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好一半文”,这是对教研课题和论文选题的形象概括。教研课题和论文选题意义重大,找到恰当的题,是教研成功的关键。选题第一个诀窍,叫“16字诀”,即“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实,人实我深。”这16个字选题的价值意义可分为四个层次。人无我有,指这个课题或论题在国内外都还没有人提出过,研究过。这是最高层次的创造性选题,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意义。如孔子的“学思结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陶行知的“师范教育下乡运动”、“儿童的六大解放”等。在当今国内外的教育报刊上,达到这种层次的课题和论题极为罕见。人有我…  相似文献   

2.
“高考数学模拟新题集锦”是本刊试题研究组在第1~2合期上推出的传统内容.与往年所不同的是,今年的试题分为课本传统内容和新增内容两大部分,每一部分均由若干小专题组成;试题的总量减少了,每道题后均附有作者选题的意图及相关说明;为进一步提高试题编选质量,充分体现“新题”集“锦”这一主题,在组稿时,绝大部分专题都是同时约请两位作者分别撰写初稿的,然后再从初稿中选题成文.本刊试题研究组核心小组的老师统审了全部文稿,并对部分试题做了必要的调整和更换.桐子老师对全文做了文字上的修改和润饰工作.  相似文献   

3.
所谓作文表情法,是指作文能表达真情实感,有了情感的冲击,自然落笔成文。叶圣陶说:“作文的自然程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波澜冲击我,有说话的欲望,这时我就要倾吐。”所以,表情应该是写作者内心独自的需求,正所谓“无欲不举笔,无情难成文。”如果人的内心无成文的欲望,无情感的波澜,即使抒写成文,也是难以打动人的,也就写不出来具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梁启超先生曾在《梁著作文入门》一书中,  相似文献   

4.
一、快速开头、结尾、过渡训练概说世间万事万物均有始有终、有头有尾。作文开头难,结尾也不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再加上好的结尾呢,基本成文,可得善终。一题当前,选准、选好开头和结尾,心中有了底,自然就会加快速度,提高水平。头尾选好,还需把好中间环节这一关——过渡。俗话说,“中间无人事不成”。作文呢?“中间没词儿文不顺”。段与段之间如果没有字、词、句起过渡、桥梁作用,文章很难成一整体。古人云,写文章有如缝衣,须“针线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省各级教育业务部门和学校的科研意识普遍增强,科研活动在较大范围得到开展。有人说,选好题,是科研成功的一半。实践也证明,选题好,方向明确,易取得成果;选题不好,难设计和操作,成果出不来,即便出成果,也是低效的。所以,目前有很多学校和老师深为选题所困,常有科研积极性而又难以着手,陷于一种“有力无处使”的境况之中。一、科研课题的涵义和特点科研课题,就是研究的项目,就是科学研究或技术研究中所围绕进行并力求获得结果的具体问题。由此可见,作为科研课题,起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探索…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值得我们歌颂或赞美的人,他们具有许多优秀的事迹和美好的心灵,是值得我们敬佩的。要写好本次习作,应从以下几点做起:1.审清题意,选好写谁。本次习作的要求是写我敬佩的一个人,你身边哪个人值得“敬佩”呢?是妈妈、叔叔、阿姨、清洁工、同学……首先要把写的这个人选好。你“敬佩”他们什么呢?要把“敬佩”他们的好思想、好品质提炼好,“挖掘”深,再确定好一个中心。《三春晖》的小作者选择写妈妈,赞美妈妈一颗慈母心,表现了伟大的母爱。2.选准事例,表达中心。写文章时,应该围绕中心选择所写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在全国第一届“生物百项”活动中,我组织的“奔龙公园木本植物标本采集、制作、鉴定和识别”的课外活动,在市一级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省一级评比。通过这次课外活动的组织,我得出一些组织课外活动的经验。我的经验是要组织好课外活动需要把好三个关。一要会选题。二要有较好的组织方法,三要善于总结。下面我谈谈这三个方面的经验。一、选题要选好一个生物课外活动课题,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我在选择《奔龙公园木本植物采集、制作、鉴定和识别》的课题时,主要考虑  相似文献   

8.
企业博士后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博士后工作的一种创造和新发展,可以较好地解决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问题,有利于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同时有利于造就出具有真才实学的高级人才。搞好企业博士后工作的关键是“选好题”,“选准人”,有一个好的利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9.
选题是否得当是能否获准科研立项的前提。如何选准选好题?笔者认为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课题指南”结合自己的研究基础确定选题方向。除了自选课题外,一般申请立项都必须在立项机关部门制定的课题指南规定范围内选题。如何根据“课题指南”选好题呢?分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指南的设计模式,不难看出,其基本上是按一级学科分类,按二级学科设计课题的。专家评审组也基本按二级学科组成的,所以一般应按二级学科选题。“指南”中的课题大多数是方向性的,当然也有一些具体的像一本书一篇论文的题目,这类具体的题目多反映出设计…  相似文献   

10.
如何使自己的教学文稿不至于成为步人后尘、拾人牙慧之作,而是能体现出新发现、新见解、新方法、新思想呢?建议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文稿所解决的问题,能够做到这样12个字:一、人无我有;二、人虚我实;三、人此我彼。一、人无我有有些问题或领域,别人没有提出,还是个空白,你涉及了,你的探索、研究就填补了空白。这种教学文稿价值大,被录用的可能性就大。打个比方,新上市的西瓜就贵。如果某一地区只有你一人有,而其他人没有,西瓜的价钱就完全可以你一个人说了算;西瓜大量上市了,价钱就会便宜;西瓜太多了,有的熟过了头,价钱就会越来越低,甚至无人问…  相似文献   

11.
<正>我和《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下文简称《中语参》)的结缘始于1992年9月。当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有一道阅读题,题干材料内容是介绍我国古代的竹画艺术,共有四段文字。材料后面命题者共设置了五道小题,我在“盲做”此题时发现最后一道小题的设问和参考答案均有瑕疵。当时,年轻气盛的我心血来潮,一气呵成,写了一篇《对一道高考阅读题的两点质疑》。第二天,我把文稿又做了修改,准备邮寄时,犯愁了——到底寄给哪家刊物呢?我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青年教师,编辑们能看得上我的稿子吗?  相似文献   

12.
一、留心选好写作题材 “选题”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写什么”。可以这样说,一个好的选题是文章成功的一半。近几年来,笔者所接触的许多化学教师在谈到写论文时,所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不知道该写什么,找不出论文的题目。究其原因,平时留心不够,读书太少,未注意积累与沉淀。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处处留心,在实践中发现和捕捉选题;二是要多读书,多做笔记,在学习中领悟和确定选题。  相似文献   

13.
2002年,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订阅了《小学青年教师》。事实证明,它不但没让我失望,相反却深深地吸引了我,从此离不开它,我成了《小学青年教师》的一名忠实读者。在林林总总的小学教育杂志中,《小学青年教师》是一本最能体现“以人为本”思想的刊物。编辑老师们急读者所急,想读者所想。几乎每一个栏目我都喜欢:“卷首语”文字优美,理论性与指导性并存;“讨论吧”中涉及的都是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见仁见智的讨论中,有利于思维的互相启迪;“教育文稿写作辅导”指导性很强,我就是从这里迈入了教育文稿写作的殿堂。刊物贴近教学,与课改同步,是…  相似文献   

14.
第一招熟悉句子各特点。为了做好英语书面表达题,熟悉英语句子的结构特点是很有必要的,如句子的五种基本句式、句子的七种类型(包括按用途分类和按结构分类)以及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句式。在平时的学习和训练中应不断地去发现、验证和模仿。 第二招背诵范文亦多善。收集历届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范文或其他报刊上的优秀文章,每天花一些时间大声朗读,力争背下来以扩展思路、培养语感。 第三招题材选择把好关。高考书面表达题的题材大多是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如1998年的“参观农场”,1999年的“校园巨变”,2001年的“减负”等。所以同学们在训练时应选好自己熟悉的题材,并尽量通过各种体裁“输出”,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写作文,有时会遇到这一类文题,如以“幸福”为话题作文,以“听音乐,我真快乐”为题作文,有时需要对人物心情、月光、声响、风等进行描绘,以便更好地表现主题。这些事物本身都比较抽象、虚幻,令人难以把握,若用文字正面描绘,往往干涩无味。如果避虚就实,化无形为有形,以具体事物替代所要描绘的对象,变抽象为具体,往往能妙笔成文。  相似文献   

16.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选好课题是活动成功开展的关键。而刚开展该项活动时 ,初中学生因知识水平的限制 ,自主选题的能力较差 ,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课题 ,引导他们制订研究方案 (或步骤 ) ,指导他们开展研究性的活动。下面介绍的是笔者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活动的二例选题及学生研究活动的基本情况。  课题一 :该选题属于学科知识型选题。这类选题要求师生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创新、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如 :初二物理第四章第 49页习题第 7题 :“设计一个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分离出酒精的办法来”。这道题…  相似文献   

17.
如何使自己的教学文稿不是步人后尘、拾人牙慧,而是能体现出新发现、新见解、新方法、新思维呢?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文稿能够体现这样12个字:人无我有,人虚我实,人此我彼。一、人无我有有些问题,别人没有提出,还是个空白,你涉及了,你的探索、研究就填补了空白。这种教学文稿价值大  相似文献   

18.
&;lt;小学青年教师&;gt;“教育文稿写作辅导“栏目,犹如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深受广大青年教师的喜爱.我最先读到的是贵刊2001年第3期朱华贤老师写的&;lt;谈谈如何捕捉教育文稿的题材(续)&;gt;,读后颇有茅塞顿开之感.随后找来第2期,我一口气读完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又迫不及待地找来朱老师在第1期写的&;lt;谈谈为什么要撰写教育文稿&;gt;来读.从那一刻起,一股写作的激情便在我心中涌起,而朱老师的名字也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上.……  相似文献   

19.
<正> 根据多年从事职工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和参阅了大量中外有关职工教育的论文,我认为,在写作职工教育论文时,尤其要注意下述四个方面。一、力求“三新”在我们写作职工教育论文时,首先就必须了解理论界对你所选题的研究情况,并在别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所以,我们在考虑撰写职工教育论文时,首先要考虑“三新”即“题材新”“角度新”“材料新”。下面分别论述: (一) 题材新:所谓题材,就是指我们选择哪方面的内容作为文章的论题。大的方面,如是写“职工教育学”还是“管理学”方面或是“职工教育心理学”方面。具体说,是写职工教育的性质,还是规律、特点、或者某一个教学课程以至于某一个教学环节等等。如《广西职工教育》八七年第一期,刊登了朱蓬蓬  相似文献   

20.
[虚实定义]“虚”与“实”,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两个非常常见的概念。在写作学当中,“虚”与“实”是相反相对的两个概念:“虚”是主观的,“实”是客观的;“虚”是抽象的,“实”是具体的;“虚”是远处的,“实”是眼前的;“虚”是隐藏的、含蓄的,“实”是直露、明朗的。就一道作文题或话题而言,又有“虚题”与“实题”之分:所谓“虚题”,就是那些以抽象概念或短语为话题或标题的,如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话题“诚信”、1988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习惯》、1994年的高考命题《尝试》,都是比较抽象、含蓄或主观性较强的话题或命题;所谓“实题”,则是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