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贡的涅槃     
几天后,我踏上了回国的飞机。这要归功于徐赞工作过的‘潘昙江’的主管上司,在他的帮助下,我比预想的更快拿到了回国的机票。那时,越盟军攻势十分猛烈,联合国军遭到了越盟军无情的突袭。越盟军利用中秋节的48小时休战时间,展开了大规模的突袭行动。  相似文献   

2.
初过云台山 初过云台山,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那时,太平洋战争爆发,我随家人从缅甸仰光逃难回国,搭乘的是一辆老牛破车式的旧卡车.车行多日,翻高黎贡山,跨怒江,越保山,过澜沧江,经永平县后,就进入云台山了.  相似文献   

3.
巩俐主演的影片《画魂》去年在上海拍摄,讲的是老一辈旅法女画家潘玉良的故事.时值潘玉良诞辰百周年之际,上海举办了《潘玉良画展》.由此,我不禁勾起了对一些往事的追记:我曾被责成负责把潘玉良的遗作从巴黎运回国的工作.往事如烟,却仍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4.
故土笔记     
老家的菜园 刚从县城调来下关工作的那半年,我租住处离单位步行仅需近二十分钟,因此,我每天上下班都步行,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还可以看到一些久违了的东西,比如,菜地.刚开始,还不以为然,走着看着,越看越熟悉,越看越亲切,越来越勾起了我对老家的菜园的记忆和思念.  相似文献   

5.
2007年初,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李绍明先生应越南有关方面邀请,赴越南进行合作考察研究。在越考察期间,李绍明先生注意到了巴蜀文化与越南古代文化的关系,回国后在川做了几次学术报告,引起川内学术界很大兴趣,本文即是李绍明先生此次越南考察的一个简要札记。  相似文献   

6.
迷失 斜阳西下,我和护林员老王巡山归来,不知何时走岔了路,脚下的山路越走越窄,周围的林子越来越密.走着走着,"路"从脚下悄然走失了,而浓重的暮色已从天上降了下来.  相似文献   

7.
刘苹 《大理文化》2005,(4):25-28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全面侵占中国东北三省,正在莫斯科学习的周保中强烈要求回国抗日.1931年11月,周保中回到上海.12月,中共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亲自给周保中下达了到东北去组织领导武装抗日的任务.周恩来同志说:"周保中同志,我比你大四岁,我就叫你一声周老弟给你送行吧.为了我们苦难深重的祖国,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周老弟,努力啊!"  相似文献   

8.
客车驶出城区,越行走离现代文明越远,离大自然越近.沾上过多繁乱和喧嚣的目光渐渐轻松起来.绿油油的麦苗,金黄黄的油菜花,还有天空中飘逸的白云,无不拨动着我即将生锈的心弦.……  相似文献   

9.
泰国纪游     
阳春4月,随旅行社组团自费游泰国。行程匆匆,目不暇接。回来后咀嚼回味,遂成短章数则,聊博同游者一粲。●走近桂河桥●行走在桂河桥上,看大江滚滚,听水声潺潺,我深切地感染到了一种历史的回声:1942年冬,太平洋战争已经打了一年,日本侵略军的海运不断遭到盟军的袭击。为了弥补损失,日军决定在泰国境内修筑一条铁路,作为通往缅甸和马来西亚的陆上运输线,并胁迫泰国达成了此项协议,同时强迫6万多名从盟军方面抓获的战俘和数十万劳工,赶修这条全长仅4.5公里的铁路线。工程的艰险,气候的恶劣,极差的生活待遇,葬送了10万多人的性命!因此人们称这是…  相似文献   

10.
近日读罗越先、杨新旗著<太阳泣血>,说的是抗战期间滇军挺进中原在台儿庄前线作战的英勇事迹,自此始知有鹤庆籍抗日名将王秉章将军在台儿庄禹王山及周边地区浴血大战日军坂垣师团的事迹.书中说王秉章曾留学日本,回国后先后任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教官,为叶剑英元帅的老师,治军极严但又体恤士卒,身材高大,红脸黑髯,作战勇猛有韬略,大有关云长遗风,人称"王大军人".  相似文献   

11.
离京赴巴黎前,曾经在法国长期工作的老同学正华兄(张澜嫡孙)叮嘱我:“枫丹白露太美了,你一定要去。”这委实令我心驰神往。可是,也许由于枫丹白露距巴黎市区太远了,我参加的旅欧团队没有安排这个行程。因此,等大部队回国后,我一个人留下来,在老友吴钢(吴祖光、新凤霞长子,已在巴黎定居)的指点、帮助下独自圆了这个梦。  相似文献   

12.
再走滇缅路     
刘傅森 《大理文化》2013,(10):86-95
续梦滇缅路1942年,我随家人从缅甸仰光逃难回国后,上了几年学。1947年年末,命运使然,为了谋生,我在一家汽车营运商行谋到了一份"副驾驶"的工作,我跟随的这辆汽车恰好是跑滇缅公路的,就这样,我又一次走上了滇缅公路。"副驾驶"就是在正驾驶缺勤时补岗驾驶汽车。实际上就是跟在车上的一个打杂的勤杂工,行话叫"跟车的",好听点叫"司机助手"。  相似文献   

13.
我的野鹜轩     
正一越是中年,越想回家。我是地道的洱海人,我的家就在洱海东边山脚下。虽然离家数十里,但是家的牵挂总是如影相随。有人曾问我:"如果让你回老家,盖间小屋,你给它起个什么名字?"我说:"就叫野鹜轩吧。"我最喜欢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希望在我的野鹜轩里,静静地看烟雨洱海,积雪苍山。年纪越大,越想有幢属于自己的小院,如孤鹜一般。王维四十多岁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43年间,战争年代的记忆已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风化。在年轻的一代人中,甚至有人连其父母、祖父母经历过的那场痛苦战争的存在都不知道了。就在这时,给人以新的冲击的战时史实浮现了出来。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中,达成苏联参加对日战争的秘密协定,盟军方面把打击的目标由纳粹德国转向日本。从此盟军为最后结束大战而展开了秘密的战略活动。其先锋人物便是美国战略情报局长艾伦·杜勒斯(国务卿约翰·杜勒斯之弟,后任中央情报局长)。化名 D 先生的这位谜一样的人物率领他的 D 机关(实为美国战略情报局欧洲本  相似文献   

15.
回顾过往岁月,首先触碰到的是童年的懵懂时光。记得读小学的那年月,我常常受到家里人和亲戚们的夸奖,他们说我是一个乖巧而懂事的孩子。因为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为这,我的奶奶和父亲母亲在村里人面前,腰杆都可以挺得更直一些。在那个"越生越有"的思想观念还左右着人们意识的年代,母亲却只生了我这一个儿子。因为我上无兄姐,下无弟妹,村里那  相似文献   

16.
那一年,我拥有一匹马的时候,曾恬不知耻地思忖,站在自己面前的马就是奔我而来的,还自作多情地由衷感动着它实在不容易. 我知道自己的想法过于牵强附会,其实未必有马非得与我扯上关系,却又挡不住认死理地断定那匹马就是为我而生,且因了与我的相遇,它的先祖从远古时代就出发,一路越高山,跨溪涧,过平原,不停驰骋,上一代马倒下了,下一代马接上,前仆后继,最终来到我的面前.马善于奔跑,但地面凹凸不平,山峰林立,沟壑纵横,无奈耽搁了些时日,这一耽搁,可让马付出多填补几代马的沉重代价.就我来说,马却又是如约而至的,当我想要一匹马时,便极轻松地如愿以偿.  相似文献   

17.
高峰 《寻根》2014,(4):28-31
##正##近日一位朋友回国,在一起喝茶时,谈论到"清朝的留学生为什么不留在海外"这个话题。清朝末年,中国积贫积弱,留学生却大部分选择回国,尤其是精英分子基本上全回来了,中国近代史那进步文明的一页,无不用浓重笔墨书写着他们的业绩。而改革开放多年,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什么中国出去的留学生大多数不回国,反而削尖脑袋去混一个外国的绿卡?  相似文献   

18.
味道     
我一直以为,最能带来家的感觉的,不是视觉,不是声音,而是味道. 味道是一种复合体,是交融着嗅觉和味觉的感知.我所说的,主要指嗅觉.离家越远,日子越久,就越怀念从前的那种味道.那是一种能一下把你带回,从芜杂的社会遭际和蹉跎的岁月流变中突然转身,回到最初的那个地方的味道.  相似文献   

19.
留法一年     
我原是北京171中学的学生。1999年被中国教育部选送到法国交流学习。登上飞机12小时后,我抵巴黎戴高乐机场。我被安排在一个生活宽裕的法国志愿者家中,他们有一套独处且宽敞的住宅。家庭成员由男、女主人和他们住校的一女一子组成。他们全家对我像亲人一样友好。在我即将回国前,女主人动情地说:“你在这里的一年,使我的家庭充满了欢乐。”她的话让我流下了眼泪。至今我仍保持着与法国妈妈的联系。开学第一天,法国妈妈开车送我到校,她将我介绍给校长和班主任。学校全称查理·戴高乐欧洲中学,是以法国前总统查理·戴高乐将军的名字命名的,…  相似文献   

20.
流年     
"流年"的"流"在我1998年版的小本<新华字典>上只有四个字的注释:运转不停. 的确,流年似水.倘若时间不动的话你做什么都无所谓,因为你不过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孩子,大人对小孩总是显得特包容(越小越明显).可毕竟时间是走着的,你也在逐渐长大,于是约束和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像砂纸凿子不断打磨,最终出现在社会上的"作品"和别人一样,不,是与别的"作品"一样了,才能被同类所接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