改"专题研讨活动,笔者承担了苏教版三上《间隔排列》一课。下面以此课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1.主题情境校本化设置。(1)出示学校"怡然庭"一角(如图1),引导学生观察架子上摆放了哪些物品,随后从"无序"中抽取出"有序" 相似文献
8.
9.
在教学中,当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感觉不再困难时,我们的课堂教学才算成功了.特级教师贲友林执教的苏教版《数学》“间隔排列”一课时,以睿智而大气的教学风格,带着大家一起思考、实践,寻找课堂中的快乐,让人受益匪浅.片段一 引领——见力度新课伊始,教师请一名学生上黑板完成听写活动,依次画圆、画三角形(3个圆和3个三角形).师:是圆多还是三角形多?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一一间隔排列》的两次磨课实践为例进行论述,认为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挖掘规律中蕴含的思想,凸显规律探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郭静洁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2,(8):54-56
本文从初中生认知思维能力的形象性、抽象性、发散性、辩证性四大特点出发,呈现教师依据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及思维发展特点,设计教学思路,安排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实现教得精彩、学得快乐。 相似文献
13.
14.
一、“以学定教”的涵义“以学定教”可以描述为: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从“教”的中心转向“学”的中心,从“传递、讲解”转向“支援、帮助”。现在,基于建构主义等的学习理论,人们逐渐形成这样的共识:学习就是以语言为媒介建构世界之意义的活动,学生并非知识与技能的接受者,而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知识的意义并不存在于教科书中,而是存在于学生借助思维同他者的积极沟通中。由此可见,我们只有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15.
<正>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探索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单列的教学内容,其在第一、二学段中的教学要求分别是“探索简单情境下的变化规律”和“探索给定情境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据此,苏教版教材从三上开始,每册都安排一次“探索规律”的专题学习,选择一些现实生活或数学学习中可能接触到的现象,让学生探索、发现隐含其中的数学规律,并用数学的方式予以表达、交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颁布后,“探索规律”的内容被整合到了“数与代数”领域的“数量关系”主题中,并在第一、二、三学段分别提出了教学要求,如“探索用数或符号表达简单情境中的变化规律”“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用字母表示事物的关系、性质和规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初中历史课愈来愈不好上,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不能因为诸多原因而忽略了我们的课堂。教师可以在备课和上课上多花点功夫,相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结合《甲午中日战争》一课,谈一谈在历史课中利用"起承转合"四部曲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以学定教”就是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其在知识规律的探索中体会到知识的规律和学习的乐趣,从而构建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止学生能快乐地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8.
19.
华阳小学自1999年开展生本教育实践研究以来,随着技术与教学环境的变化,“以学定教”的内涵也发生变化。本文在“以学定教单元整体教学模式”课题理念基础上,基于一对一个性化学习环境下,拟以《夸父追日》教学为例,从学习者的兴趣激发、思维激活、能力拓展三个层面阐述一对一个性化学习的实施策略,进而丰富“以学定教”的内涵。由此见证新技术辅助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具创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本课选自“自然——孕育艺术的乳汁”单元,由上海市新杨中学赵燕老师执教。
【案例描述】
教学片段1
师:请听《春江花月夜》的第一主题。琵琶、古筝模拟了什么声音?生:模拟鼓,模仿水面的涟漪。师:谁能描绘这段乐曲的意境?生:夕阳西下,宁静江面上传来阵阵鼓声,由远及近,由慢到快,但它丝毫没有打破暮色下的宁静,微风吹过水面荡起阵阵涟漪,远处的江楼上时不时飘来悠扬的钟声,悠远而古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