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虽然空间不大(四十来平米),人数不多(四十几号人,每堂课的时间不长(四十几分钟),但是,构成课堂教学的要素却是多多。这就导致测定好课的标准似乎也是千头万绪、众说纷纷。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说上一大堆”必须”的话,都不能说没有道理,也不能认为与好课标准无关,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在我们探讨“什么是好  相似文献   

2.
好课无标准     
常有老师问:“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叶澜教授曾提出好课应该符合五个标准,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我认为,所渭好课的标准问题,这本是一个伪问题。就某节具体的课而言,好课的标准是不确定的,古人说“文无定法”,其实教学也无定法。好课要依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主体的不同而不同,这也符合本课中陈怡老师所讲的一个哲学原理: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好课无标准     
常有老师问:“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叶澜教授曾提出好课应该符合五个标准,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我认为,所渭好课的标准问题,这本是一个伪问题。就某节具体的课而言,好课的标准是不确定的,古人说“文无定法”,其实教学也无定法。好课要依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主体的不同而不同,这也符合本课中陈怡老师所讲的一个哲学原理: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赵洁 《语文学习》2010,(3):48-49
前几天.常州市进行了“教学能手”的课堂考核。一位我熟知的教师尽管对文本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解读.学生反应也不错.却因为最后一个环节没能充分展开而被淘汰:而一些按部就班毫无新意的课却得以通过。对此.撇开评委的问题.笔者认为.新课改下我们必须深入思考“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好课是一种追求,好课是一个美梦。能够上出一堂公认的好课,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精神享受。只是说到“好课”,说到“公认”,就很不容易了。因为这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课堂教学的即时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使“好课”的界定标准呈现开放、多元势态,不同学科、不同内容、不同类型的课,评价标准也各不相同。对于什么是“好课”,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专家、学者、教师都有各自的一番见解,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各个学科处于全国领跑者地位的老师,大家对他们的课,好评如潮,如余映潮先生。他既是一线老师,又是资深教研员,还是著作等身的学者,是名符其实的语文教学专家。余老师在对课堂教学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基础上,对“好课”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形成了一套先进的教学设计理念。他认为“好课”是有较高的教学效率的课,“好课”是学生能够充分地占有时间,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语言、习得技能、发展智能与训练思维的课。在对好课研究热情持续高涨的情况下,由他来谈谈什么是好课,那是再合适不过了。从本期起,我们将连续刊载余先生的“好课系列”,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因工作的需要,我经常要下校听课,经常要组织各种公开课观摩活动,也经常要开展或参与一些诸如优质课、教坛新秀、优秀教师评比的听课活动,不少青年教师总这样问我: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简称“品德课”)教师要从哪几个方面去把握和驾驭课堂教学才算是一堂好课?针对这些问题,我有时感到很茫然,无从回答,因为“精彩源于细节”,涉及一堂好课的细节实在太多了。但有时我又感到不难回答,因为作为一名品德课教师,不能老是被好课的各种细节所束缚,如能做到一些品德课教学的基本要求,也不能不算是好课。一堂好课对于…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把小孩叫“小朋友”.交往很深的两人称为“老朋友”。在我们这个地球上,虽然国籍不同,种族各异,语言也迥异,但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朋友”。俄国诗人普希金曾这样说:“不论是多情的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亲密的友情。”美国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世界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相似文献   

8.
什么样的课能称得上是一节好课,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时代不同、教育观念不同、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不同、对“教”与“学”的评价也不同,所以,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刘胜 《四川教育》2012,(10):33-33
怎样的课才算好课,好课有什么标准?这样的问题不同的人可以给出不同的答案。在我看来,虽然好课的标准有很多,但每一条标准都应体现一个核心价值,即好课都是美的,好课应该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或是“清泉石上流”的朴实自然,或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典雅艳丽,或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体现学习主体的积极主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随着教学研究的深入,人们的教学观念在转变,教学方法日趋合理,“好课”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那么,在现阶段,怎样看一堂课﹖好课的标准是什么﹖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谈谈自己对“一堂好课”的粗浅认识。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自认为自己上了一些好课,也听过一些优秀课。笔者认为托起这一堂堂好课的是这样几个支撑点:支撑点之一——好的教学设计做好教学设计(我们以前称之为教案)是一堂理想课诞生的前提。新课程所追求的理想课堂要成为现实,就必然要求教师能够拿出优秀的教学设计。它不是对课堂情景进行面面俱…  相似文献   

11.
我们都在努力上出好课,都在讨论什么是好课,都在学习好课的标准。可是,关于好课的标准实在太多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标准。而且这些标准大都内容丰富,不便记忆,难以在老师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关于“好课应该是什么样的”在老师们的头脑中依然是混沌的。笔者以为,上“实”“事”“求”“是”的课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我到潜江中学去听课,高一的几个学生围住我,就《胡同文化》一课提出了3个疑点,我的回答不能令学生满意,特就教于汪曾祺先生。第一个疑点:学生说,写胡同居民安土重迁那个自然段,有这样一个句子:“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他们说,一个人只有一辈子,哪有几辈子的我说,这里说“几辈子”读者一下子就能想到是连同这个人的儿孙们。语言是传达意思的,只要读者明确是什么意思也就够了。学生说,不用“几辈子”用“几辈人”不是更明确吗用“几辈子”还容易使人联想到“人死后又托生”这样的迷信说…  相似文献   

13.
评价一堂课是不是一节好课,里面有很多的标准,我觉得一堂真正的好课,并不是说一节课上得很完美,挑不出瑕疵,关键在于这个课堂是否是学生的课堂。具体来说,就是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一项政策正确与否,究竟以什么为标准?其作用如何?这是我们工作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可以说,这也是衡量一切政策作用的客观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几十年来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15.
教坛禅机(2)潘景峰抓“纲”务“本”评价一堂好课,标准颇多,然而最根本的是抓“纲”务“本”。“纲”即教学大纲。勿脱纲,忌超纲。遵循大纲就是尊重教学规律。“本”即各科教材。宜吃透,贵钻研。长村了然于胸,才能居高临下,越教越好。抓“纲”务“本”,是提高教...  相似文献   

16.
《历史教学问题》上展开了“上好一堂中学历史课的标准是什么”的专题讨论,我认为这个讨论很重要,很有现实意义。一个教师弄清了一堂好课的标准,并且能想方设法讲好某一堂课,就有希望讲好第二堂第三堂课。有好多教师问我怎样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我总是劝他们花最大的精力讲好一堂自己最喜欢的课,然后从这堂课中来总结经验,摸索出教学规律和自己应该走的一条路子来。一个名演员,每个戏上都得见功夫,但总有那么几个“保留节目”、“拿手好戏”。一个好教师也一样,每堂课都得用力,但要有那么几堂课讲得特别出色。我们经常举行观摩课,就是做出一堂好课的样子来给大家看,让大家共同研究。这种“解剖麻雀”的方法,是我们总结教学经验的捷径,历史教学是由一堂一堂接连不断的课组成的,弄清了一堂好课的标准,总结了一堂好课的经验,就能更深刻地了解历史教学的全貌。  相似文献   

17.
备课是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性环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上好课,就必须备好课,编写好教案。但在如何备课编教案这个问题上却众说纷纭。有的说:“详细教案好,虽然编写要多费心,用起来却得心应手。”有的道:“简略教案好,编写省时省力,用时亦可成竹在胸。”也有人认为:“课本教案不错,一本在手,即可运用自如,实用而简便。”还有人说:“适用旧教案最便捷,还说什么教案未变,教案又何必花样翻新。”真是不一而足。到底何种教案好,我们不能下简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何聪  陈锐 《山东教育》2006,(6):64-64
有不少学者认为追问“什么是一堂好课”几乎是一种徒劳,因为“一堂好课”所隐含的因素过于复杂,甚至不可言说。  相似文献   

19.
备课好比制定作战方案。好的作战方案是夺取胜利的基础,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根据实践中的体会,我认为语文教师备好课要做到“五有”。 (一)心中有纲。这个“纲”指的是《语文教学大纲》。《大纲》是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必须认真阅读,深刻领会。钻研《大纲》,就是要弄清本学科的教学目的,了解本学科的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明确本学科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高屋建瓴地去把握教材,确定每册课本、每个单元、每篇教材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才能统观全局,确切了解各年级基础知识点的分布情况,听、说、读、写  相似文献   

20.
魏萍 《现代教学》2010,(5):72-72
什么是一堂好课?一堂好课的标准又在哪里?叶澜教授认办一堂好课要做到“五实”,即一节好课应该是扎实的课、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平实的课、真实的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