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刚刚开过的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伟大理论的提出,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把我们的晚报事业,推入一个全新的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毫无疑问,作为社会主义的晚报,应当为这一新机制的诞生,不遗余力地摇旗呐喊。晚报要想在这方面发挥很大的舆论影响和舆论引导作用,首先自己得立住脚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将是晚报界从此面临的一个共同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读者工作部是中山图书馆的新建制,是新馆开放后,在图书馆界开放改革的激烈竞争形势下诞生的“丑小鸭”。读者工作部成立之初,面临着三新(机构新、人员新、任务新)三无(无经验、无条例、无框框)和三多(困难多、工作多、议论多)的这样一种既有难度又有优势,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态势。在改革开放的大潮冲击下的社会多元化格局中,如何突破图书馆传统的封闭模式,延伸为社会服务的多元功能,介入社会大文  相似文献   

3.
了解读者适应读者引导读者郭有声了解读者适应读者引导读者郭有声我在调研中曾听到有的读者批评说:“你们当编辑的对读者了解不多,出书不对路。”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发人深省,勾起我想对如何了解读者、适应读者和引导读者的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了解读者是适应读者...  相似文献   

4.
《书法报》创刊于1984年,是建国后创办最早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书法专业报。与上海的《书法》,北京的《中国书法》杂志并称为书法界的“一报两刊”。 《书法报》发行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及海外18个国家和地区,并与日本、新加坡、韩国等50多个书法团体和书法专业报刊保持着联系。 《书法报》在1995年湖北省54家专业报评比分等中,获得最高分,位居榜首,评为省优秀专业报。 《书法报》创办13年来,能够求得生存和发展,并取得一定成绩,我们的主要作法和体会如下: 一、坚持办报宗旨,情系读者 情系读者,就是为读者着想,把为读者服务作为办报的出发点。为了使报纸为读者所喜爱,每年我们都要召开各种形式的读者座谈会,听取对报纸的意见和要求,年前我们还开展了读者问卷调查。今年我们又向全国各地寄发了15000份问卷调查,征求意见,研究改进报纸。  相似文献   

5.
报纸只有贴近读者,才会受到读者喜爱;读者多了,宣传效果就会增强,报纸也就有了生命力和战斗力.我们《汉川报》自复刊以来,在贴近读者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一、贴近读者必须首先贴近政治报纸要贴近读者,必须首先贴近政治.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搞新闻工作,必须政治家办报.江泽民同志也反复强调,办报要讲政治.县市报的政治性具体表现为紧密配合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充分发挥喉舌和耳目作用,使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思路及时传输到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中去.有人担心,报纸的政治成份太多,会远离读者,最终失去读者.其实不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读者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已远远今非昔比.读者看报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和消遣,他们更关心的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本地是怎样落实的.据《新闻参考》撰文介绍,目前群众感兴趣的十类新闻中,首条便是同自己密切相关的党和政府的政策.《湖北日报》1994年读者问卷调查情况也表明,读者阅读该报的目的指向中,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占70.56%.由此可见,报纸存在的不是因为注重政治性而削弱了可读性的问题,而在于如何寻找两者之间的结合点,并以此为切人口,有针对性地搞好宣传报道工作.在这方面,我们  相似文献   

6.
致读者     
2000年已经开始。这是世纪之交的一年,是标志性的、历史性的一年。在新千年伊始之际,我们向大家送上一份礼物———本刊和南方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召开“跨世纪中国报业与报业集团”座谈会的一组报道及《报业经济与管理》专栏。这是为了引起大家的关注,以便在新的世纪里?..  相似文献   

7.
怎样使报纸新闻宣传"三贴近"?我认为关键在于把握好读者视角、读者内容和读者形式. (一) 报纸新闻宣传(新闻言论除外)与理论宣传、文艺宣传不同,不是通过直接讲理论道,也不是借助形象感染,而是通过及时地不停地报道各种事态、事态的变化及发展趋向,使人们正确地了解、判断、把握事实,从而正确地决定自己的态度.新闻宜传的这一特质要求报纸必须以读者为中心,不断解决报道什么、怎样报道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读者推荐     
推荐人语生活中有的人总喜欢去揣度别人,以己之见去断定他人的是非,岂不知真正的智者是不会轻易让人看透的。深刻是一种智慧的境界,是一种思想上居高临下,一切皆没必要的状态,是一种所思所想不随波逐流的觉悟。因此,常常不被众人看透。“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有智慧的眼睛和较深的造诣,要不然,就像文章中的季咸,每次都看不准壶子的真面目,最后只能慌忙逃跑,恐怕以后再不敢为人相面了。下面这篇小文章不知读后有何感悟,不妨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9.
致读者     
新的一年,新的气象,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我们要以新的姿态,完成新的任务! 《中国博物馆》作为中国博物馆界一个学术园地,在同仁共同努力下,已经走过了二十个春秋,绽开了鲜花,结出了硕果。这其中的甘苦,自不待言。然就当下而论,亦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仍希望博物馆界的朋友,一如既往,伸出援助之手,献出一份爱心,撒一把阳光,掬一捧雨露,使得这块园地更欣然些,更成熟些。编辑部也将竭尽全力,不辜负大家的厚望。当然,编辑部新一届成员也自知没有那种“白日一照,浮云自开”的本领,但经过努力耕耘,如果能给《中国博物馆》这块园地多增加一些…  相似文献   

10.
读者学     
这是《人民日报》一九八○年三月二十四日第八版上刊载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很短,但批评了我们某些出版工作者在新的大好形势下所出现的单纯追求利润的错误倾向,很值得一读,特加以转载。  相似文献   

11.
一、适应读者 1.确定读者对象和读物起点从书籍出发,适应读者,吸引读者,最终创造读者,并从读者中提纯或过滤出某种对出书有用的信息,形成社会学意义上的“互动”,这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出版物的根本目的所在。但是,创造读者的先题条件是了解读者、适应读者。作为编辑,应该研究读者的层次、心理和兴趣,这是研究自己的编辑工作如何适应读者的基础。书籍与读者既然是一种“互动”关系,那么,要想适应读者,首先就有一个根据出版社的性质和  相似文献   

12.
一、了解读者需求是做好服务工作的前提 院校图书馆如何更好地为师生服务?我们的体会是: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是做好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前提.我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中专学校,1996年办起了高职班,今年又升格为职业学院,现有高职学生1000余人.  相似文献   

13.
今年2月12日,军报在一版位置刊登了《南沙卫士征礁联》的消息,同日,中央电视台也在《军事新闻》节目中播发了此消息。这篇不足800字的新闻,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消息刊播的第2天即有读者送来礁联。截至4月15日,两家新闻单位共收到应征礁联1500余件。这次征集礁联活动,没有一分钱奖金,也不发获奖证书,读者参加得为何这般踊跃?用一位作者的话说:“报纸真诚尊重读者,就会赢得读者的热心支持。”这使我想起了一件趣闻:一饭店开张之日,老板请名人题写“宾至如归”4个大字挂在门口,可登门客人却寥寥无几。一个“点子大王”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读者热线     
《视听界》1992,(5)
我是一名外语教师,也是一名具有二十余年历史的基层通讯员,主要从事理论研究,我在基层,也有第一手的实践经验。读了贵刊,根据乡镇站自办节目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肤浅的看法。以后还想多投稿,为自办节目的理论研究,写出有深度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如何使报纸受到读者的欢迎?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最重要的是报纸的内容要贴近读者,才能使报纸真正成为读者的知心人和良师益友。要使内容贴近读者,首先要重视群众的意见、呼声、要求,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关心人民群众急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如去年5月,群众反映对夏季食品卫生差,报社就派出9名记者,对市驻地和五区一县驻地的食品厂、饭店,同时进行一次调查,并以整版篇幅刊登了记者调查的不卫生状况。事隔半月,又以同样方式再次调查,对改进状况作了连续报道。这两次报道,在全市产生了很大影响,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为食品卫生法的贯彻开了个好头。今年以来,  相似文献   

16.
读者热线     
《北京档案》2007,(3):42-42
1、目前北京市文书档案整理一般采用什么方法? 答:文书档案的整理有两种方法,一是以“卷”为单位进行立卷的方法,另一种是以“件”为单位不装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读者点评     
《(金瓶梅):一部舞剧的暧昧死亡》@我姓赵:在杂志上看到一句话,觉得很适合舞剧《金瓶梅》用作自我成长的一种提示。“创作不是孤芳自赏。为便于最大化地传播,我的标准是裸而不露。”  相似文献   

18.
致读者     
2008年是伟大的、不平凡的一年,对新闻界而言是要事多、重大战役性报道接连不断的一年。今年,新闻界要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精心组织好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报道,组织好两会和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报道,以及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等重大报道。  相似文献   

19.
大川 《传媒》2003,(5):42-42
读了两年多《读者》,加在一起,50多期,数百万字。若问有何感悟、教益?很简单:感动。不光我感动,相信许多读过《读者》的,也会被一篇篇美文,一个个人物、故事感动的。这从她每期选登的读者“心声”便可看得出来,包括正在狱中服刑的罪犯。 有人说,如今有些人,冷漠多于关爱,麻木多于感动。实在地说,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大概正是透过这种现象,《读者》才有了自己明确的定位,而不是随波逐流,“跟着感觉走”。多年来,她一直坚持真善美的阳光主题,“辛勤地采撷中西文化里最芬芳的花蜜”,用来滋润读  相似文献   

20.
谈毕生 《图书馆》1993,(3):36-37
从本馆读者逐年增多谈起近几年来,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县馆读者减少,门庭冷落,而我馆到馆读者却逐年增多,从87年至90年,读者人次每年分别比上年增长59%、18%、27%、和17%,91年达到54778人次,又比90%年增长10%。临湘县人口仅43万,城关地区不到4万,在这样一个小县,一年有这么多读者是不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