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法艺术作为中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历史悠久,风格多样。书法各种书体的形成和风格的衍变是由社会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和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学习古人书法是为了继承传统,化古为新,那么就必须正确掌握研究、分析古人书法风格的方法。客观地分析影响书法风格的诸要素,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风格的形成,达到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年来,江苏省宿迁学院沭阳校区切实加强了书法教育的力度,把书法教育作为校区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校区的书法教育工作正向更加合理、深入、有效的方向发展。该校区的书法教育首先从激发学生的学书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开始。在书法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能运用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多种形式带领学生研究书法的笔法、结构及章法,琢磨规律,发现美感;能够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为出发点,以书法艺术的本质及美学原理为底蕴,把传统书法作为起点,从流派入手,使学生在师承书法艺术传统时,具…  相似文献   

3.
《广艺舟双楫》在书法史与书法理论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与崇高的地位。然作为大政治改革家,康有为不可能将书法与其理论批评看得很重。这是我们考察康氏的书学思想时首先应该注意的。即使康有为十分喜欢书法与书法理论,书法与书法理论在其心目中依然是“末艺”;而《广艺舟双楫》的撰写主要是“游岁暮”。当然在本书中,其大政治改革家之情怀与其政治思想肯定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熔铸于其中。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书法的生存环境及其功能将随之发生变异。书法作为写字的实用性越来越弱,尤其是计算机的迅猛更新,书法的“使用因子”将越来越少。相反,书法作为欣赏的艺术性则越来越强,这是因为社会越进步,人类越要求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为此,作为“艺术”的书法将不再是古代那种作为人生基本教养的写字训练,不再是不计工拙的士大夫的自娱自适。更不应像“前卫派”那样,以书法须“紧密结合时代”、“社会现代了书法也必须现代”为旗号,以强大的西方现代艺术观念为支撑,对既有的书法进行根本破坏和彻底“革命”。把…  相似文献   

5.
中原作为华夏明的诞生之地,其化底蕴深厚。中原书法在这种化环境中生长,在积极汲取中原化营养的同时,又积极地再现着中原化,从而使书法在这块土地上养成一种特色鲜明的风气——以儒道为思想基础,以三代碑版为书法源泉,以中原地域的民族性格、审美趣味为审美追求,勾画出一部书家辈出、经典纷呈、风格多样、追求执眷的壮丽画卷。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政治价值观是以人民作为政治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以实际效益、效果、影响作为政治价值标准。判断一国政治体系的价值既要看其政治目的是否符合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又要看其权力结构、运行机制、操作程序是否能使政治体系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得到保障和实现。江泽民继承、发展了邓小平的政治价值观,他提出始终保持先进性,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及其所代表的政治体系政治价值的根本体现。  相似文献   

7.
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是按照文字特点及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关感的艺术品。羿耿庵作为一位中华书法的传承者,其书法作品形神兼备,尤其在篆书、隶书方面有较高的成就。他不仅在艺术创作观念上推动着书法艺术的发展,其作品本身也拥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是这个时代的经典书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朱子涵 《江苏教育》2022,(29):35-36+54
<正>在中国书法文化的历史长卷之中,楷书无疑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文字演化最初的甲骨文字到后来的青铜铭文,经历时间的洗礼与统一文字的完善,发展出秦篆,又不断化繁为简,出现隶书、行书、草书,再加以规范化,在唐朝楷书终发扬光大。作为中国书法史的顶峰时期之一,统一强盛的大唐经济繁荣,思想多元开放,文化壮丽辉煌。同时唐朝皇帝对于书法亦酷爱,为唐朝的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和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9.
政治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它的基本要求是“民主”、“科学”。本文认为,在现代化政治基本要求基础上,政治体系建设是硬件工程和基础设施,处理各方面政治关系和政治文化建设是软件系统工程。三者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把中国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纳入现代化轨道,他以发展民主作为政治现代化的核心;以建立健全和完善政治体系作为根本途径;以正确处理政治关系作为基本内容,以政治文化建设作为基本环节。继承了五四“民主”和“科学”精神推进了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存在于书法基础教育的诸多问题严重滞碍其健康发展,本文以入门书体,书写工具和书法师资为切入点,分析其在书法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也日趋成熟,这为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和载体。多媒体技术在现代化书法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其有效融合图画、文字、音频、视频的特性,使书法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使课堂成效更加显著。多媒体技术在书法教学中的应用,以声形并茂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从而凝聚课堂智慧,实现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2.
唐“法”是一种特指,它是唐代人追求和树立书法艺术法度,并通过法度反映书法艺术规律,形成书法艺术学习与创作的规范,寻求文化传播等规则的过程与结果。并且随着发展,逐渐成为后人的一种普遍认同。南北书风的合流促使了唐法的确立,初唐、盛唐与晚唐书法在表现上各有不同,这一过程中,唐代的政治、文化、宗教以及社会生活诸方面因素为书法的尚法提供了条件。楷书和草书体现着唐代的书法规则,也是唐代书法的最高成就。唐代尚法书风的形成更是直接受到同时代书法理论的滋养与促进。唐人尚法书风的形成,不仅提高了书法的社会地位,而且使书法成为传统文化的标志,成为一种文化的认识方式而作用于其它艺术,还为后人提供了长久学习、遵循与仿效的范本。现代中国书坛仍然需要唐人崇尚书法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以及现在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借鉴,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进行提供了新的突破点。书法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具体而言,书法教育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原则、隐性教育方法和显性教育方法的和谐统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爱国情怀,提升受教育者的精神境界、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道德情操,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成就健全人格。文章还探究了其价值实现的路径,以便更好地推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王铎因其降清之事,其书法的艺术价值一度受到其人格污点的影响。本文力图从另一种角度——王铎生活的时代、家庭以及其政治生涯为背景,剖析其书法的另一面,即其书法作品中流露的苦涩和忧郁气息。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文化象征的中国书法,其发展必须从宏观文化角度进行考虑,需要一个宏观跨领域的战略规划指导。本文提出了一个建立于书法文化链基础上的发展战略构想。在总结了中国书法的书法文化链是书法在中国文化体系中起到链接、枢纽、节点功能并形成的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和底蕴深厚的文化体系和集群;在此基础上的“大书法文化”发展战略对书法文化的全面弘扬和可持续发展、乃至对促进带动我国视觉艺术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同时提出了基于“大书法文化”理念的书法文化发展纲要的研究内容构想,并探讨和展望了书法文化的价值体系、书法文化目前发展的现状和主要问题、书法文化在国民经济地位测算、未来学术研究等相关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之一,特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近年,教育部正式下发意见,要求中小学推进书法教育,在全社会引起巨大关注。随着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不断深入,国家提出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书法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传承,书法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人士和书法艺术爱好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蒲殿俊是保路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精湛的书法艺术一直为其政治声名所掩。蒲殿俊的书法艺术以赵孟颧、董其昌为基,融入北碑刚劲的笔姿,加之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流美劲健、朴拙雅致的书法风格,在民国时期的书法家群体中独树一帜,影响深广。对于蒲殿俊书法艺术的研究是近年来的事情,他对于我们全面认识蒲殿俊这一历史人物以及全面研究民国时期的书法艺术与四川地域性书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研究蒲殿俊的书法艺术,对于我们全面认识赵孟颧起到了积极的桥粱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汉字肩负着丰富的化负载,字形潜在着先天的艺术因素,并由此成为书法艺术的母体。书法始终以汉字为依托,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两重性格。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书法的实用性逐渐弱化,艺术性渐趋突出。书法作为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镕铸了书家的审美理想和生命意识,是中华民族化心理的集中体现。中国书法已臻艺术的由自境界,并已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日益为西方人所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19.
汉字书法艺术是中国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魏体书法又是书法史中的重要构成,大量的佛教造像摩崖题铭和墓志铭,反映了魏体书法产生和演进的过程,以魏碑体书为代表的魏体书法上承汉隶下启唐楷,结体用笔在隶楷之间,其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20.
何休所阐发的以三科九旨为代表的条例法则,使《公羊传》的书法成为一个有意义的不断变化、进步的发展进程;他对《公羊传》书法的扩充,使《公羊》书法更为繁富、系统,并使其褒贬惩劝功能得到加强;他运用“属辞比事”这种方法探求《春秋》书法,并把书法的探求看成是一种符合逻辑的推衍,从而使书法不断条例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