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教育观和语言意识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关涉民族教育观,也关涉语言意识形态。在全球信息关联、政治和经济多样共生的新形势下,民族教育观的多样化,语言意识形态的多样化,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常态。不过,多样性和共生体不存在必然矛盾,只要不断追求"重叠共识","美美与共"便会成为理想的互动形式。  相似文献   

2.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多民族主义、多文化主义是它在世界体系下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多文化主义作为一种反西方主义的意识形态,近二十年来活跃于美国的学术界,对美利坚民族特性构成了威胁并与唯英语主义长期处于博弈之中。虽然这场博弈之战未至于扭转美国语言立法的主导倾向,却是美国今后语言规划中不得不面临的巨大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巴赫金的符号学思想,是在交往理论、对话理论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他的指导思想却是意识形态学的。巴赫金认为,符号不是工具,符号是一种意识形态。故符号学是研究意识形态的一门科学。符号的存在不是别的,而是现实交际的物质化。意识形态的产生是一种连续的符号化过程。符号的意义属于整个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4.
语言政策是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在联邦政府层面没有强制性的语言政策,但州政府在移民语言和民族语言的传递历程中极力维护英语的强势地位,对其他语言采取了排斥的态度。作为美国学校语言教育重要内容的外语课程和双语课程发展不是很顺利,正面临严峻挑战,但家庭语言教育则呈现出灵活多变的特征。美国语言教育政策对我国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启示包括:营造语言学习环境、保护和开发民族语言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民族语言教育。  相似文献   

5.
语言与文类中的意识形态指涉--弗莱的意识形态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语言与文类两方面,论述了弗莱学说中的意识形态资源。弗莱认识到语言的结构作用,它在时间与空间上结构我们的意识。语言的集体性与历史沉积性特质,为隐喻及隐喻中的意识形态指涉提供了基础。詹姆逊曾在弗莱的文类批评中发掘出其意识形态功能,并针对弗莱的文类批评,提出了“意识形态素”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民族教育立法问题不断引起社会的关注,就我国现实的状况来看,一部行之有效的民族教育法的正式建立仍有待深入、全面的探究。民族教育法是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民族地区教育平等、和谐、健康、有效发展的保证。民族教育法的确立应遵循法制统一、民主平等和务实可操作性原则。  相似文献   

7.
傅翀 《河南电大》2008,(3):55-56
法律概念具有内涵小外延大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除了必须使用表义明确、具体的立法语言外,还需要表义概括的语言形式。表义概括的名词、行为动词、不定代词和具有名词性的“的”字短语等语言形式可以扩大法律概念的外延,满足法律的需要,是立法语言严谨、周密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法律概念具有内涵小外延大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除了必须使用表义明确、具体的立法语言外,还需要表义概括的语言形式。表义概括的名词、行为动词、不定代词和具有名词性的“的”字短语等语言形式可以扩大法律概念的外延,满足法律的需要,是立法语言严谨、周密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论立法语言的风格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法语言风格,是指在立法领域表述规则的需要而形成的语言气氛、风貌和格调。立法语言风格的特征是:一、庄重:立法语言的权威性;二、典雅:立法语言的典据性和高雅性;三、严谨:立法语言的科学性;四、简明:立法语言的便民性。  相似文献   

10.
立法语言作为表述立法意图、设定法律规范的特殊语言文字,在行文表述方面必然有其特定的规则。立法语言规则的确立与明确有益于规范的立法语言的形成,且对立法活动的效果具有积极影响。当前我国立法语言中的众多失范现象,均与立法语言规则的缺失有关,故确立与明确我国立法语言的规则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立法语言是立法技术的落脚点,是立法表达技术中关键的一环。地方立法语言是立法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立法语言的一般特性,同时也有地方性、具体性、可操作性、试验性等自身特点。从表述技术来看,准确、简明、规范、严谨、庄重、朴实、通俗易懂,是地方立法语言本质和特点的突出表现和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2.
立法语言是准确表述立法意图、立法目的和体现立法政策的一种专门载体。立法语言不仅要比一般语言严谨、规范、简洁、通俗、明确,而且它也是所有法的语言中最为严谨、规范、简洁、通俗、明确的一种语言。但是,目前的立法语言还存在着歧义、晦涩、不够简练和条理等问题,立法语言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特性的强有力的象征.任何一国语言项目的创建、开发、落实和修订都不得不介入该国的民族意识因素,内隐的民族语言意识形态和外显的语言政策法规之间是一种合体共生的关系.尽管美国的民族语言意识形态受到不同时期美国政治文化意图的粉饰,但是它的种族主义特性却一直传承不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立法问题的调查,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民族声乐语言是民族声乐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充分了解民族声乐语言的特点,才能使民族声乐艺术得到更好得发展。文章结合我国民族语言文化的特点,阐述了民族声乐语言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而使人们对民族声乐语言有进一步的了解,使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的创作与演唱、实践与理论共同促进、相互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民族声乐语言的艺术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声乐语言是民族声乐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充分了解民族声乐语言的特点,才能使民族声乐艺术得到更好得发展。文章结合我国民族语言文化的特点,阐述了民族声乐语言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而使人们对民族声乐语言有进一步的了解,使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的创作与演唱、实践与理论共同促进、相互发展。  相似文献   

17.
立法语言是法律语言中最重要、运用最广泛的分支语言类别,具有显著特点:语篇结构高度程式化,句类选择仅限于陈述句和祈使句,表述风格适度概括并运用模糊语言。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我国的民族教育立法成绩显,但也存在着法规不完备、针对性不强、特色不鲜明、不规范、执法监督机制不完善、法律机制理论研究滞后等许多问题。应当从完善法制、加快制订单项法规、原则性和可操作性相统一等方面出发,加强和促进民族教育立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简牍法制史料和典籍文献,分析了汉代的立法形式与立法语言间的关系,认为汉代的法律构成主要是律典和会典,由于律典为基本法典,因此它的语言严谨周密,逻辑性强;而出于以律治民、传习法律的需要,汉律的语言又具有简明易懂、平实质朴的特点。而令往往来源于皇帝的诏令,因此语言明显地带有立法者的主观意志与价值取向,更直接地揭示了令的性质特征。文章进而指出,汉代律令语言存在着异同,这或多或少地折射着法家和儒家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源流  相似文献   

20.
胡邦岳 《华章》2007,(6):138
立法语言是法律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其明确语义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用词方面探讨立法语言表义的明确性.采用专门的术语、模糊词语与确切词语恰当配合可以使法律规范的词语语义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