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在报纸和网络语言中出现了大量"X哥"、"X姐"格式的新词语,本文通过对汉语新词语编年本2009~2012中收录的71个"微X"格式新词语进行研究,重点探讨了其发展脉络、语义特征及"X"的性质特征。本文还从语言内部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分析了其产生和流行原因。  相似文献   

2.
程佳  何伟 《文教资料》2013,(5):22-24
近几年来,在报纸和网络语言中出现了大量"微X"格式的新词语。本文通过对汉语新词语编年本2008—2012中收录的118个"微X"格式新词语进行研究,重点探讨了其分类、发展脉络及特点,还从社会原因和语言经济原则两方面分析了其流行原因。  相似文献   

3.
说“X迷”     
近年来,借助于多元的传媒手段,以"X迷"为代表的一类新词语以其独特的方式产生和传播着,在短时间内迅速地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本文拟从"X迷"的语义、结构特点、"迷"的类词缀化趋向等几方面来对"X迷"这一新词语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X以来"和"X以降"是现代汉语中的近义格式,二者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本文拟从语义特征、介词搭配、"X"的时间性质、以及"X"构成成分等四个方面来考察二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X女"族新词语语源有新造词、新借词、传统词的新含义、方言词的吸收等情况,其中新造词与新借词的现象最突出。新借词中日语借词占很大比重。"X女"族新词语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的"X女"族固有词语比较,X的音节数量更自由,形式更多样,有很多新词语运用了修辞手法,使新词语语义更丰富,这一词语模有了更高的能产性。"X女"族新词语的大量出现,在语用上是一种"从众心理",也使"女"有了缀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X男""X女"构成的新词语,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大量涌现.相对于已经成为基本词汇的词语,这些新词语在语义和构词上都呈现出同中有变、日趋多元的特点.在语言的流通使用中,这些新词语既有相伴相生性,又能不断升级引发更多的新词语.  相似文献   

7.
词汇是语言系统中变化最快,也是反映最敏感的部分。新词语作为词汇系统中的"新鲜血液",随社会和时代的变化发展而不断补充,有些新词语甚至呈现一种成群的态势,从而产生了新词族。本文选取"X男"和"X女"新词族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新词语的产生方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不X不Y”和“没X没Y”格式的句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对"不X不Y"和"没X没Y"格式的句法功能进行比较分析。"不X不Y"和"没X没Y"在句中都可以作主语、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等句法成分。但是两者又有一些差异:"不X不Y"格式在句中主要作谓语和补语,其次是作定语和状语,作主语的情况很少。  相似文献   

9.
试析“X就X”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具体的例句出发,分析能够进入“X就X”格式词语的特点,讨论“X就X”格式的语法意义和语用意义及其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近年来由"X+女郎"产生的一系列新词语,本文主要从其造词理据和语义特征的衍变进行分析,认为特征型、借用型和修辞型是其主要的造词理据。由于语义的关联,"X"语义的不断泛化,同时也直接引起了"女郎"语义特征的不断衍变。这种关联性的语义变化经历了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回声拷贝式"X就X"是现代汉语中一种运用广泛而又特殊的格式。本文主要从语用角度考察了回声拷贝式"X就X",具体分析了该格式中的"就"、X1、X2以及该格式的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由国外引入的新兴格式,"X门"进入汉语之后产生了"泛化",在此过程中,其意义和用法发生了三个阶段的变迁,导致使用范围不断扩散.由于其来源的特殊以及受格式认知原型的影响,"X门"有着特殊的表达效应并因之在新闻及网络中大行其道.但此格式在使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语义叠架现象、命名和表意上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以及使用上的滥俗.它们的出现对"X门"格式的使用前景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X门"最终能否从一个形成中的类词缀转变为得到正式认可的汉语语缀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表抽象意义的"在X下"结构是留学生学习过程的一大难点,本文从母语影响、教学偏差和语义理解三个方面分析了留学生所犯偏误的主要原因,结合"在X下"结构的三种格式及其句法语义特征,提出了对"在X下"结构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王明洲 《现代语文》2009,(8):134-136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X第二"出现在了各种报刊杂志中,并逐渐被读者所接受.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现象,其形成原因是什么,有哪些词语可以进入这一格式,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本文试对此进行了简单的探究.  相似文献   

15.
"管他X不X"格式在口语中经常使用。"管他X不X"是由"不管X不X"虚化而来的。从形式、语义、语用三个角度对该格式进行考察,发现其表现形式更加自由多变,表达含义更加丰富,语用效果上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16.
"X哭了"格式在网络空间以及年轻人的日常交流中被广泛使用。"X哭了"格式除了表示其初始的意义"X得哭了",即表示某行为或感受令某人哭泣意外,更多的被用来表示程度之深,如"美哭了"。本文就这种语义的转变为主干分析"X哭了"格式的构成、搭配限制,其语义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动因,以及格式的语用意义,最后又简单探讨了"X哭了"格式和"X呆了"格式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黄静 《文教资料》2011,(36):119-121
“X得不能再X”这一格式在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中都很常见,但相关研究很少。“x得不能再x”结构中X多为形容词,且都为原型的性质形容词,这个结构常在句子中做谓语、定语,也可做补语。“X得不能再X”结构的意义并不能单纯由其组成成分叠加而成.它是一个构式,表达了“X到极点了”的意思。从信息论的角度而言.“X得不能再X”格式是一个超预期信息结构式。  相似文献   

18.
"X都X了"是汉语中常用的口语格式,本文根据三个平面的理论,对其句法特点、语义类型、语用功能等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湖北恩施方言中的重叠式"X得X"格式表程度深,其是普通话中状中结构、述补结构表特征高量这一表意功能的方言形式变体。本文拟考察三个问题:第一,"X得X"格式与状中结构、述补结构的异同;第二,探讨"X得X"格式的语法功能;第三,从语法和语音两个角度,探寻多个方言中存在的表程度深的"X得X"格式的成活机制。"X得X"的存在正好填补了一些形容词因不能直接重叠而导致的表程度高量意义功能的缺失,证明了这些形容词在方言中有着较普通话更强大的组形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再+X+不过”格式中的“X”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对“再+X+不过”格式的句法和语义进行了探讨。从音节特征看,“X”主要是单双音节、多音节;从范畴特征看,“X”主要是形容词、心理动词,且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从句法特征来看,“再+X+不过”主要作谓语和定语,作状语和补语的情况不多。“再+X+不过”的语义特征有三方面:陈述性、倾向主观性、极值描写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