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设计形式的目的是使版面更具有个性,具有强烈的形式美感并且条理非常清晰,主次比较的分明,主题很突出,他们之间更具逻辑性,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又符合审美原则,这就需要用整体思路把握形式设计的各个环节。平面设计中通过视觉对比,可以加强版面个性,使之生动活泼,但要注意版面整体感的把握。而元素之间的协调与统一,可令版面视觉化、简洁化,避免了突兀、不统一。元素的层次感易于使版面统一,手法的简洁则易于整体的表达,相反,形式的变化多样性易于获得生动,也易于失去整体平衡。"整体统一"和"个性生动"两种概念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关系。所以整体感要顾及对比和协调的关系,以确保视觉集中,流程清晰、形式统一、主次分明、个性生动等,在整体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使设计有统一的感觉又有不同的感觉、主题突出,并具有强烈的形式感。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技术领域,知识可视化指视觉表征形式,与此相对应的是承载知识的图解手段。知识可视化的视觉表征并非孤立的单位,而是符号的系统。根据视觉形式分为表层形式和深层形式,可以分别阐释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形式特征。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表层形式为色彩、线条和大小等材料因素,深层形式为线性结构、循环结构、圆形结构和网状结构和隐喻形式等空间关系。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形式设计中,需要构建视觉表征的结构关系,展现内容性元素;应用线条、色彩和大小等材料因素,发挥修饰性作用;文字符号与视觉形式结合,明晰所指代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在多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视觉图像无所不在地包围着我们,强力挤占传统审美文化的生存空间.文章从当代视觉文化的历史渊源、审美内涵、发展走向及其影响几个侧面尝试调和两种文化形态的冲突.其目的在于:传承和发展传统审美文化,以避免由于当今视觉文化的冲击而造成其历史性的断裂,也避免因为这种结果而使我们患上文化交流中的失语症,导致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和人性的失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视觉方面讨论了至善建筑的空间对称性与比例  相似文献   

5.
论哲学基本问题的历史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否全部哲学和哲学史的基本问题,在我国哲学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要解决这一争论,求得共识,必须用历史的观点对待哲学基本问题,即在总体上肯定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全部哲学和哲学史的基本问题的同时,又确认在不同历史时期这一问题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反对任何企图超越这一基本问题的各种倾向  相似文献   

6.
在《构成基础》课程中色彩和形式的视觉关联,以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之间的关联为基础,以色彩和图形之间同形同义的互助关联为纽带,以视觉心理、流行时尚的动态关联过程为调节,来研究色彩中的形式和形式中的色彩两方面,以此形成色彩和形式的情感逻辑、心理逻辑和时尚逻辑之间的表达思维。  相似文献   

7.
科技期刊视觉形式美从视觉上提高人的审美层次,从优化科技期刊的感性形式入手,探究其对技术科学的诠释。提升科技期刊视觉形式美,有利于加强科技期刊的传播效果和整体质量,提升其竞争力。将科技信息进行视觉美化处理是将信息再建构的过程,是信息更具公众化传播的设计创造,是二十一世界科技期刊视觉形式设计的重要新课题,同时是一种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8.
人性的历史性是说人性具有发展变化的属性。孔子提出“陛相近,习相远”,已经考虑到人性的发展变化问题。荀子继孟子之后,对这个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思考。从人类社会整体的角度,他认为人性是不变的,这种认识与他的“古今一也”的历史观相一致。另一方面,从人类个体的角度,他又承认人性包含着常与变的双重因素。人人皆有善恶两端,这是人性之常;在后天的发展过程中这善恶两端却是此消彼长的,这又是人性之变。鉴于社会矛盾的日趋尖锐,荀子认为有必要用“礼义师法”教化民众(即“习”),以阻止人性的不断恶化,这就是“化性起伪”说的由来。于是,苟子就提出了人性改恶向善的约己模式,以与孟子发挥善端(亦即“习”)的任己模式并驾齐驱,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一大主张。苟子的这一主张为秦汉时期思想的转变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的重要内容。《决议》不仅对成就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而且提供了阐述成就的新构架。在历史性成就中,要注意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等重大成就,要注意全面依法治国、总体国家安全等增量成就,要结合实践把握每个方面的具体成就。历史性变革与历史性成就紧密关联。《决议》对各方面变革进行了充分的阐述。认识历史性变革要把握“变”与“不变”的尺度,既要以“变”来理解新时代的飞跃,又要以“不变”来理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是进入新时代的标志。正是这些成就和变革,赢得了党心、军心、民心,成为“两个确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基石。  相似文献   

10.
吴江 《甘肃高师学报》2009,14(1):130-132
形式的表现是视觉艺术共同探讨的主题,形式的选择和表现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作品的成败。而形式又有内形式和外形式的区分。在艺术设计领域,如何运用内形式的原理来支撑外形式的存在,即具体的视觉元素表达方式,是长期困绕教学和实践的问题,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11.
12.
传统的历史教学偏重于知识传授、浅层理解和简单的应用层面上开展教学活动 ,很少进入综合应用和创新性解决问题的层面。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历史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历史思维能力 ,可采用发散创新、对比创新、辩证创新、反推创新、重组创新等多种方法 ,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学生的学习层次也将得到总体提升。  相似文献   

13.
“气韵说”取代“形神说”标志着中国文化价值的审美完成,其历史走向,正是中国美学从文化的审美走向审美创造的文化的逻辑必然。  相似文献   

14.
15.
16.
历史三分法与中国历史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学术的视阈显示,中国历史上对“历史”有一种三分法,即史事、史文、史义。史义即中国的历史哲学;史义包含“历史之大义”与“吾心之精义”两部分内容,史义与西方历史哲学的重大差异在于:前者与史事、史文三位一体不可分割,又以史义为体、史事为用,以史文传事载义,而后者是于史事、史文之外的注重对历史反思与批判的以期资治育人的哲学。  相似文献   

17.
钱币的历史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商品流通的媒介。在人类文明史上,钱币也是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物。钱币的历史演变过程,是人类社会商品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解的新的表达方式,借助齐次方程组的标准基解矩阵的性质、逐步逼迫法、导数法则,给出了这个方程组解的有限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