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6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第30题第小题是有关《四书》构成的填空。这确是高中学生应该熟知的概念,因为除去中国历史教材不论,单是在高中语文课本内它就至少出现了三次:①第三册第十课《祝福》;②第四册第十五课《林黛玉进贾府》;③第五册第六单元知识《学点古代文化常识》。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毛遂自荐》一课中,有“毛遂按剑历阶而上”一句,课本对这一句注释为:毛遂握着剑柄,顺着台阶一级一级走上去。这个注释基本符合要求,但笔者以为,书本注释还应更深一层,  相似文献   

3.
现行中学语文课本除排版印刷错误之外,注释中也存在着不少错误,希望教材编写者予以重视,力求课本注释准确无误。现略举例: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36课《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某  相似文献   

4.
释“展”     
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促织》一文中,有“展玩不可晓”一句,课本未注释。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将此句译为“她展开看了一阵,不懂什么意思。”黄汉丞同志所著  相似文献   

5.
[小引]人生需要设计,这种设计是在不断的学习中展开的,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的过程。这种设计不是凭空的妄想,是经历痛苦思考、接受生活磨砺之后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客观的认识。设计人生不是设计怎样去适应环境或让环境适合自己,而是设计自己怎样与环境相融。设计是为了构建精神家园,让自己学会做人,学会生存,让自己成为可以面对人生各种风浪而游刃有余的自由快乐的大写的“人”。[阅读课文]鲁迅《灯下漫笔》(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第5单元第17课)赵鑫珊《人是什么》(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第1单位第2课)冯友兰《人生的境界》(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课本的古文篇目中,有两个“能”字用法特殊。我们觉得有必要提出来,与有关同志商榷。原句如次: ①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谋攻》)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劝学》) ①中的“能战之”、“能逃之”、“能避之”连用的三个“能”字,课本未有注释,而近期出版或再版的古文选注本又几乎都把它们训为“能够”、“要能”或“要”。例如:  相似文献   

7.
新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第12课《词七首》选了李煜的《虞美人》一词,其中有关“只是朱颜改”一句,课文下面作了这样的注释:“只是宫女们都老了。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我们认为这一注解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祝福》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复句:①这故事倒颇有效,②男人听到这里,③往往敛起笑容,④没趣的走了开去;⑤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⑥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⑦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对于这个复向的层次关系,人教社《教参》上是这样划分的:①  相似文献   

9.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察今》一课有这样一条注释:[遽契(qì)其舟]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个记号。遽,急速。契,通“锲”,刻。笔者认为这其中的“契(qì)”字的注音明显错误。  相似文献   

10.
朱威 《现代语文》2007,(7):59-60
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是青年作家余华早期成名作,现入选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和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第三册。  相似文献   

11.
现用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中有一首宋词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书中注释①只提到了“这首词是苏轼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游赤壁所作。”苏轼何因被贬官呢?课文中找不到答案。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课本《语文》第五册中第三十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的第一条注释,说:『一九一一年四月十七日(农历辛亥三月二十九日),革命党人在广州起义……』但现行初级中学《历史》第三册中却说黄花岗起义发生于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与语文课本注释括号内的日期相符合),故黄花岗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归园田居》中有“嗳嗳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之句.课本将“依依”一词注释为“轻柔而缓慢地飘升”.笔者认为此注释欠妥。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第十九页注释①对“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作了如下注释:“这是《佐传·襄公二十五年》里记载的孔子的话。原意是只是说出来,没有写下来就不能流传久远。”很明显,这里是把“文”理解成了一个动词“写下来”,笔者认为,这里的“文”是一个名词,应理解为“文采”。把“文”理解为“文采”的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第三册十四课《虎吼雷鸣马萧萧》节选自长篇小说《李自成》。《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试用本)语文第三册简介》认为“着重写人物的语言”是这篇文章的特色。各种教学参考书和教学研究的刊物也多从语言上肯定、赞扬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第三册《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中,课本下面的注释把“俾倪”的“俾”字注音为“pi”。查遍工具书,“俾”字只有“bi”的读  相似文献   

17.
曹禺先生的四幕悲剧《雷雨》一直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保留篇目。《雷雨》中的人名也很有趣,这里试作简单分析。 先看侍萍这个人物的姓。高中《语文》第四册第118页注释①中是"梅侍萍",课文正文中是"鲁侍萍"。侍萍到底是姓"梅"还是姓"鲁"呢?我们的看法是侍萍姓"梅",  相似文献   

18.
李佳秀 《学语文》2002,(5):4-44
高中语文第五册《殽之战》中“妇人暂而免诸国”一句,课本注释为“妇人几句谎话就在都城把他们放走。暂,一下子。”这个注释实在令人费  相似文献   

19.
<正>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课《琵琶行》第二段有"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的诗句,课下注释对"暗"的解释是"这里是轻声的意思";尽管《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暗"的义项之一是"副词,隐蔽地、不公开地",而且举  相似文献   

20.
初级中学课本英语第三册是在全日制十年制初中课本(试用本)英语第三册的基础上,参考各地教师在试用期间提出的意见编订而成的。教师的意见概括起来是,课本分量过重,头绪多,难度较大,与第二册相衔接,坡度较大,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修订后的课本,编排体系与试用本基本上相同。但是头绪减少了,删去了《对话》和《拼写和发音》两大部分,《句型练习》部分作了精简。《语法》在前两册基础上作了调整。难度相应地降低了,分量也减少了。另外,还增设了《课文注释》一项。这次修改的总的要求是:力求好教好学。现就课本的各个部分逐项介绍如下: 一、句型练习除第7课和第14课以及两个复习课外,各课的第一项都是《句型练习》。句型练习体现了当课的语法重点。学生主要通过句型练习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