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你想跑得更快吗?你想跳得更高吗?一旦你掌握了正确的技巧,遵循严格的锻炼规则,坚持周密的饮食计划,那么剩下来只有一件事要做--选择合适的音乐。运动心理学家如今已证明了携带随身听作慢跑运动的人早就提出的看法:音乐能够直接影响运动成绩。布鲁内尔大学运动科学系的研究人员已经证明,经过精心挑选的、有力度,韵律节拍和明快悦耳曲调的音乐不仅能使人减轻工作疲劳从而提高耐力,而且还能使  相似文献   

2.
如果音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试问,何不将音乐与语文结合起来,使"语文味"发挥得淋漓尽致呢?  相似文献   

3.
李忠东 《知识窗》2005,(2):56-57
动物到底会不会唱歌?生物学家经过长期深入的研究之后得出了肯定的结论.一些动物发出的声音不仅能使人产生愉快感,而且它们也使用和人类一样的音乐语言来创作音乐.  相似文献   

4.
音乐能增进人的文化知识,使人聪明。音乐启迪人的想象与幻想思维、促进科学进步。  相似文献   

5.
袁海 《知识窗》2002,(7):18-19
你相信吗?对于有些人而言,音乐可以使他看见颜色,而颜色可能使他闻到香味,香味可以使他看到形状?他们就是具有所谓“连带感觉“的人.……  相似文献   

6.
“乐”即是“乐”,是荀子的乐教思想,表明音乐能使人精神愉悦,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充满了乐趣。音乐是最善于表现情感的艺术,通过音乐美的形式与内容,使音乐深入人的心灵深处,使人“中心喜悦”,“其进自不能已”。所以,音乐教育既是人的情感教育,在教学中要培养受教者的音乐感知能力,情感体验能力,提高其音乐审美意识和音乐审美能力,在“乐”中“乐”。  相似文献   

7.
郭越  郭凯 《中国科技信息》2005,(10B):190-190
“乐”即是“乐”,是荀子的乐教思想,表明音乐能使人精神愉悦,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充满了乐趣。音乐是最善于表现情感的艺术,通过音乐美的形式与内容,使音乐深入人的心灵深处,使人“中心喜悦”,“其进自不能已”。所以,音乐教育既是人的情感教育,在教学中要培养受教者的音乐感知能力,情感体验能力,提高其音乐审美意识和音乐审美能力.在“乐”中“乐”。  相似文献   

8.
音乐与大脑     
<正>音乐如何影响人的大脑?它又如何影响人的情绪?科学家通过多年研究,对以上问题有了初步认识。音乐可以开发右脑人脑由左、右两个脑半球组成,左、右脑有自己明确的分工:左脑主要负责语言、分析、逻辑等功能;右脑具有接受音乐的中枢,主要负责直觉、音乐、绘画等形象思维。连接左、右两个脑半球的是胼胝体。神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学习音乐可以促进右脑的开发,并且增加左、右脑之间的连结。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音乐等艺术创造主要来源于右脑,人们通过创造与欣赏音乐等艺术活动,脑内产生出大量的α脑波,这些α脑波能促使人分泌大量内啡肽,而内啡肽的分泌能极大地提高大脑使用频率,并促使左、右脑相互协作与沟通,从而实现了开发右脑和增强智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神悟。小语课文类型不一,倘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内容,选择与各自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如果没有音乐,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你可以说出许多能发出音乐和声音的东西吗?如音响、收音机、MP3、电子琴、钢琴、锣鼓、唢呐、编钟、笛子、手机、计算机、闹钟等。还可能听说过养鸡场播放音乐可以让母鸡多生鸡蛋,乳牛听音乐能增加奶产量的故事,或者知道音乐可以治病,音乐令人陶醉,音乐用于战争的知识。那么,音乐与发明有什么关系呢?认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相似文献   

11.
陈然然 《科教文汇》2009,(20):219-219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然而许多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较大的困惑。科学家们发现优美的音乐不仅能使人精神愉悦、情态放松,调节人体的节律,还能对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产生直接影响,悦耳的音乐能唤起人的积极情绪,使思维清晰、灵活。如果运用音乐的这些特性实施快乐英语教学,就能够改变学生对英语的厌学情绪,在轻松、愉悦中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彩色音乐     
音乐,自古以来就是用耳朵听的,哪有用眼睛看的呢?然而,奇就奇在世界上真的出现了用眼睛看的音乐。据国外传媒报道,前不久,美国音乐家迈克逊研究出一种称为“眼机”的高保真视觉设备。这种设备的外形与炼钢工人戴的保护眼镜差不多。欣赏音乐时戴上眼机就可以看到彩色的光。这些光是由音乐电信号转变成的光信号。这些光信号作用于人的大脑,刺激了主管色彩的器官,使人感党到就像身临音乐厅一样。  相似文献   

13.
音乐教学是鉴赏能力加技能的学习,鉴赏音乐能使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技能的掌握又能提高音乐实践的水平.音乐课有别于其它文化课程,它既不能进行灌输式学习,也不能进行强化式记忆,而是要实行宽松式、放开式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就是做好领路人,引领学生探索音乐天地,让学生沉静在音乐之中.  相似文献   

14.
音乐教法课是幼师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学习这门功课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幼师学生能够胜任今后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那么如何才能使幼师学生喜欢音乐,热爱音乐、重视、学好音乐教法这门课程呢?就此问题,本文作者提出了几点适合幼师学生特点的教学建议与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正平 《内江科技》2007,28(10):176-176
音乐能开发智力,利用音乐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反应力和创造力,音乐教学在培养人的聪明与才智方面是其他学科所无法代替的.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在学龄初期,这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大、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作为音乐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时机,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即兴创造这一环节,抓住小学生好动的心理特点,发挥学生个体特长,能说则说、能演则演、能舞则舞、能奏则奏,充分表现自己,获得充分愉悦。这样可使音乐课堂教学既生动活泼又深入踏实,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薛伟伟 《今日科苑》2010,(10):201-201
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提升人的艺术修养。使人们获取音乐美的享受,满足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提升,提高情绪记忆力和乐曲欣赏能力。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有兴趣,充分利用丰富的想象力,激起学生共鸣,运用身体语言让学生大胆表现,哼唱曲调,体会音乐形象,用打击乐伴奏,追求平等的师生关系,改善评价机制,让学生都有成功感,已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8.
薛伟伟 《金秋科苑》2010,(10):201-201
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提升人的艺术修养。使人们获取音乐美的享受,满足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提升,提高情绪记忆力和乐曲欣赏能力。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有兴趣,充分利用丰富的想象力,激起学生共鸣,运用身体语言让学生大胆表现,哼唱曲调,体会音乐形象,用打击乐伴奏,追求平等的师生关系,改善评价机制,让学生都有成功感,已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9.
音乐的欣赏能力是以音乐本身为主体,经过空气介质的传播,再经过人的耳朵,供大家聆听,从而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根据感受能力的不同可以得出大家欣赏音乐的水平也不一样,学生的欣赏音乐的水平越高,就可以使自己的眼界更加宽广,丰富自己的感情等,各方面都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0.
《科技新时代》2010,(9):106-106
A:1993年,美国加州大学的Frances Rauscher在著名的《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短小论文中提出了听莫扎特的音乐能够使人更加聪明的理论,随后各种据说能激发婴儿智力发育的古典音乐唱片集便蜂拥而至。不过,这篇论文实际上只提到了在执行空间任务前听莫扎特的音乐能够使人的表现得到短期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