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魏书生“处罚”学生的启示刘岩波特级教师魏书生在1992年当代语文教学艺术观摩研讨会作《语文教学的民主化、科学化》的报告中谈到,他的学生犯了错误只受三种处罚:唱一支歌;寻做一件好事;写一份“说明书”。听后有耳目一新之感。作为青年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在...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生活化、社会生活语文化” ,这已成为语文老师们的共识 ,也就是说 :生活是学好语文的主要途径 ,作文更是离不开生活。因此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把作文变成学生生活的迫切需要和必不可少的使用工具 ,只有做到这一点 ,作文教学才有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不妨通过诸多系列活动来实现这一目标。一、日记系列训练日记是应用文 ,虽然与生活的关系很密切 ,但作为学生 ,有时并不太了解它的作用。应让学生明白 :日记是一种“道德长跑”(魏书生语 ) ,是学生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形式上看 ,除了要求学生注意日记的常规要求外 ,老师应…  相似文献   

3.
读了《山东教育科研》 2001年第一期,“精论集锦”栏目中《偶然中的必然》一文,文中所阐述的观点,笔者实在不敢苟同。文中说,“魏书生老师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位语文老师因故未给学生上课,每逢上语文课,他的两个班就由另一位教师在课前交代一个学习任务,然后再回自己班上课,学生于是就自己学习。一学期下来,考试成绩一比较,这两个班的语文学习成绩远远超过了有老师上课的班级”还说,“邹平县的一处初中又传来一件与魏老师讲的相似的事,一位老师因病不能上课,学校实在找不到代课的老师,只好也由平行班的老师课前交代几句,一…  相似文献   

4.
孙成刚 《甘肃教育》2008,(19):47-47
坚持写日记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魏书生曾说:“我从小就坚持写日记,语文成绩一直很好。”写日记是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但是让学生一开始就喜欢写得记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老师悉心指导,让学生感受写日记的快乐,不把它当成一项任务,把写日记当成一种享受。这样日记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在实践中,我常常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相似文献   

5.
温莉 《山东教育》2009,(4):33-33
语文教学点滴录 著名教师魏书生常说:“我是个懒老师。”“我上课时有个想法:老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这就是魏老师对“懒”老师作的注释。  相似文献   

6.
卢建立 《湖南教育》2002,(21):27-27
于漪老师强调:“教必知心。”健康的心理是中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在独生子女、单亲子女增多的今天,许多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容易造成心理病变。这就需要老师主动出诊,从学生言行的蛛丝马迹中去望、闻、问、切。诊断一:从阅读学生作文、日记中去探查。特级教师魏书生把日记冠以“道德长跑”。的确,当了多年班主任的我也把它当作窗口,从中去透析学生的心理,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我是教英语的,仅从简单的英语作文中还不能够诊查细致入微,我就与语文教师配合,把学生语文周记和作文都借来阅读,并与语文老师商定,周记或日记都以《…  相似文献   

7.
“一日常规”,学生每天必做的9件事: ①每日一看:学生每晚7:00必须准时收看《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关注国内外大事,拓宽视野,不做孤陋寡闻的书呆子。  相似文献   

8.
“日记,日记,天天要记,一天不记,老师生气。”这首流传在学生中间的打油诗真实地反映出许多学生写日记的被动心理。而担任三年级语文教学的我每天面对78本足足一尺多高的日记,也实在有些吃不消,根本不可能做到篇篇都逐词逐句地批改。许多时候只能走马观花地翻翻,然后估摸着评个等级而已。我请教了其他一些老师,他们对日记的处理也都着实很苦恼。  相似文献   

9.
周国平先生说:“假如我是语文老师,我只做两件事。一件事,让学生大量课外阅读;第二件事,让孩子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课外阅读对语文教育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在农村小学推行课外阅读困难较多,有着诸如家长认识不到位、环境欠佳、资源匮乏等方面的制约,实行起来很困难。  相似文献   

10.
“今天晚上写一篇日记。”通常语文老师都是这样布置日记作业的,学生们听到这样的作业时常会叹口气:“哎!又是日记。”日记属自由习作,指不加任何限制让学生练习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最爱写的。这种练习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兴趣。可为什么学生们却不感兴趣呢?我想,原因出在老师设置日记的漫无目的和缺乏技巧上。如何设置才能让学生爱写日记,会写日记呢?在日常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下三个策略:  相似文献   

11.
“自主命题”是厦门市2001年中考首创的一种命题形式,在国内同级考试中尚无先例。“所谓学生‘自主命题’,就是借助‘自主命题’这种命题形式,通过学生自选文章,自我研读,自我命题,自我作答,教师点评的一种学习方式,实质上也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简言之,自主命题就是让学生根据所给阅读材料自主出题、答题的一种考察形式。早在十几年前,魏书生老师即总结出34件“和语文教学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不能放弃的实事”,其中“每学期必做的9件”之一就是让学生“出考试卷”。《教学要民主化科学化》(魏书生著)一文指出:  相似文献   

12.
侯器 《教学与管理》2000,(11):54-56
提到魏书生“教书” ,就不能不提到他的“育人”。有许多老师曾问魏书生 :“看您教语文多轻松啊 !您是靠什么方法 ,使各类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学习的 ?”魏书生的回答出人意料 ,只有两个字 :“育人”。是啊 ,我们都感觉魏书生语文教学轻松、省时、高效 ,然究其诀窍 ,魏书生却只用了两个字作了概括 ,还说是“育人” ,这不能不使我们感到疑惑。然而在我们认真分析了魏书生一系列语文教学活动后 ,我们又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 ,那就是 :魏书生的语文教学的确与他成功的思想教育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他的语文教学里 ,“教书”和“育人”已经水乳交…  相似文献   

13.
2003年暑假,长春市南关区各中小学校的学生们都要做一份特殊的暑假作业——“亲情作业”。有的要求学生每天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并写下“孝敬日记”;有的则提出具体要求,比如每天向父母问一声好、为父母递上一双拖鞋、为父母整理一次房间等。  相似文献   

14.
一、周记——素材积累之趣 魏书生曾将学生的日记形象地称为“道德长跑”或“心灵的闪动”,经过在日常教学中的摸索和实践,我发现周记确有类似的功效。在周记中,学生可以将日常生活中做过的事、见过的人、用过的物乃至各种感受、体会、心情记录下来;也可以在尽情的宣泄生活的酸甜苦辣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在自由地诉说喜怒哀乐中训练表达能力,坚持下来,那将是一笔可观的精神财富,也将成为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5.
邢玉梅 《教育文汇》2005,(12):43-45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有着20多年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很多教学奇迹。他强调“教”的最高境界是“不教”。很多人知道魏老师教过的学生,无论起点怎样,哪怕是以前语文经常不及格的学生,作文都会写得很好。听了魏老师在深圳所作的《和谐教育,幸福人生》的主题报告后,感触良多。奇迹从来都不是偶然的。魏书生能唤起学生的潜能,调动的是一个人健康成长所有的激进细胞。这是他以人格魅力一步一步建构起来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6.
著名的教育改革专家魏书生老师曾以“学习是一种享受”为题进行过一组日记训练。第一天布置这个日记时,学生一听就抱怨“苦不堪言,还享受什么呀”。魂老师开导学生:“事物是一分为二的,你觉得它苦,它必然有甜,正因为你烦,所以你必然也会喜欢。认真思考,你们一定能发现学习的乐趣。”学生静下心来思考,果然发现了不少乐趣。第二天,魏老师接着公布日记标题“学习是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17.
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让违纪学生做三件事:一写一份情况说明书(不是常见的检在书);二唱一支歌;三做一件好事。这种教育方式在某些“严师”看来,未免太温柔了。然而,正是这种温柔的做法,才收到了“练其功、陶其情、促其行”的良好效果。优秀的老师不会因为温柔而失去威信;平庸的老师也不会因为粗暴而平添尊严。温柔的老师深请教育艺术,“躬自厚而薄资于入”,对学生以诚恳为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如沐春风;温柔的老师润物天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形成文明的举止和高尚的人格;温柔的老师修养有素,魅力无穷,…  相似文献   

18.
1995年3月6日,张妍同学十分信赖又非常神秘地对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老师说:“老师,我有一件事想征求一下您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蒋光宇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2,(32):I0002-I0002
学魏书生的故事之六十二:学习是享受魏书生老师教的学生每天都写一篇日记,从进入中学开始,一直写到毕业。说是日记,其实许多是命题作文,题目由魏老师来出。刚入学没几天,学生问":老师,今天日记的题目是什么?"魏老师说:"写《谈学习是享受》吧!""学习那么苦,怎么能是享受?""每件事都是有一失必有一得,有一苦必有一甜。大家站在甜的一面想一想,保证有享受的感觉。"结果,这篇文章许多同学写得非常成功。过了些天,学生又问":今天日记的题目是什么?"魏老师说":《谈学习是享受》。"学生喊:"老师说错了,已经写过了!"  相似文献   

20.
著名的教育改革专家魏书生老师曾以“学习是一种享受”为题进行过一组日记训练。第一天布置这个日记时学生一听就抱怨起来“苦不堪言,还享受什么呀”魏老师开导学生:“事物是一分为二的,你觉得它苦,它必然有甜,正因为你烦,所以你必然也会喜欢。认真思考,你们一定能发现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