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祝︽教育与职业︾越办越好力平《教育与职业》创刊八十周年,辛振镒同志来要我写几句话,以资纪念。我与《教育与职业》有过一段关系,那就是在80年代,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王艮老邀我参与。当时,刊物复刊不久,人手不足,而且有些同志以前没有从事过编辑工作,我盛...  相似文献   

2.
史峰 《教育文汇》2007,(6):45-45
我是山东的教师,《教育文汇》是安徽的刊物。山东安徽虽然隔着山山水水,但正应了一句老话“有缘千里来相会”,地域空间的相隔并没有隔断我与《教育文汇》的缘分,让我续起了与《教育文汇》这份“命中注定”的机缘。  相似文献   

3.
掐指算来,我与《教育与职业》的“亲密接触”已整整两年了。两年前的10月,我给《教育与职业》投寄了一篇稿件———《由拐杖想起的》。时隔数日,我打电话询问稿件是否收到,编辑部一位同志亲切地对我说:“请稍等,让我查查。”过了几天,我又询问能否采用,一位编辑告诉我,稿子准备刊发,并鼓励我多写一些与职教一线有关的文章。温馨的话语,亲切的鼓励,拉近了我和编辑的距离,也点燃了我关注、研读、宣传《教育与职业》的激情。这是我与杂志社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从此我便与她结下了不解的情缘。作为耕耘在职教一线的读者,《教育与…  相似文献   

4.
我与《北京教育》门头沟区教科所江之龙八十年代初,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我在学校阅览室里翻阅杂志。一个在我心中呼唤已久的名字──《北京教育》,出现在我的眼前。啊,《北京教育》!北京和北京的教师,太需要一本《北京教育》了!从此,我和《北京教育》结下了不解之...  相似文献   

5.
《河北教育》创办至今已经坎坎坷坷地走过了近50年的历程,在这半个世纪不平凡的岁月里,她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站在教研教改的前沿,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她的指导下,一批批教坛新秀不断涌现,一朵朵教改之花争奇斗妍。我从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成长为特级教师,与《河北教育》的鼓励与熏陶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中最令我终生难忘的还是与《河北教育》编辑部的一次书信来往。我于1982年中师毕业,做了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对这一职业我非常钟爱。多年来我有一个习惯,闲暇时总爱翻一翻教学刊物,由于从事…  相似文献   

6.
去年年底,我去教育局办公室拿一个快递,见桌子摆了几本《教师》杂志,我顺便就捎了一本,心理暗想我从教二十几年了,只见过《中国教育报》、《教师报》、《人民教育》、《湖南教育》等,今天第一次见到了以教师命名的《教师》杂志,于是我两天后就到邮局把此杂志订购下来,我觉得我们的编者同志是有眼光和思想的教育人,的确,你想,我们的大中国,13亿多人的中国,从事教育行业的有多少人。作为庞大的教师群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杂志会是何等的高兴和自豪。  相似文献   

7.
方晓丽 《教师》2011,(7):128-128
去年年底,我去教育局办公室拿一个快递,见桌子摆了几本《教师》杂志,我顺便就捎了一本,心理暗想我从教二十几年了,只见过《中国教育报》、《教师报》、《人民教育》、《湖南教育》等,今天第一次见到了以教师命名的《教师》杂志,于是我两天后就到邮局把此杂志订购下来,我觉得我们的编者同志是有眼光和思想的教育人,的确,你想,我们的大中国,13亿多人的中国,从事教育行业的有多少人。作为庞大的教师群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杂志会是何等的高兴和自豪。  相似文献   

8.
芦苇 《宁夏教育》2010,(10):15-15
我订阅《新华文摘》《名作欣赏》《读书》《世界文学》《作品与争鸣》这5种杂志,都有2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从事教育工作后,常年接触的杂志中,阅读《宁夏教育》的历史更长,几近30年。一个人和一本杂志保持如此长久的关系,无论如何,这都是一种不浅的缘分。  相似文献   

9.
教育从古至今就是一个特殊的职业。自孔子"有教无类""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始,人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教师从事的是一个非常美好的职业,不论你是何种机缘、什么动机。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笔者从事职教领导工作已8年了,在办职教的过程中,有欢乐也有痛苦,有成功也有失败。当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是《教育与职业》、《职业技术教育》、《职教论坛》等职教刊物,解决了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与《上海教育》的缘分始于数年之前。当年,自己还是一个刚刚踏上校长岗位的青年干部,热情、朝气而充满干劲,唯独缺少经由岁月赐予的沉淀……我也曾迷惘、也曾困惑,正当我茫然不知所措之际,“忽如一夜春风来”,一个偶然的机缘,我拜读了《上海教育》,顿觉脉脉的书香萦绕身心,作者们在教育教学中点滴感悟  相似文献   

12.
建国前夕,我从师范学校肄业到一个县城完小教小学;五十年代我又考入高校去读中文,毕业后被分到滕县一中教语文。开初,我只是《山东教育》的一个普通读者。一个偶然的机缘,我由读者“晋升”为《山东教育》的作者。那是在1961年的下半年。山东省教育厅派人到滕县一中搞调查研究。我当时任高中二年级的语文课。在一次小型的教学座谈会上,我作了关于指导学生读写结合的专题发言。会后,省厅尹钧荣主任让我把发言整理成文章,他说要交给《山东教育》杂志去发表。我的第一篇教学文章,就这样被发表在《山东教育》第十一期上,题目是《有的放矢,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13.
光阴荏苒,我从事农村教育工作已有18个春秋。每每听到学生亲热的呼喊,我的心头总会涌上一股暖流,那一刻,我好开心、好骄傲、好幸福。虽然当初并不是我心甘情愿地选择从事教师这个职业,但一路走下来,不知不觉,我喜欢上了三尺讲台,喜欢上了天真烂漫的学生。教师这个职业带给我的成就感、快乐感与幸福感是无与伦比的,犹如花香沁人心脾,让人陶醉;又如山涧淙淙流动的溪水,清凉、甘甜地滋润着我的心田。  相似文献   

14.
孙宗良 《上海教育》2010,(20):33-33
“教育是理想的事业,没有理想的教育是不存在的;教育是神圣的追求,它充满着伟大与圣洁,不容任何玷污与亵渎;教育是崇高的使命,它需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与完全地奉献;教育是民族发展的奠基者,它决定着民族的命运与未来。这就是我心中的教育,正是基于对教育的这一认识,决定了我的价值意识与人生选择,决定了我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终身的职业走向。”这是于老师在《中国语文人》里的自序体开场白,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位杰出教师的职业理想、使命意识、价值观念,更可以看到一种永恒不变的执著与坚守。  相似文献   

15.
论点摘编     
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教育目的可分为两个部分,即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可能的目的或选择的目的,是指培养一个人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因为任何一个人都要从事一种职业。必要的目的或道德的目的,是指培养一个人,不管他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具备的完善的道德素质。职业教育如果不能达到“必要目的”的要求,不能使受教育者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只是狭隘地着眼于职业技能的培训,就失去了其教育的本质属性,只能称为训练;职业教育如果没有明显的“可能的目的”,不能赋予受教育者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则失去了作为教育体系组成…  相似文献   

16.
毕淑敏简介: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北师大心理学博士及注册心理咨询师。 毕淑敏1952年生于新疆。半岁随父母进京。16岁赴西藏阿里,1980年转业回京。从医20年后开始职业写作生涯。曾获庄重文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代表作众多,《红处方》、《血玲珑》……最近,毕淑敏又推出了一本新作《心灵7游戏》,趁着这个机缘,笔者电话采访了她。从她的成长经历到新书一直谈到职业……谈来谈去最终竟然落脚到三个最普通的问题上:我是谁,我到哪里去,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毕淑敏说:“如果说我是一棵树,…  相似文献   

17.
一、什么是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作为一个概念已被广泛使用,但目前尚无一个统一的明确的定义。在美国,视继续教育为“在正规教育以后进行的一种范围很广泛的教育,旨在使人不断获得与自己职业有关的,或为了转换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技能。”而我国1980年版《辞海》对继续教育所作的解释是:“指对于全日制学校和高等学校完成学业或中途辍学的青年和成人所进行的专业训练和一般文化教育。这种教育应在  相似文献   

18.
随着阅读视野的不断扩大,加上几次对我影响颇深的外出学习,这两年,我发现:虽然教育是一个平凡、琐屑的职业,似乎很多从事这项职业的人都消极倦怠叫苦连天,“不想教了,真的不想教了”“没有意思,真的没有意思”我听了不知多少遍,但我仍然发现,这世上真的还有那么多的人,他们像畅饮美酒那样享受着教育,对教育始终保持着—种浪漫『膏环。  相似文献   

19.
“物美”与价廉本刊记者凹凸开栏的话:本刊刊名《教育与职业》是78年前黄炎培创刊时所亲定,“沟通教育与职业”是黄炎培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创办此刊的初衷。在我刊面世78周年之际,特推出新栏目《职业广角》以进一步与职业相沟通。《职业广角》将以博大之胸怀、广...  相似文献   

20.
严宏 《教书育人》2001,(1):44-45
读罢《教师的幸福》见《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一文,整个心灵立刻被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思想强烈地震憾着。原来,当我们把教育当作一种幸福的活动时,教师职业同样充满着乐趣,教师人生将会是另一种风景 也许像我这类一直把教师当作一种奉献者形象的不在少数,习惯把自己的劳动与蜡炬、春蚕、人梯、铺路石等吃亏受苦的意象联在一起。平时的教育行为亦多是出于对角色、规范、职业责任的意识,或者说是出于职业良心,很少与人的生命意识联系起来。于是,把教育看作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周而复始的机械重复,把学生当作毫无生气的“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