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教学过程的本质是通过内外因相互作用促使学生由现实客体、潜在主体向现实主体转变,即塑造和构建学生主体。在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整理,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崭新的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一个里程碑。三年前对于所有的学校来说,它完全是陌生的。恰在这时,我们承担了省教科院“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这一“十五”课题的研究任务,这就意味着我们的研究工作没有现成的教材可以使用,没有现成的成果可以分享,一切都得靠自己探索着前进。在过去的两  相似文献   

3.
金州新区素质教育活动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一直把建设全区中小学德育基地作为中心的首要任务之一,将德育置于实践活动的核心地位,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从细微处做起,引导学生愉悦实践,促进学生在实践中身心同步健康成长。"实践—生活—情境"德育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下随着新课改内容的不断推进,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多地倾向于素质教育。而德育作为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内容,如何将之融入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小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其中的深层教育内容,是当下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考虑的问题。针对如何让小学德育能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有效开展得到预期效果的策略方案进行简单研究分析,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5.
戴赛珍 《考试周刊》2009,(23):157-158
本文以生活教育理论为依据,就如何构建小学德育生活化进行初步实践。提出小学德育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生活德育。生活德育要以课堂教学活动、校内延伸活动、家庭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实施途径,以“生活中育德,生活中育人”为实施理念,将道德教育深深扎根于儿童生活的土壤,让德育与受教育者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相连。并最终达到知行统一这一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新的课程领域,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作为一门新设置的课程,一方面,它是国家《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表》中的必修课程;另一方面,它又没有现成的教材。教育部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仅仅给出了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的一些大的要求和原则,需要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发课程领域。这对于习惯了以教科书和教参为教学依据的教师来说,感到无从下手,难以实施。我校于2002年秋季开始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研究与实践,以探索课程实施规律,积累课程经验。  相似文献   

7.
《教师》2018,(4)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旨在让小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来培养综合素养。其中,在该课程中进行德育的渗透既是教书育人的需要,又是学科发展的要求。文章对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的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教师》2016,(30)
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它具有良好的开放性与教育性,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具有一定的作用。文章阐述了在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从四个方面对德育渗透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国整个教育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素质教育深入人心,创新意识被人们重视。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已启动。这些都有力地支持了我的教改实验,也促使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入更新意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曹京生 《班主任》2003,(8):40-40
主题队会的材料只有来源于队员的生活实际,才能产生较好的德育效果。我围绕学校“以篮球运动为载体,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的思路,以学生身边的事物为素材,召开了《篮球伴我成长》的主题中队会。该活动在区里组织的主题队会研  相似文献   

11.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具备特有的人文价值,这为教学中渗透德育提供了可能,学生的探究实践活动也为渗透德育提供了体验的载体。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应该充分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德育价值,挖掘其德育内涵,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活动中伺机渗透德育,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同时品德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1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为德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作为一线的综合实践教师和德育工作者,可以在活动的各个阶段中渗透德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达到德育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和素质。  相似文献   

13.
活动性德育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或创设一个道德认知和实践的环境,学生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下自主提高道德认知、克服困难、规范道德行为的德育方法.  相似文献   

14.
教育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在现阶段的教育体系中,培养人格健全的学生无疑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同时,健全的人格也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德育工作在教育体系中更是占有基础性地位。为了构建更加完善的德育体系,需要对多种教育因素进行有机融合,以此来保障德育活动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因此,笔者对小学德育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搜集整理,并着眼于教学实践展开了研究。本文将结合研究中产生的认识,具体阐述小学德育的现状以及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思考如何开展小学德育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5.
高校德育工作历来是高等教育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的价值目标就是对于人格的完善,通过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教师的疏导,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近年来,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也有了蓬勃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突出的体现就是高校的德育工作严重同社会脱节,德育工作不能适应新时期新的要求,高等教育中的德育方面的素质低下。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2006年的小学期实践,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以广泛的社会岗位为平台,以专业技能训练为内容,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重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核心技能和做人做事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杨磊、孙葆芳、李庆明供图)小学期实践活动掠影@杨磊 @孙葆芳 @李庆明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逐渐渗透德育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德育的渗透方法进行分析,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8.
人文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小学《社会》学科有着极其丰富的人文价值。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充分发挥教材的人文功能,激发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品质、性格特征、思想风貌等方面发生积极的变化,以趋人格完善。  相似文献   

19.
论中学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学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是学校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它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和身心发展的需要,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它能全方位地实现德育目标的要求,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在新形势下,教育者应改变对中学社会实践活动功能的片面认识,着力解决经费、基地等问题,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是培养人才.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必须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充分挖掘其德育、智育等育人功能,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