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武编辑部:收到您部寄来的信函与杂志样本,我才知道二年前向贵刊投递的一篇文章,已经刊出,本人在这大半年都在外地工作,加上电话号码已更改,故迟迟无法与贵刊联系,望谅解。关于《"七步尘技"之龟息真定功》一文,最初的功法来源由成都"太极门"陆锦川先生所传出,并只在极少范围内传授,故世人罕知,本人推荐此功法,只因此功法法简功宏,为正宗道家功法,得之不易,习之更不易,编辑部的编辑能慧眼识珠,刊登出来,真乃广大学者之福音、幸事也。  相似文献   

2.
南少林地术犬法铁腿功,是少林地术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必修功法。古人云: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如果只重视腿技的训练,而忽略了腿功的修炼,只能成为花架。先师地术门派著名武术家陈依九先生,早年以腿功著称,被人们称为“神腿九”和“铁脚九师”。  相似文献   

3.
4.
卢艳彬 《精武》2010,(5):30-33
八卦掌博大而精深,玄妙而神奇。得其一二者,便可登堂入室。但练其功难,得其功亦更难,难于上青天。有人穷毕生之精力研习,仍在门外徘徊。究其根源,乃不谙顺其自然、合乎自然、自然而然之练功大法也。  相似文献   

5.
周颂南 《武当》2012,(9):52
"练功不收功,不如不练功"。可见收功是整个练功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因此,有必要谈谈收功的知识及注意事项。一、收功原则作为一个完整的功法,不论是静功、动功或动静结合功,都应有预备式和收功式。初练者应按功法中收功要求认真去做,从实践中体会到,收功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顺动静逐渐化。因为人体练功由静转动或动转静,是个逐步适应的转化过程,一下子走上动静的两个极端,是不符合人体生理规律的。练静功收功时  相似文献   

6.
黄飞华 《武当》2005,(6):47-47
"三通一净"的思想即"理论通"、"心通"、"气血通"和"净化意识肌体"。"净化意识肌体"这个程序中又分为两个部分,即净化意识部分和净化肌体部分。净化意识有助于提高个人的思想认识,更新个人的人生观念,塑造全新的自我,健全完善的自我。而净化肌体则是对身体及生理的大规模有机调整平衡。每个混圆功夫的修炼者,都必须经过"洗精换髓","更新细胞","积聚高能量"的内环境内炼过程。尤其是在身心上未达"三通一净化"的自然平衡状态时,高级功夫的修炼也就难以成就。一、理论通理论,即正确的思想认识与方  相似文献   

7.
“精气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武术历代拳种流派的习武要义。中国武术在“精气神”学说的影响下,无论内在精神还是外在形体都始终贯穿着精、气、神的表现,突出着武术的风格和特点。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和医学理论视野下的“精气神”作为研究的起点,以中国武术的“精气神”作为研究对象,从中国武术“形神兼备”、“内外合一”和“攻防意识”的视角来认识“精气神”这一武术范畴下的概念。通过对中国武术“精气神”的研究,力图可以使人们能够从一个整体的角度、全新的视角来认知中国武术,从而实现对中国武术较为准确的把握和较为全面的界定。  相似文献   

8.
卢艳彬 《精武》2011,(1):52-58
八卦掌功夫是"走"出来的,是由足下"五劲一意"之功锤炼而成。"五劲"属外,"一意"属内。内外合一,方能达"神气意力,合一集中"之高功境界;方能达以下催上,以内催外的奥妙神形;方能体会出《易经》所说的"刚柔相摩,八卦相荡”的真正内涵。练就“五劲一意”之功,周身之劲力能挂于腕上、指上,谓之八卦掌之功得矣。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武术家太多了,但缺乏的是经纪人和推广的人。”王海龙说。 王海龙是北京市石景山区武术协会秘书长,在他折叠式的名片上,正反两面密密麻麻印着各种头衔儿,数了数,有13个之多。虽然他也是通臂拳的传人,但几乎没有时间练功,因为关于通臂拳,除了练功,需要做的事太多了。  相似文献   

10.
朱天册 《武当》2006,(1):21-21
形意拳好学、难练。这是众多习练者的一个共同体会。“好学”是指形意拳动作简单,一看就会。“难练”不是指“拳架”,而是指形意拳“拳劲”难找。练剑有“剑诀”,练拳有“诀窍”。道经云:“道真穿不真,修道枉劳神;祖师真诀窍,知窍便成真”。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首先认为:外显的"形"是中国武术内在的"神"所寄托的依据,以形传神;其次,内化的"神"是中国武术外在的"形"所体现的灵魂,神为形之用;最后提出,"内外合一"的"形神兼备"是中国武术整体体现的关键,"形者,生之具","神者,形之本。"唯有如此,才是中国武术技术由内到外、由表及里完整呈现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13.
武术中无论哪种拳术都强调内在的意念气息与外部形体动作的统一。南拳内外合一,使内部的心、神、意、气、力,与外部的手、眼、身、腰、马(腿)融为一体,才能使动作做到意领身随,发声助力,以气催力,最终达到内外合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调身”、“调息”、“调心”,三者协调融合,互为一体,谓之,健身气功五禽戏“三调合一”。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从“调身”路径研究,“调息”路径探析,“调心”路径的探究,得出结论,“调身”通过调形与调式来定身形,“调息”结合吐故纳新来明呼吸,“调心”经由意念专注来安心神;且演练时需“形之动,气随行,意专注,”三者互融互用,互为一体,从而达到健心养身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正自从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后,"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强化要求。作为培养杂技艺术类人才的院校,同样需要将"德育"置于教育的首位。针对在杂技艺术人才培养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我做了如下尝试和思考。课堂教育培养正确价值观杂技艺术学校的课程安排以杂技训练为主,作为辅助的  相似文献   

17.
“铁笔生花——故宫博物院藏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日前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落幕。这不仅是故宫首;欠举办吴昌硕个人艺术展,也标志着故宫文华殿书画馆的正式启用。本次展览展示了故宫博物院藏绘画、书法、篆刻三类作品百余件,较全面地展示了吴昌硕的艺术发展轨迹和多方面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8.
经过分类论述,证明《庄子》一书中关于"气"的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与后世人的很多养生方式异曲同工,如印度的瑜伽、风靡世界的催眠术以及中国安徽亳州的"五禽戏"等,它们与庄子气功机理同源,其核心要旨都在于个体本身反观自我进行修炼,追求本真素朴的存在,于吐纳之间达到天人合一的"大化"境界,从而健康身心,颐养天年。  相似文献   

19.
张锦立 《武当》2023,(10):19-20
<正>怎样才是“松”?如何做好“松”?是太极拳爱好者恒久不变的话题,有关论点文章不计其数,也不乏经典,但笔者还是想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对太极拳“松”的理解。首先,我们给太极拳“松”下一个定义。把它当作名词来理解,犹如一棵苍翠劲松,舒枝展叶,傲骨挺立,安若磐石。比如太极拳在预备势时,就应聚精会神、含胸拔背、敛气静心,给人以劲松遒劲之美感与力感,并将这种精、气、神贯彻行拳始终。再把太极拳的“松”当作形容词来理解,  相似文献   

20.
武之魂 《武当》2014,(5):26-28
“粘黏拧裹”是形意拳术的粘黏连随、拧裹钻翻的俗称。是形意拳术的重要标志,属基本技能之一。形意前辈常讲“黏得上,吃得住”就是胜利,就是指粘黏拧裹之技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