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追寻崇高的美──读陈玉霞长篇小说《心约》闵宜陈玉霞是齐鲁女作家中的佼佼者,是沂蒙女作家群里的小小班头。她人美、歌美、情美、文章更美!她用自己的兰心慧质,用滚烫的赤诚,娓娓动听地讲述一个个关于女人的故事,真真切切地向我们展示出女人的爱、女人的憎、女人的...  相似文献   

2.
美的布道者     
读了孙建锋老师发来的根据拙作改编的课文《凄美的放手》的课堂实录,十分惊羡孙老师竞有如此勇气与才气。我原本以为这两则原名为《读懂了女人,也就明白了世界》的故事是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2期刊登的杨雪梅老师《邮票齿孔的故事》第一课时课堂实录的教学思路为:读生字音——记生字形——写生字,较为详尽地呈现了识字教学的过程。笔者仔细拜读之后,对在阅读课中如此进行识字教学持有不同观点,在此与杨老师商榷,也希望得到专家与同仁的指点。  相似文献   

4.
现任北京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编审、处长的郝玉梅给本刊执行主编杨宗打来电话说:“真想不到《小读者》对孩子的教育影响会如此深刻,我儿子在老师出题的作文《回忆童年的故事》中,竟把读《小读者》当成他最难以忘怀的童年故事了……”现把这篇朴实的作文选登如下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节二年级的语文课,教的是《白头翁的故事》。读了下面这段课文后,老师要大家说说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6.
最近读了耕青老师的一篇儿童文学作品《梨一样的苹果》,感受颇深。这是一个所有教师都应该知道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一代》1999年第1期刊登了一篇题为《我的故事》的署名文章,故事主人公胡佳文写该文时正就读初中一年级。她用痛恨、无奈、庆幸的感觉,写了发生在自己读小学时的真实故事。该文一经登出。在校园内外引起了极大震撼。许多老师读罢该文,各有着不同的感受:好老师,痛斥恶行为,为师焉能如此;差老师,以此当镜子,改掉坏毛病。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每一位为师者都晓得的师训。然而,为人师者,扪心自问,您做到了吗?现将《我的故事》原文转载如下,并刊登几位老师的感想,以期引起更多老师的共鸣。请以您从教的经历和感受,说一说。到底——老师,该是什么样?  相似文献   

8.
读了《语文建设》(2007年第2期)刊载的北京市顺义区第三中学王丽老师的《吟诵,让文言教学如此美妙》一文。很受启发。王老师运用吟咏的方法教学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声音形式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将朗读技巧的运用与文本的理解感悟相契合.真正使朗读成为“反复的出声读与螺旋上升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9.
读了-中学生的习作——《老师哭了》后,颇让我感叹了一番:教师的真诚竟能产生如此强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这个传说故事一读就懂,有什么好学的?"提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牛郎织女》,很多老师都困惑编者如此安排。事实上,我们看单元教材组编,还有另外两篇分别是《姥姥的剪纸》和《安塞腰鼓》,练习上出现了"戏剧",它们展示的是中华民族的民间文化。这三篇教学设计角度不同,教学目标指向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学法指导  相似文献   

11.
惩罚,至少是没有境界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了《人民教育》2004年第8期顾国瑜老师的《惩罚要讲力一法》,很受启发,但顾老师文中讲的两例经典教育故事,事实上都不能叫做批评,更不能叫做惩罚。顾老师举的魏巍的例子,并不是惩罚适度的问题,而是老师用一个幽默的举动,给学生一个暗示,既表明自己的态度,也使学生感  相似文献   

12.
<正>为什么我们要读《韩非子》?尤其是在今天这个现代化深度、迅速发展,我们已经跟思想祖先们如此隔膜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还要读《韩非子》?我们先从一个故事讲起吧。微信上有一个段子讲,如果我们进入一个小区,遇见保安,保安会问我们:“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去找谁?”  相似文献   

13.
《一堂阅读课》是一篇精彩的教学故事,作者以“对话”的形式记录了一位美国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共读经典童话《灰姑娘》的动人情景。在阅读课上,这位老师以关爱  相似文献   

14.
你说我听     
★新疆石河子市一五○团一中初一(6)班张波《故事作文》是我在朋友家中找到的,我借来看了,觉得里面的故事十分精彩。只可惜中间的好几篇故事掉了,我未能一饱眼福。后来,我自己订上了《故事作文》。自从第一本《故事作文》在我家落脚后,我和姐姐都争着看,从那以后,我的作文成绩慢慢提高了。作文也被老师当作范文在课堂上读,这都要归功于《故事作文》。在升学期间,整日沉重的学习任务让我喘不过气来,我时常翻阅《故事作文》,借其中令人发笑的故事来放松自己。★湖北武汉市青山区武钢第三子弟小学六(2)班杨欣我是一名六年级的…  相似文献   

15.
为上苏教版第12册《碧螺春》公开课,我在几个星期前便开始备课。我花工夫最多的是读课文,反反复复地读,每读一次,都有一些新的收获。有一次读课文时,偶然想起—个故事:一个人问禅师如何参禅,禅师说:“去喝茶。”这人以为禅师没有听清楚,又问一次,禅师依旧如是回答。由此可见茶文化是如此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6.
乐为 《高中生》2011,(13):16-17
爱读"杂书"10多岁时,毛泽东读了几年私塾后,对"四书""五经"已经不爱读了。一天,毛泽东从同窗好友那里借来一本《水浒传》,梁山泊好汉们造反的故事一下子吸引了他。上课时怕老师发现,毛泽东便在《水浒传》上面放一本《论语》,当老师走过来的时候,就装作认真读经书的样子。老师走开后,他便看小说。后来,他又找了几本其他小说来读。  相似文献   

17.
第一篇让我为之动容的语文课文应该是琦君的《金盒子》,那是我在初一第一学期学到的一篇自读课文。记得在老师未讲之前,那篇课文我就一口气读了三遍,边读边为之泪下。学完课文后,我还给琦君奶奶写了封信,大意是感谢她让我如此强烈地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我不知道这位台湾作家在讲述这个故事时是怎样的心情,我只知道我读《金盒子》的时候,心里会腾起一种如裂帛断弦般的痛楚,漫开一种支离破碎的伤感。不仅如此,我还诧异于《金盒子》表现出来的震撼人心的真实、洗尽铅华的朴素和纤毫毕现的细腻。《金盒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  相似文献   

18.
一、小学生阅读课现状分析 第一,课堂阅读的材料只限于教材本体,内容过于单一且趣味性不大,不能很好地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第二,课堂上老师过于精讲课文阅读材料,注重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因此学生阅读并不是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而是为了“老师要我读”和“要应付考试”的目的而进行。如笔者在一次公开课上看到,一位老师是这样上《龟兔赛跑》的故事的:阅读故事并找出故事中的动词过去式;学生说出这些动词,老师板书;接着开始学习这些知识点并朗读故事,最后完成一些阅读练习。如此开展的阅读课功利性太强,根本不能为学生的终身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林琳 《教师》2015,(12)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第七篇课文.其教学过程如下: 1.走进情境听故事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我们一起去欣赏一番吧!(老师播放课件)美吗?让我们走进这个美丽的小村庄,聆听它的故事. 2.认认真真读故事 词语读好了,那课文读得怎样呢?请五个孩子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教师随即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再请一位同学更简练地说一说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相似文献   

20.
《伊索寓言》是给儿童读的,现在老师让我们再去读它,然后写一篇感想。没法子,我翻箱倒柜,终于找出小时候看过的《伊索寓言》。大致翻了一下,却还有些兴趣了,因为那里边的故事让我不仅学到每个故事总结出告诉我们的教训,还使我想到另外一些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