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形势下,行政诉讼中的调解制度对于转变行政审判理念、实践"和谐诉讼模式",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监督和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当前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的理论依据与建立调解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的对比分析,对构建行政诉讼调解制度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法律规定行政诉讼法不适用调解的原则,本意是防止行政主体任意处分其不可处分的行政管理权,其防范的对象应当是作为被告的行政主体。尽管“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已成为行政诉讼的特殊原则之一,但在现实的行政审判中却存在着大量通过法院协调、调解结案的案件。由于没有法律和制度的规范,导致了一些社会公益遭受侵害和相对人利益遭到损害。该文通过对行政诉讼适用调解的法理分析,论证了建构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建构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进行了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对行政诉讼建立调解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主张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确立顺应了构建和谐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多元化的要求,并结合《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就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具体设计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调解实际上一直隐身于行政诉讼实践之中,并解决了大量的行政纠纷.但囿于传统的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的戒律性原则,调解机制无法被引入法律规制范畴,于是就出现了实践与理论的实质悖反.行政诉讼理论需回应实践之要求,消弭行政诉讼调解的法律障碍,在一定限度内建构行政诉讼调解机制.这就要求科学建构行政诉讼调解的适用原则、适用范围、启动程序及其与审判的关系等具体制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除了赔偿案件,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但实践中大量的行政案件仍然是以调解方式或者变相调解的方式结案的。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缺失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随着行政诉讼法修正草案的一次次审议,调解制度有望在我国逐步建立起来。文章以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行政诉讼案件为调研对象,对行政诉讼调解的可操作性和基本法律制度构建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我国建立行政和解制度已具有了现实和理论的基础,但行政诉讼中的和解不可能是毫无限制的,不能实行民事诉讼中那种完全调解制度,也不能像民事诉讼一样把调解制度作为基本原则来认识,行政诉讼中的和解只应适用几类特殊行政诉讼案件。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中的调解制度以及域外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比较,阐明了建构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必要性,进而对建构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进行思考,目的在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诉讼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协商行政理念发展、行政纠纷调解得到承认并逐步拓宽的现实语境,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作为当下行政纠纷调解的主要实践形式,有必要对其制度加以优化以促成多元化解行政纠纷机制体系的完善。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完善应主要面向合法、合理调解原则的细化、裁量行政纠纷调解情形的解释、围绕"调审分离"确立行政复议调解机构等方面。行政诉讼中调解的优化则应以调解原则的细化补充、调解范围的增设、调解效力的确定等内容为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行政诉讼中没有调解制度,笔者通过对我国与域外行政诉讼调解理论与实践方面现状的考察,然后对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建立与否的争论分析后,表明赞成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最终提出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在理论与现实基础方面建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目前,学术界对行政诉讼调解的理论依据存在重大分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研究视角过于消极或过于夸张。我国应当采取积极而理性的态度,以服务行政理论作为行政诉讼调解的直接理论依据,并遵循法律下的三权分立原则架构符合我国国情的行政诉讼有限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11.
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一直以来被人们视为行政诉讼活动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行政职权的不可处分性无疑是这一观点的理论基石。然而,随着行政事务的增多,行政自由裁量是普遍存在的,这就为行政调解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可能性。最高法院2008年的两个司法解释则为行政诉讼调解提供了法律依据。因此,在行政诉讼中建立有限调解制度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行政诉讼调解在法律规定层面被禁止,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彰显了顽强的生命力。与法律规定背道而驰的社会现实,受到了学者的质疑和诟病,但"行政权力不可处分"理论并非完美无缺,并且行政诉讼调解与化解纠纷目的相契合,与传统诉讼文化相融合,符合诉讼经济原则,因此行政诉讼调解仍有其正当性基础。目前行政诉讼调解在实践中被广泛适用的同时,也遭遇合法性和程序性困境。要解决这些困境,需在修改、完善《行政诉讼法》的基础上,确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为行政诉讼调解提供法律依据,将司法实践纳入法治轨道。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列入人大立法计划,有关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再次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笔者认为,中国有确定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同时为了使行政诉讼调解制度正常运转,在确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过程中应注意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关于行政诉讼调解的价值一直颇有争议,1990年行政诉讼法制定时采纳了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的原则,随着行政法认识的深入,2014年行政诉讼法修改时在重申"公权力原则上不可处分",行政诉讼原则上不适用调解的基础上规定了行政赔偿、行政补偿和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案件这三类例外情形。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在立法上迈进一步的同时也需要在司法实践过程中把握好诉调关系以及自由裁量权,同时,对适用调解的范围可以更科学地规定。  相似文献   

15.
行政诉讼调解在审判实践中大量存在,需要确立专门制度加以规范。行政权的非绝对不处分性为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设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是推进行政讼诉法制化进程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6.
我国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制度,这对行政纠纷的解决有诸多消极影响,本文在探讨行政调解常制度合理性的基础之上,对我国行政调解制度的建立提出一些初步的设想,即本着自愿、合法、便民、高效的原则,明确可进行行政调解的范围、规范法官对调解的介入及赋予调解书执行力,设置相应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7.
行政审判方式改革是我国行政诉讼活动的一场重大变革,涉及行政诉讼模式的转变和整个诉讼运行机制的改革。虽然调解制度在行政诉讼法的司法实践中已被广泛采用,但是行政诉讼法在实体法上却否定调解原则的适用。正确认识和适用行政诉讼中的调解,有利于协调立法与司法实践的矛盾,有利于法院有效地解决行政争议,也有利于当事人之间的团结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这一制度设计在当时有一定的合理性,其初衷是在诉讼过程中对行政机关随意处分行政职权进行限制,体现的是国家权力制约理论中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行政诉讼法》实施多年来,学界从未停止过对我国能否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争论;实务上对行政诉讼进行调解也不在少数。这就造成了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实践游走在法律框架之外的困境。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的规定已经不符合客观现实的要求,调解在行政诉讼中具有客观存在的价值基础。对行政诉讼中适用调解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进行分析,以期彰显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行政诉讼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行政诉讼撤诉率高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法官规避"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的法律规定,以压促解、以诱促解等造成的。本文在对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及和解制度与国外的相关理论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我国行政诉讼的改革应当选择和解制度而不是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行政诉讼和解制度的大量应用,有学者提出了建立行政诉讼的调解制度。但是笔者认为,国外没有可以借鉴的相关经验,同时在我国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在理论上不符合行政诉讼的目的,不符合公权力不可处分的理论;在实践中不利于法院的独立和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无端加重了法院负担,使原本脆弱的行政诉讼更加不能令人信服。因此,笔者认为我国不应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