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许多研究中美交流历史的学者看来,美国当下对中国芯片等领域的封锁犹如"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必将加速中国摆脱依赖、自力更生,而美国产业界却会错失庞大的市场和潜在的利益,这一点早在七十年前的"棉花大战"中就有显示.正如美国《巴伦周刊》主笔、著有《贸易战=阶级战》一书的马修·克莱因所言:"(美国)任何一次对华封锁,都是对自身利益的巨大伤害."  相似文献   

2.
自立宪建国起,美国法官与总统明争暗斗屡见不鲜.其中最早的当数19世纪初马歇尔大法官与杰斐逊总统的矛盾和冲突.这一冲突在美国历史上被一再渲染,一定程度上象征着法治和民主的冲突.在记述这段历史时,史家也常常不能保持中立,或者“贬马扬杰”,或者“赞马抑杰”,将自己的立场和情感偏好倾注其中.甚至连远在中国的美国史学者,在论述两百年前美国这段公案时,也不自觉地卷入其中.已故的中国美国史专家刘祚昌先生的晚年大作《杰斐逊全传》也未能免俗.  相似文献   

3.
1982年,美国的《迈阿密先驱报》和加拿大的《麦克莱恩杂志》报道了她和她主持的北京晚报《家》专栏,称她为“中国的安·兰德斯”和“亲爱的艾贝”。安·兰德斯是美国著名的女专栏作家,以主持报刊的恋爱及家庭生活专栏而广为人知,许多人写信向她请教时,常以“亲爱的艾贝”开头。在美国,在西方,安·兰德斯是一位名人,在中国,她  相似文献   

4.
热心畅销书的读者对美国学者奈斯比特的《大趋势》一书是不陌生的。几年前,《第三次浪潮》、《大趋势》流行一时,伴随耳目一新、眼花缭乱的观点和材料,它们也被蒙上一层“新观念”、“新思想”的迷雾。1990年2月,奈氏谐其夫人又推出《2000年大趋势》。他的著作又一次成为畅销书,倍受一些人的青睐和推崇。我们国内在数月间,竞相出版了四种译本,印数达十几万册。盛名之下,或有其“实”,笔者有意拨开迷雾,去见识一下《2000年大趋势》的“真谛”!  相似文献   

5.
任晓润 《视听界》2005,(1):70-72
十二年前,在中国电视新闻走向蓬勃发展的起步期,深度报道以其不同凡响的超越为观众瞩目,也成为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心中的事业殿堂,当深度报道所涵盖的理念对中国电视新闻事业产生质的飞跃时,曾经作为深度报道代表性载体的央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却遭遇到来自受众的“寒流”。《江苏新时空》、《南京零距离》、《直播南京》、《法治现场》、《第一时间》、《西安零距离》、《成都全接触》等等“新闻超市”①类栏目如星星之火在全国呈燎原之势,其受观众欢迎程度甚至超过了创办者当初的期待。有学者认为此“新闻超市”类栏目以其“民生”特质而堪称“十年来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②也有学者认为此类节目过于媚俗,降低了新闻性栏目的品位。③本文从“主体意识”的角度来探讨两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自从2006年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所著的《财富的革命》一书出版以来,“产消合一”的经济学术语才从学者的象牙塔走到现实的社会,并成为未来社会生产方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趋势。如同中国的著名学者汪丁丁在《财富的革命》的中文版序言中所介绍的那样:产消合一的理论可以从斯密《国富论》进行追溯,  相似文献   

7.
胡颖 《新闻知识》2006,(11):55-56
1990年,美国著名管理专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共同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文章《核心竞争能力》,在文中他们首次在经济学领域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核心竞争力”概念引入中国之后,传媒界也开始围绕媒介核心竞争力的问题进行讨论。凤凰卫视,这个10年前才成立的香港电视台,现在无疑是中国“核心竞争力”最强的媒体之一。1999年,美国《财富》杂志刊出国际知名的盖洛普调查公司“中国对品牌的认知”的调查显示:凤凰卫视被选为国内最知名的品牌之一,与“麦当劳”齐名;2001年,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凤凰卫视被观众认为…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的《独立评论》以拥有众多的学者撰稿人著称,而吴景超则是众多学者中相当勤奋的撰稿人. 作为社会学家的吴景超,谈论的问题更偏重现实问题,而观点则切中时弊.仅以其在《独立评论》上发表的文章为例,如谈论农村问题的《都市教育与乡村教育》《讨论“中国农民何以这样多”》等,谈论知识分子问题的《知识分子下乡难》《农政局——一条知识分子下乡之路》等,谈论工人问题的《近代工人生活的保障》《中国工业化问题的检讨》等,谈论舆论问题的《舆论在中国何以不发达》,谈论政治的《中国的政制问题》《革命与建国》等.  相似文献   

9.
自从2006年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所著的《财富的革命》一书出版以来,“产消合一”的经济学术语才从学者的象牙塔走到现实的社会,并成为未来社会生产方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趋势。如同中国的著名学者汪丁丁在《财富的革命》的中文版序言中所介绍的那样:产消合一的理论可以从斯密《国富论》进行追溯,  相似文献   

10.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以下简称《全书》)前言中说:“《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合作编译出版的综合性百科全书。本书条目除中国部分外,主要是根据最新英文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旧译<大英百科全书>的百科简编》编译而成。”“纯属中国的条目,……由中国方面的专家、学者撰写。”本文所谈的若干失误,就  相似文献   

11.
宋爱伦 《大观周刊》2012,(43):29-29,28
美国女学者芮乐伟 韩森的力作《开放的帝国》是一部关于1600年以前中国的通史性著作。作者一反“西方中心论”的史学观念,以中国为主体研究中国,采用新颖的研究方法,其研究结果颠覆了大量传统结论和印象。  相似文献   

12.
17年前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封面人物“阿富汗少女”,一度被英国媒体爆炒当过本·拉登女儿的家庭教师。  相似文献   

13.
唐红波 《新闻三昧》2006,(12):54-56
戈公振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著名的报人,是一位集记者、学者、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爱国知识分子。他的多重“角色”均以新闻为轴心,“与新闻事业相始终”(于佑任语)。戈公振一生编辑和创办了《东台日报》、《时报》、《图画时报》、《申报》等主要报刊,曾先后在上海的国民大学、南方大学、复旦大学等高等学校新闻系任教。他的译著《新闻学撮要》和《新闻学》、《中国报学史》等专著是中国最早的新闻学著作。特别是《中国报学史》被公认为中国新闻史研究方面的奠基之作。他还于1927年和1932年前后两次出国考察,总结出《世界报业考察记》、…  相似文献   

14.
读了《美国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简况》(载《出版工作》一九七九年第九期)一文,知道美国学者对明清档案和民国档案很关心。这使我想起我省一位历史研究工作者的意见。今年四月间,看望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一位历史研究工作者,他深有感慨地说:我们研究近现代史,却看不到档案材料。有些几十年前的历史材料,还向我们保密。不让有价值的材料见诸  相似文献   

15.
祁文成 《大观周刊》2011,(30):72-72
美国的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说:“想象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中国“三 S”(史沫特莱、斯特朗、斯诺)研究会在呼和浩特举行纪念斯诺诞辰80周年学术讨论会。中国“三 S”研究会会长黄华、斯诺夫人洛伊斯·惠勒·斯诺、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中国建设》杂志总编辑爱泼斯坦、《人民画报》专家魏璐诗和美国朋友韩丁等中外学者、专家和记者共10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上,黄华副委员长高度评价斯诺说:“无论在我国还是在美国,以及在世界上别的地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  相似文献   

17.
传媒     
美国媒体“妖魔化中国”的提法是1996年由新华社记者李希光首次提出的。由于李希光等8人所著的《妖魔化中国的背后》一书在次年大卖,使“妖魔化中国”的概念流行并引起巨大争议,其影响波及美国。 近日出版的今年第4期《环球》杂志载文分析说,对美国“妖魔化中国”的批评,近年来不断见诸中国报端,与此同时,美国媒体提出了“中国妖魔化美国”的反  相似文献   

18.
在言论史上,张君劢不算是“失踪者”,但绝对是被忽视者. 中国历来有“清议”的传统,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清议》中说:“天下风俗最坏之地,清议尚存,犹足以维持一二,至於清议亡,而干戈至矣.”稍微了解张君劢生平的话,会明显认识到,他是继承中国“清议”传统的代表性人物.在言论史上,张君劢不算是“失踪者”,但绝对是被忽视者,至少目前国内对他的宪政思想、政治哲学的研究远远不够. 第一次声名鹊起,是1923年,36岁的张君劢在清华学校的一次演讲“人生观”,指出科学不能支配人生观,引发丁文江的批驳,在《努力周报》上发表《玄学与科学——评张君劢的“人生观”》和《玄学与科学——答张君劢》,随着他的反击,参与的学者越来越多,胡适、梁启超、吴稚晖、张东荪等,并由此引发一场关于人生观的大讨论.结果,自然是没有定论,不过张君劢却由此得了一个“玄学鬼”的称号.  相似文献   

19.
23年前,一本《强国梦》给亢奋地期待冠军振兴中国的国民浇了一盆冰水,13年前,《马家军调查》又给装饰了神话已降临的中国田径界当头一棒。如今,这个总不合时宜地呼唤体育制度改革的"捣乱者",却写出一本温和的《篮球的秘密》……  相似文献   

20.
《美国有没有“买书难”》在《出版科学》发表后,有同志问,美国有没有“出书难”和“卖书难”。 关于“出书难”,我问过美国朋友,没有得到明确的断然的“有”或“没有”的答复。这问题比较复杂。我国有一段时间大声叫唤“出书难”是由于印刷力量不足。这问题大约在10年前开始得到解决,近年来出书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