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理念下的综合实践课程要求教师从课程的执行者向开发者转变;由班级授课向开放性教学转变;由个体独立的教学向合作教学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的传统教育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此文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角色转变的要求和转变策略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2.
道德与法治课程基本理念是以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其构建的基础。目的是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要求在教学中应当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必须注重"生活化"教学。因此,在教学课程中,让学生在实践生活中提高认识,在认识中再实践,从而让学生在各种生活化的教学中构造每个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说过:“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新理念和新标准,体育教师不能停留在从理念到理念的分析,也不能停留在从目标到目标的分解,如何很好地解读它,并实现由理念向操作化层面的转移,把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及知识从宏观向中观乃至微观的领域推进,需要正确地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作指导,“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相似文献   

4.
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0年,本着“让全体师生都得到发展”的办学理念,我校开展了“学生综合素质分项评价”课题研究。进入新课改后,我们结合新课程理念,章足于学科评价实践,通过“教学—反思—研究”、“再教学—再反思—再研究”,扎实开展评价实践探索,逐步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学实践与认识的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人类的认识总是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只有理性认识才能科学地指导实践。换句话说,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就是"教学—反思—再教学—再反思"不断升华的过程。反思是教师发展中最具积极性的因素,是总结、是批判、是追求。而评课是幼儿园常规教研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在评课活动中,参与教师围绕着特定的教学活动和特定的教研话题,通过交流、对话、质疑、反思,促使教师的实践性缄默知识逐渐变成可交流的反思性知识,从而增加教师对教学问题的认识与评价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体验式"教学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和推崇,被实践操作者所认可."体验式"教学关注教学的过程及情感体验,是"体验-认识-再体验-再认识"循环渐进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实验活动、角色体验、游戏活动等方式进行体验式教学;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可采用课外作业、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其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实训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它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者是辨证统一的,实训内容的体系设计要依据"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程序。课堂教学是实训的第一环节,校外实训是中心环节,实训应按PD-CA循环进行运转,抓好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项工作,达到促进高职学生能力全面提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目标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根据本学科的大纲要求和学科特点,努力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哲学思想,并将其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社会课教学中,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在学习中体验探索、关注、发现的快乐与幸福,打通学生与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隔离,让学生与…  相似文献   

9.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教学为主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活动,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同时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在科学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良好的科学态度,是小学科学教学各阶段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2002年9月,我区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实验试区。经过一个学期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我区的新课改工作稳步推进,初见成效。为更好地推进新学期课程改革,促进课改理念进一步向教学实践转化,区教育局在总结反思、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新教材对比分析为切入点,加快课改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工作思路。我们的基本策略是各学校以教师个体为单元,通过学习比较新旧课程标准间的差别,分析新旧教材之间的差别,进而组织教师分析这种差别所体现的新课程的理念,集思广益举行观摩课,再回过头来研究新标准、新教材,再反思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进入课堂。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课程与教学的理论追求与现实实践都始终把“证实—求是”作为指导思想、基本理念或教学模式,由此导致的结果是:给学习者塑造一种不健全的认识信念;造成学习者的思维定势;消解了教学中科学思想与人文思想的相互关照.为了适应时代对公民素质的教育要求,应当对这种教学范式进行改造,“证伪”因素必须介入课程与教学,由证伪到证实再到求是的基本理念或教学范式可以使教学的完整性、功能性得以充分体现.“求是”与“去伪”的融合是当代教学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12.
"学习—实践—发表"模式通过"学习"强化教师教学发展的基础,通过"实践"促使教师将教学认知转化为教学行为,通过"发表"深化教师对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联系的理解和认识,帮助教师在"学习—实践—发表"循环的过程中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在"学习—实践—发表"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强调教师学习共同体下的参与和交往,强调自主发展与专家指导的结合,强调一般教育教学理论与学科教学实践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目标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根据本学科的大纲要求和学科特点,努力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哲学思想,并将其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社会课教学中,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在学习中体验探索、关注、发现的快乐与幸福,打通学生与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隔离,让学生与社会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14.
学生在教学中的认识过程同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的异同是:在人类认识的长河中,人们是沿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的,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进入了高一级程度,不断地向未知的领域探索、寻求和发现新的真理。这就是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人们要在实践在认识的道路去认识客观世界,是因为人的认识源泉是实践,离开了实践,人们就不能对客观世界有任何认识。人要在实践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从理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以"循环—差异"教学改革项目一体化实验工作为载体,统筹安排,有效地提升了各初中学校尤其是农村初中学校教职工的教育教学理念,建构了"循环—差异"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促进了学校教育的现代化,课程资源的共享化,教学教研的一体化,教师成长的专业化,学生发展的平等化。  相似文献   

16.
应时代发展要求,美国专业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由技术理性主义向整合主义发展,教学专业化发展也经历了相应的转变。20世纪中下叶占支配性影响地位的技术理性主义教师教育课程,主张对教师进行训练,让其掌握批量的教学技术理论知识。这导致教师教育课程出现理论知识与实践分离、忽视了实践知识的情景性等问题,促使新的教师教育课程理念和实践的出现。整合主义教师教育课程关注对实践知识的情景性关怀、对个体知识的关怀,以解决目前美国乃至国际教师教育面临的问题——提高(职前)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强调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寻求理论本位与经验本位知识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两年多的新课程教学实践,使我们对这次课程改革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总结几年来的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新课程的教学中要树立用教材教的理念、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并重的理念、重视教学反思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澳门幼儿教育课程发展——主题的开发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题教学是幼儿教育课程设计的一种手段 ,也是课程统整的重要策略之一。为了发展具澳门特色的幼儿教育课程 ,澳门的幼儿教师不能再依赖於日趋标准化了的外地教材 ,应该开发适合澳门儿童生活经验和身心发展的教育主题 ,创新设计教学 ,提升规划课程的能力。在开发主题前 ,教师应厘清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观 ,认识当今世界幼儿教育的新潮流 ,如开放教育理念、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理念、全人教育理念、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多元智慧理论等 ,了解这些新理念、新思想的内涵 ,并设法将这些理念或理论转化成为课程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教育实践中对教学领导力的认识还存在理念不清、内涵不明的情况。通过对以美、英为主的国外教学领导力研究文献梳理,从教学领导力内涵建构与演进角度深入认识其内在机理,厘清其将目标从单一的校长个体中解放开来,逐渐关注到不同层级领导者在教学领导力中的聚合作用,强调教学领导力的监督功能和教学领导力中不同因素、人员之间交互作用的聚合价值。基于对教学领导力内涵和概念框架的理解,梳理其对校长发展与教师、学生、课程改革实践建构的价值,提出教学领导力的实施与发展取向,有助于人们全面客观地看待教育的发展和实践方向,助力于中国的教育教学变革。  相似文献   

20.
服务学习和新时代劳动教育在育人目标、评价方式等方面具有适切性,同时服务学习课程设计为劳动教育课程开展提供了有利支撑。围绕课程主体、目标、内容安排、组织实施、总结评估等五个课程要素,将“服务学习”理念融入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构建课程框架,并以“匠心·职教公益课堂进村社”劳动实践项目为例,形成“调查村社需求—确定劳动课程目标—设计劳动课程内容—开展劳动课程实践—系统观察和记录—反思、理解与领悟—劳动知识、技能、价值观的再应用”的劳动教育课程周期循环,在此基础上实施分析了一门劳动教育课程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