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善与恶能够涵盖全部的人性,那么,人性的激扬当以对美的追求为动因。美犹如那个去射击铀的中子,而真恰是中子运动的轨道。当中子沿着它的轨道击中原子核时,能量骇人的核爆炸——善的核爆炸就发生了。我想,陈虻本人的经历,即是对此的一次绝好演绎。一今年34岁刚过的陈虻喜爱纯粹的事物,因为,他爱艺术。他爱艺术,是因为他爱美,美的式和美的力。  相似文献   

2.
陈虻是中国电视业界的一位知名人物,他的思想影响了很多电视从业者。本文试图对他的思想形成、发展和操作过程做一个简略探讨,以期能给予电视从业者些许助益。  相似文献   

3.
(1) 十年前,陈虻找我的时候,原话是说,我们要给白岩松找一个女搭档. 我当时还没想换工作,陈虻说你来我们年会玩玩吧,也见见大家. 那年年会是白岩松主持的,像他书里写的,"以恶搞和折磨领导"为主题,我跟台长分一组,白问:"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在什么季节?"台长按钮抢答:"冬季!"……大概他脑子闪现的都是系围巾的男女群雕.于是被大笑着羞辱一番,最后好像钱包也被抢掉了,一撒,天空中都是现金.  相似文献   

4.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爱与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美包含对爱友之美的赞颂,传达了诗歌艺术能够战胜时间实现美的永恒的理想。他的十四行诗以歌颂友谊和爱情为主要内容,描绘美好的感情世界,渴望建立和谐友善的社会伦理秩序、寻求真实客观的美的理想。把美统一于爱中,爱又是美的最高表现。  相似文献   

5.
斐声中外的油画家李自健以他“人性与爱”的百幅画作和宏篇巨作《南京大屠杀》强烈地震撼了人们的心灵。去年,《李自健画展》在深圳博物馆展出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轰动。从七八十岁的老人到八九岁的孩子都久久地站在他的画前,或  相似文献   

6.
去年年头,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没了,年尾,原来的副主任陈虻走了;评论部没了,人还在,陈主任走了,留下什么?  相似文献   

7.
去年年头,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没了,年尾,原来的副主任陈虻走了;评论部没了,人还在,陈主任走了,留下什么?  相似文献   

8.
一 青年是写诗的黄金时代,中年是写诗的宝石时代,老年是写诗的钻石时代。于是,我读青年彭邦桢,交睫而采的是空灵而璀璨的清辉;读中年彭邦桢,便有了深炽而纯粹的创意;读老年彭邦桢,那是一种至性与大美的质感。哦,能获致任何一样瑰宝的,就算得到缪斯的一片褒爱;而能一而三的人,则可冠冕诗国骄子。 此刻,他摊开手掌,满把的黄金、宝石和钻石。人生,诗篇,掷地有声。他又以谦逊作为花边,对瑰宝作了永久性的装饰。 二 他的目光只投向他愿意看到的。钟情于雪月风花,大自然的美被他妙窃来、神偷来;即使抒写自然以外的事物,也莫不播扬起人性的芬芳,甚至连悲剧、忧患和痛苦也化作一股薰香。大书必有大灵魂。爱和美洇散于四巨册中,处处  相似文献   

9.
怎样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制片人陈虻我把我们这种既不同于制片主任,又不同于老板的制片人比作教练.教练不是理论家,但他要有自己制胜的战术,并能清晰准确地让每一位队员知晓,形成统一的打法.训练的时候教练还得天天盯着练,队员跑外圈,教练...  相似文献   

10.
祁念曾 《新闻知识》2002,(10):49-49
斐声中外的油画家李自健以他“人性与爱”的百幅画作和宏篇巨作《南京大屠杀》强烈地震撼了人们的心灵。去年,《李自健画展》在深圳博物馆展出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轰动。从七八十岁的老人到八九岁的孩子都久久地站在他的画前,或唏嘘感慨,或良久深思……李自健作品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冲击力,刮起了一股洋溢着人关怀的“李自健旋风”。作为李自健的同乡和同学,郑贱德、李红夫妇用短短三个月时间写出了16万字的长篇传纪学《李自健传奇》,海天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首次印刷的5000册书很快被抢购一空。  相似文献   

11.
今年5月5日,享年88岁的著名藏书家王咨臣先生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以赤子之心,通过搜集文献、整理古籍、著文写诗歌颂祖国,赞美乡梓,倾吐着他对人民的爱,对祖国的爱,对晚辈的教诲与提携.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以湘西这个具有原始生存形态的芸芸众生与尘俗未染的自然景现为基础,通过对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和谐统一及原始生命强力的张扬,构筑作者的人性理想.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媒体在沈浩报道中对其人性美的开掘,归纳了沈浩人性美的五个要点——阳刚美、质朴美、仁爱美、柔情美、儒雅美。指出人性美的挖掘,对先进典型人物报道的突破性意义和作用,同时也指出了这次报道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4.
新闻人的人性美,是新闻美的集中体现。新闻媒体不但要客观报道事实,而且要在报道中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人性美的价值。新闻的人性美就是在新闻传播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体现传媒人对人性美的特点认识和对美的价值追求,就是传媒人通过新闻传播活动所体现出来的对人  相似文献   

15.
美 古典主义精神源于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将世界划分为理念世界与物质世界,并认为两者是对立关系,后者是对前者的不完美的实现.显然柏拉图思想的核心是对经验世界和自然人性的否定.他寄希望于艺术的,是依照一种理想来改造现实,改造人性,如其所言:"我们的城邦不是别的,它就摹仿了最优美最高尚的生活,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的真正的悲剧."  相似文献   

16.
张志军 《中国广播》2013,(10):71-71
著名媒体人陈虻经常打个比方:可口可乐常改包装,永远不改的是配方。他说,《东方时空》之所以成为这样一个品牌,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产生影响力,是因为它有文化含量,充满着思想和责任感,这是不是《东方时空》相当于可口可乐配方的地方呢?如果是,这就需要保留、需要不断培育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他的文章中,民族的风骨、人性的力量、艺术的美感以及对道德的崇尚和对人性的张扬,和谐而统一,通过他的文字,读者不仅可以更实在地触摸到沧桑历史的褶皱,同时还获得了史识和风华的滋养。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化,电视传播出现了很大变化,其中一个重要标志是传播方式的改变.传统的以灌输为特征的单向传播模式也正在以交流、沟通为目的的双向传播所取代.于是观众的地位得到提高,观众的权利得到重视.昔日只能在屏幕前接受教育的寻常百姓也能出现在荧屏上和走进电视台这座神圣殿堂,反映社会各行各业的酸甜苦辣,谈论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小事.老百姓的话题成了我们湖北电视台生活节目改版的定位方向.从服务性节目向人物性节目转向,无论从选题、拍摄方法、声音处理、效果同期声的运用都有很大的区别,这对于干了多少年生活服务性节目的记者来说确实是一个180°的大转弯.改版后的栏目更名为《生活艺术》,它以“叙说平常百姓事,引导消费新时尚”为定位基准.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制片人陈虻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栏目要想办成功,它的背后要有哲学;否则,它会自相矛盾,今天这样,明天就可能另一样,找不到自我”.“生活空间”最新的哲学就是陈虻在纪念栏目开播一周年前夕写给《中国电视报》发表的那句话,“《生活空间》所要表达的是对每一个人的尊重,是那种需以真切、平等才能体现的尊重.”据此,他们提出:降低视点,平视生活.的确,“生活空间”从开播之日起,就一直把尊重每一位采访对象放在首位,真诚而平  相似文献   

19.
今天更应倡导"传帮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央视"新闻调查"主持人柴静深情地回忆已故编导陈虻对她近于严厉的"传帮带"--"你回家问你的父母,你每天做的新闻,他们感不感兴趣,他们想知道什么?他们的未知就是你的起点."  相似文献   

20.
美的刍议     
大千世界,美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在于我们是否有发现美的眼睛和美的情怀。本文探讨了什么是美的以及美感的产生,并从爱、真和善与艺术创造等诸方面论述了这个永恒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