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小学生写作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写作思维训练呢? 一、想到位 想到,就是感觉到、意识到、认识到。想到,是写作前提;只有想到,才能更好地写作。想到,就是写人时能想到要写什么人,写事时能想到写什么事,写情感时能想到那是什么感受。想到位,就是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进行扩展思维的训练。以此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获得更多的写作信息,从而为“想清楚”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2.
朱静雯 《江苏教育》2001,(14):21-22
作文训练离不开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在众多的思维训练中,尤其要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因为优化学生作文发散思维的训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能促使学生  相似文献   

3.
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作为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语文课,怎样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维训练,这是广大语文教师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就供材料作文与发散思维的关系、怎样利用发散思维进行供材料作文等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邓赛红 《湖南教育》2002,(13):50-50
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从一点向四面八方发散开去的思维。在这种思维中,某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或对某一现象有多种看法。作文教学中,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发掘题材的新意,增强文章的思想深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在一次作文教学中,我手托一个苹果,苹果被切了一个小洞。我要学生说出他们看到这个苹果的感想。他们觉得新奇,纷纷举手。有的说,他想到了断臂的维纳斯;有的说,没有苦难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还有的说,人无完人……于是,我在他们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启发他们思维的多向性。通过运用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发散思维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散思维是和求同思维完全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 ,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发散思维训练的广阔天地 ,无论是阅读教学 ,还是写作教学 ,或者是语文知识的教学 ,都可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一、为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空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空间。例如 :教学小说《项链》,为了让学生体会小说结尾安排的巧妙 ,可以让学生续写结尾 ;教学《七根火柴》,可以让学生想象无名战士要对卢进勇说的话 ,而教学《祝福》可以让学生想象祥林嫂死去的情景。作文教学更是有利于发散思维的训练。记…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训练是一个由简到繁、由运用单一到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由以教师引导为主逐步过渡到学生运用为主,由模仿到形成方法系统的过程。发散方法的训练是反复练习,不断强化,并呈层进式的结构;思维方法的训练与作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既为同步发展,又有着明显的阶段性。思维训练可以摸索出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创造型的人才。一个创造型的人才必须善于多向思维,所以我们要重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语文教学应从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巧设问题情境,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思考,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和批改方法等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训练是一个由简到繁、由运用单一到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由以教师引导为主逐步过渡到学生运用为主,由模仿到形成方法系统的过程。发散方法的训练是反复练习,不断强化,并呈层进式的结构;思维方法的训练与作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既为同步发展,又有着明显的阶段性。思维训练可以摸索出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9.
创新来自思维,而发散性思维以其灵活性、独创性、变通性及流畅性使学生在作文构思训练中得以开发创新思维。同时对作文教学有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并不落俗套的效果。因此,作文教学创新思维的开发要从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做起。教师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但要传授发散方法,还应该培养对发散方法进行检索与提取的能力。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训练的目的在于让思维能根据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向各种方向运动,在发散过程中产生灵感,使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可驾驭与可调控。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数学论把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首要地位,把收敛思维训练与发散思维训练相结合作为重要的数学原则之一。数学是训练思维能力的"体操",数学教学在训练学生思维方面的独特作用,可以说是别无他代。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较多地处于收敛思维状态,收敛思维能取得认识上的进步,能巩固和扩大现有的成果。但在解决新的问题时,"循规蹈矩"的收敛思维就无能为力了。发散思维不受逻辑的"限制",其思维结果是由观察、归纳、类比、联想等而得出的"猜想""推广"。发散思维的或然性需收敛思维来验证,收敛思维的局限性由发散思维作补充,两者相互效应。  相似文献   

11.
发散性思维以其独特性、变通性及流畅性使学生在作文构思时获得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并不落俗套的效果。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但要传授学生发散方法,而且要培养学生对发散方法进行检索与提取的能力。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训练的目的在于让思维能根据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向各种方向运动.在发散过程中产生灵感,使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可驾驭与可调控。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训练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中学作文教学应打破常规模式,从时代特点出发,紧扣“思维训练”这一核心,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创新思维、辩证思维以及想象思维,力求通过思维方式的突破,达到作文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作文评改中经常发现,学生作文雷同的多,缺少创新,究其原因,是思维封闭凝滞,不能对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为了构筑学生开放鲜活的思维形态,应经常进行多维发散思维训练,即在思考某一事物或问题时,能横向思维.也能纵向思维,可正向思维,又可逆向思维,甚至能更多方向思维,以实现思维角度、层次、途径和结果的多样化。这种训练能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使文章思路开阔,内容丰富新颖。  相似文献   

14.
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在作文时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并不落俗套。在作文训练中如何展开创新教育:从模仿入手,指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想象和联想是发散思维的基本组成方面,在作文教学中也应重点培养;冲破旧的观念的束缚,积极思考社会的问题;拓宽视野,促进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创造型的人才.一个创造型的人才必须善于多向思维,所以我们要重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语文教学应从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巧设问题情境,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思考,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和批改方法等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16.
刘必尖 《考试周刊》2008,(52):228-229
课堂中创设良好的情境,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所谓发散思维是指考虑问题时,没有一定的思考方向,可以突破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框架,自由思考,任意想象,从而获得大量的设想,提出多种多样的想法或做法。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思维的创造性更多是通过思维的发散水平反映出来的,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十分重视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相似文献   

17.
曹玮玮 《成才之路》2011,(28):23-23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1)借助想象和联想,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巧用课文训练发散性思维,在情节续写、内容扩写中训练发散性思维,通过句子仿写、事例补写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在话题作文中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2)鼓励学生突破束缚,独辟蹊径,大胆求异。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创造型的人才.一个创造型的人才必须善于多向思维,所以我们要重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语文教学应从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巧设问题情境,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思考,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和批改方法等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19.
彭健燕 《广西教育》2008,(16):43-43
发散性思维以某一事物为触发点,多角度、多方向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提出创意,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思维方式。因此,作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呢?  相似文献   

20.
雷传平 《现代语文》2005,(1):121-122
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利于开拓学生在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修改等方面的思路,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又译为扩散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等)是一种辐射型的思维方式,它从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立体地、全方位地来思考问题,是作文创新的核心能力.发散思维的特点是由中心向四面八方的.但是,在实际的思维过程中,并不是每次都向各个方向均匀地发散的,而是可能主要沿着某一类方向思考就可以解决问题.因此,作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手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