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严重同意"是网上非常流行的一个短语,文章结合实例分析了"严重"和"同意"等词语搭配的意义和产生这种非常规搭配的原因并指出在汉语教学中予以正确对待。  相似文献   

2.
英语做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各种因素的发展,产生了许多的英语新词。同时,由于全球交往的日益频繁,这些英语新词也不可避免地给现代汉语词汇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各个方面探讨英语新词出现的原因及其给汉语词汇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委婉拒绝是指言语施为者在表达拒绝意愿时采用一系列语用策略避免或减弱言语受众消极的情感体验。汉语中委婉拒绝可以采用找借口、推诿、拖延、转移话题等语用策略;它需要遵循言语交际的一般约定,还需特别注意拒绝要符合交际双方的社会权力、社会距离、感情亲密度,还要考虑拒绝行为的难易程度。汉语中的委婉拒绝对汉语教学及汉语教材编写都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隐喻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是语言自身的一种特性。文章分析了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隐喻化,同时提出了把隐喻引入到汉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汉语语言要素教学和文化教学两方面阐述了隐喻理论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是当代西方最为流行的学习理论。它给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审视教学问题的全新的教育心理学视角。本简单介绍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并分析这一理论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对提高汉语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些汉语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汉语话题链是句子"一说,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这种观点还不够精确。该文根据关联理论学者以及部分汉语学者对小句群中相邻小句的并接关系研究,对共享同一话题的各种汉语小句群进行了句子话题链的认定和排除,并由此指出了本研究对汉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哈萨克族学生学习汉语补语时常产生误代、遗漏等偏误。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母语的干扰;教材的误导及教师的讲解不充分;不恰当的联想、类推等。为避免偏误。应采取以下几点对策:教师应加强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以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材要处理好语法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学生创造学习活的语言的语境;跟踪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对其做动态分析,寻找出学生个体因素之外的群体特征,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李阳  李为  孙林元 《考试周刊》2009,(45):208-209
传统社会对“早恋”有着诸多不恰当的认识和偏见,而家长、老师不恰当的处理方式、社会媒体不良的引导都进一步加剧了“早恋恶果”的产生。面对“早恋恶果”,本文认为,我们更应该从正面去面对它,并采用正确科学的态度来引导青少年,由此避免“恶果”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言语产生过程可分为概念化、言语组织、发音3个层次。这个过程的核心是词汇通达,它包含词条选择(语义提取)和音位编码(语音提取)两个阶段。对于这两个加工阶段的关系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独立两阶段模型,一种是交互激活理论。汉语言语产生研究的主要范式是图片命名。独立两阶段模型和交互激活理论各有一些来自汉语言语产生的行为实验和认知神经实验的证据支持。汉语的活动有其独特的脑区。  相似文献   

10.
转化差生是现代基础教育研讨中的重要课题,本文简要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差生产生的主要原因,对差生转化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以一些典型汉语新词为例,分析了中国特色汉语新词语产生的若干原因,并探讨了汉语新词英译的以下原则:信息等量性和信息传递性原则、综合运用多种英译方法原则和注重中西文化差异原则,以期为汉语新词翻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认知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认知方式,其差异主要表现在感知和思维等方面。不同的认知风格有自己的特点,既有一定的稳定性,又有其独特性。对于教师来说,学习和研究认知风格理论,了解和分析自身及学生的认知风格,针对认知风格的不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3.
汉语之所以产生动量词,是汉语由弱分析性语言逐步向强分析性语言演变的结果。动量词是在先秦时期的"动+名+(数+X名量)"这一格式中孕育并产生的,到了汉代,"动+名+(数+X)"这个句子形式没有变,但在类推的作用下,其中的"数+X"所表达的语义范畴扩大了,即在补充说明动作结果的基础上,又拓展出新的计量动作反复次数的语义范畴。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在大型语文性辞书及语言学论著中,一般都认为“汉语”一词始见于北周庾信《奉和法筵应诏》诗,“华语”一词始见于唐刘知几《史通》,实际上,这些词的产生都与汉末佛教传入中国有着密切关系,在佛典的传译中,“汉”“华”与“胡”“梵”等语言常常成为对应关系。因此“汉语”“华语”这一类词大多都产生并始见于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而在历史上对于华夏族、汉民族的语言也有过诸多其他名称的情况下,“汉语”“华语”何以能够最后胜出,成为当前国内外比较普遍的一个称谓的原因,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16.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不断发展变化。汉语新词语的产生有利于汉语交际和思维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在用单音语素组合、派生法、用双音词构成四字语、启用死去的词语、为旧词语增加新义项、吸收外来词、修辞学造词法、简缩法等方式。  相似文献   

17.
焦虑是一种模糊而低落的情绪状态。学生产生英语听力焦虑,有其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要消除学生英语听力焦虑,教师应从语言知识、解题技巧、学生心理、教学素材和教学环境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详细考察有关语料的基础上,对因果连词“因此”的产生时代和产生原因有所结论。它产生的时代是南北朝,产生的原因与其所在的句法结构、语义、句法功能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近年的中考试题注重对"用教材教"的引导;注重对"技能教学"的引导,对"阅读教学"也更为重视。汉语教学应拓宽语言视野,加大口语习得力度;追求有意义的阅读教学价值;切实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20.
浅析中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伤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如果伤害事故频繁发生,会严重影响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本文根据相关教学理论及实践经验,对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