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斯蒂芬·茨威格的小说《心灵的焦灼》主要表现了人物的感情纠葛。同情和爱情本来是两种不同的情感,但是由于情感之间是没有界限的,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在人们日常交往中可能会分不清楚同情和爱情。小说中主人公霍夫米勒对感情认识和处理的方式可以说是没有分清两者的异质性,从而将女主人公艾迪特推向了死亡,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情感纠结。  相似文献   

2.
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奥地利近代大文豪茨威格的中短篇小说集中《同情的罪》的内容与艺术特色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概括评价茨威格小说内容与艺术上的成就及特色;第二部分着重分析茨威格小说艺术特色形成的社会根源与价值观及受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影响的状况;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中篇小说《同情的罪》的内容及艺术上的成就及其社会与美学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同情教育的核心是以同情之心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培养儿童的善意感。同情教育主要包括:融合关心、尊重、理解和责任的教育爱的释放;敏锐的情感感知和体察能力的培养;把儿童引到复杂的人际关系世界中去,让儿童"心中有他人"。苏霍姆林斯的同情教育表明,在教育中爱是一种心灵的参与,是对儿童的同情和对教育的信念。  相似文献   

4.
同情伦理学对同情的认识有两种取向,一是将"同情"视为一种自然的天性,二是借助一定的想象力或自我反思能力形成的与当事人相类似或一致的心理倾向。同情被认为具有理性较少具备的作用和价值。尽管如此,同情的有效发挥却是有条件限制的。教育直面多样的、具体的生命,这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积极的情感交流、互动成为必须,同情则可以在其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同情伦理学的同情观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个体间人格的差异,将主体性推至极端。从同情伦理学中汲取其合理成分,需要基于教育的立场,重新理解同情的内涵,辩证地认识同情的教育意蕴,并帮助教育者拨开同情的迷雾,在实践中展现同情,体验同情带给人的生命的价值感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爱与同情》与情感现象学1、《爱与同情》简介。《爱与同情》原名《心灵的焦灼》,是著名奥地利籍犹太作家斯蒂芬·茨威格1938年流亡国外时发表的唯一的长篇小说。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情节很简单的故事:奥匈帝国轻骑兵少尉霍夫米勒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下肢瘫痪的富家少女艾迪特,因同情而常去陪伴她,终使艾迪特心底萌生了爱情。霍夫米勒  相似文献   

6.
本文立足于当前道德伦理建构,去审视美国畅销书《廊桥遗梦》,结合社会阅读的巨大热情,剖析了当今社会人们对新型文化建构的焦灼心态。  相似文献   

7.
"爱的哲学"是一种渗透于冰心作品中的文学精神。在她早期、中期还有晚期的创作中都集中表现了母亲之爱、儿童之爱、自然之爱这三大基本主题。冰心是慈爱灵魂的布道者,她的存在,丰富了"五·四"文化的精神高度。她的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仍有其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乱世士人心态的真实写照,集中传达了士人功业难就与时光易逝两相矛盾的焦灼意识。其焦灼意识的产生,既源于儒家的入世精神,更源于东汉末年黑暗破败的社会现实。当《古诗十九首》将这种焦灼感融入“逐臣弃妻与朋友阔绝”的主题之中时,不仅表达了特定时代里士人的独特情绪,也传达出了整个封建社会士人的共通情绪,而这正是《古诗十九首》之典型性所在。  相似文献   

9.
《致女儿的信》是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十四岁女儿的一封信,书信的主要内容是父亲叙述祖母讲的一则动人的寓言故事,故事讲述上帝三次来人间,从人类的眼中读懂三样东西:爱情、忠诚与心灵的追念。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对女儿进行“什么是爱情”的思想教育。作者对女儿的回答以书信的形式回答,很好地创建一个平等融洽的交流平台,对女儿的教育如“山中清泉”润物无声。  相似文献   

10.
在第8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一举夺取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八个奖项,可以说是大获全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青春的咏叹、爱情的酸甜和心灵的惆怅三个方面分析评述了台湾女诗人席慕蓉的诗集《七里香》的情感内涵,并指出她将每一首诗都写成微型小说型的艺术特色,因而产生了浓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2.
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其实幼儿与生俱来就有着一颗纯朴而善良的心。但是现在大多数的家长都存在着教育的误区:重知识、技能教育,忽视对幼儿良好品格的培养。也有一部分家长为了幼儿的安全.唯恐自己的宝贝吃亏,处处提防他人。同时也对幼儿进行着反向教育,他们往往都以“千万不要相信陌生人,他们都是大骗子”为由,扼杀了幼儿原本善良而淳朴的本质。更用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3.
剧作家对男性角色的描写充斥着女性化特征,彻底解构了传统社会的男性气质;同时,剧中女性人物的言行举止无不表达出对男权社会的不满和抗争;而且,主人公妮娜对男权社会抗争的失败并不是对男权主义的屈从,而是作者对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尊敬和对其悲惨命运的同情.这一切都表明《奇异的插曲》并不是一部男权主义作品,而是一部反男权主义作品.  相似文献   

14.
同情性理解是一种开放性的、温暖的认同心理或意向,是将他者、它物吸纳于自我心灵,又把自己融入他者之中的理解和接纳的方式。同情性理解以同情作为约束条件,它往往意味着一种关心,一种爱护,一种兴趣,一种助益意识。教育实践中的认识误区与行动偏离往往导致三种困境,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困境、教师规定性角色与日常生活角色的协调困境以及受限的教育与多元、不确定的环境的顺应困境。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待参与教育活动的人其态度、思维和方法的转变。同情性理解则在其中显现了其独特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茨威格作品的心理描绘手法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阐述了茨威格文学创作与心理学的渊源,提出了茨威格借鉴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来深刻挖掘人物的心灵世界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6.
爱、同情与学校德育:基于舍勒的价值现象学理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代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影响着人们实存的心态与样式.舍勒的理论研究视角从经验的财富世界转向先天的情感--价值世界.舍勒关注生活共同体中的爱与同情,其研究成果为重新理解学校德育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开辟了新的视域.尤其在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中,要关注孩子在共同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7.
张盛美 《海外英语》2023,(16):212-214
身体书写是美国自然文学作家特丽·坦皮斯特·威廉斯所著《心灵的慰藉》中的重要主题。威廉斯通过对家族女性患病身体的关注勾勒出美国西部家族与地域交织的密切关系,将身体的概念由人类身体拓展至土地、鸟类等非人类主体,以身体话语表达其对于社会问题的态度立场。该文通过对作品中身体书写的梳理,探讨威廉斯何以借助身体书写破除疾病隐喻实现个体心灵疗愈,揭示身体作为自然、社会、文化象征隐喻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十八世纪,德国大作家歌德在其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中描写了少年维特与少女绿蒂的爱情悲剧。维特钟情于绿蒂,绿蒂却屈从于礼俗,最后维特悲观自杀。他们的爱情悲剧更多的是由于外在的原因,即当时德国不合理的社会现实造成的。当代青年作家谢宗玉在其叙事性抒情散《伤疤情结》中,为我们成功地揭示了有别于少年维特的另一种烦恼,即青春期少男少女较为隐秘的内在“伤疤情结”,表现出对少男少女的质朴的关爱和牵挂,可谓其青春系列散中的又一重要篇章。  相似文献   

19.
徐洁 《文教资料》2012,(16):23-24
四幕喜剧《樱桃园》体现了俄国社会当时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契诃夫对俄国社会变化所持的掺和在一起的复杂情感导致他用同情和讽刺的笔调塑造了其中的贵族阶层。在此篇文章中,笔者试图分别从社会精英、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这三类人物的塑造来分析剧作家契诃夫对于这些贵族阶层既寄予同情又给予讽刺的矛盾心态和人物刻画。  相似文献   

20.
莫洛亚认为传记是一种表现的手段,传记家选择传主是为了迎合他自己本性中的秘密需要。艾德尔认为莫洛亚的说法就是移情,而传记家要避免移情,应当对他的传主给予更多的同情。然而,在约翰生的《塞维奇传》中,既有约翰生站在自己的立场,把自己的情感投入传主塞维奇,通过传主来表述自己的移情成分,也有约翰生站在传主塞维奇的立场,设身处地为他着想,更深入地理解他的同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