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怀念聂绀弩     
在纪念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诗人、中国文学研究家聂绀弩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十卷本<聂绀弩全集>终于编定出版了.这是他的作品首次全面结集出版,对于抢救中国现代文化遗产,推动对这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文化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大家的研究,将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1933年7月,聂绀弩自日本返沪后,即参加了“上海反帝大同盟“,并成为左联理论研究委员会的主要成员.……  相似文献   

3.
1933年7月,聂绀弩自日本返沪后,即参加了"上海反帝大同盟",并成为左联理论研究委员会的主要成员.  相似文献   

4.
电影《黄金时代》的上映,使得被人遗忘多年的萧红又热了一阵子。在影片里,王千源饰演的聂绀弩身材魁梧、豪爽不羁,与萧红亦师亦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这位后来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的出版人、文学家,与萧红的交往并不多,前前后后不过一个月的光景,但两人的情感却很深厚。  相似文献   

5.
觉民 《出版史料》2004,(3):94-94
1952年冯雪峰委托聂绀弩编注《水浒》,这是国内第一次出版有注释的古典小说《水浒》。聂绀弩作了仔细的考证写了几百条注释条目,初版本时还选刊了过去出版的绣像《水浒》中不少插图,每回二幅,计140幅,到以后又取消了,不知何故。聂对《水浒》作了不少研究,他认为《水浒》是写农民起义的提法是站不住的,《水浒》中的人物,大抵是军官、将军、官  相似文献   

6.
柳亚子《论诗六绝句》中,论及晚清倡变法维新之先进、创“新派诗”的著名诗人黄遵宪时,用“时流竞说黄公度”一语,盛赞其诗。何为“新派诗”?因晚清弥漫诗坛皆仿古之气,无关社会现实。有感于此,黄遵宪“以为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今之世异于古,今之人亦何必与古人同”,遂摒旧时文人叹老嗟卑之小我,国事、天下事,事事入诗,并自命“新派诗”。  相似文献   

7.
聂绀弩同志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同时也是长期从事编辑工作的老编辑家。他的逝世,是我国文化出版事业的巨大损失。《活着的聂绀弩》,以真挚的情感、动人的笔触,描述了聂老生前的活动和高尚的品德,寄托了作者深沉的哀思。  相似文献   

8.
1933年7月,聂绀弩自日本返沪后,即参加了“上海反帝大同盟”,并成为左联理论研究委员会的主要成员。 翌年3月,聂应《中华日报》发行人林柏生之聘,主编副刊。聂受命后,为副刊定名“动向”,并请时为中共地下党员的叶紫任助编。聂主编的《动向》,特色是多杂文、重揭露,很快继《申报·自由谈》后,成为左翼作家和进  相似文献   

9.
徐城北  大荒 《出版参考》2007,(10):39-40
1958年夏的北大荒.到了收割麦豆的季节。一个高而瘦的老头手持镰刀割麦.连队指导员掏出怀表测试其速——老头每分钟只割十刀.而其他右派分子每分钟平均可割八十刀!指导员仔细观察。发现老头每次把握的麦秆甚微.于是手把手教他“握大把”和“砍滚刀”的要领.老共还算机敏.经过数次演习.“握大把”勉强可以对付.遗憾的是镰刀每砍下去.只能断麦二三茎矣!指导员叹息地说:“我找个小娃儿来.一根儿一根儿地拔.也要比你快哟!”老头直起腰来,“嚓”地一声点着蹩脚香烟:“干农活有两怕,一怕劲头小,二怕个子高,都让我占全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11.
1938年初,聂绀弩与萧军、萧红、端木蕻良、田间等人同去位于山西临汾的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教书。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也来到临汾。 时局纷乱,日军南下。几位还没开始教书的“教授”决定,随丁玲的服务团去西安。萧军没有一起去。他对聂绀弩说,他要去五台山,因为自己不同于这些“书生”朋友,“苦也吃得,仗也打得”。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翻阅民国报刊,在1939年12月25日出版的《作者通讯》第1卷第10号上找到《当编辑的时候,我怕……》,署名"聂绀弩",不见于10卷本的《聂绀弩全集》(武汉出版社2004年版),当为佚文,先照录如下:我说,仁兄,我当过编辑,编过杂志什么的,你信么?如果不信,对不起,对于你,这篇文章已经完了,不必往下看;如果信,那么,我要谈编辑经验了。  相似文献   

13.
14.
感受绀弩     
人文社历史上,有没有这个一身傲骨、率性而为、落拓不羁、具有生气淋漓的才情的绀弩,恐怕是不大一样的吧。绀弩以他的诗和文,更以他的“人”,参与了人文社的传统和“社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15.
绀弩在重庆     
人们公认绀弩是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老战士、杰出的文学家、诗人、中国文学研究家,但是,我认为他同时还是一个出色的新闻工作者。解放以前,他的生活几乎同报纸分不开,只是他的写作生活主要不是写社论,编要闻,而是编辑副刊。副刊,既是他的工作岗位,又是他作为文艺战士的战斗阵地。 1946—1947年间,绀弩到了重庆,我们曾经有过一段共同战斗的经历,至今回忆起来,他的瘦长的身影,翘起左腿写文章的神情,躺在茶馆竹榻上摆龙门阵的姿态,还在眼前  相似文献   

16.
关于《动向》 1934年,聂绀弩在上海《中华日报》编了一个文学副刊,名叫《动向》。《中华日报》是汪精卫的报纸,主持人叫林柏生(后来当了汉奸,做过汪伪的宣传部长,抗战胜利后被枪毙)。聂绀弩与林柏生是在莫斯科中山大学认识的。 1933年底,聂绀弩因在东京编反日刊物,被日本警察厅驱逐出境,到了上海。当时,《中华日报》没有名气,销路不好。  相似文献   

17.
18.
聂绀弩先生涉及到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只有《风尘》和《家》两篇,而且叙事结构散淡,行文清寡,类似散文。本文试图通过小说结构和表现方法的分析,窥探聂绀弩先生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弩的历史     
弩是用机械装置发射的弓。现代国际弩射运动所用的弩,形状略似在一支步枪前端横安一张钢弓。这种钢弓的弩是15世纪在欧洲出现的。现代的弩改用宇航材料碳钢(重量只抵钢的1/5)做弓,拉力为130—140公斤,射程300米。近代欧洲以瑞士的弩射水平最高。我国中学英语课本上有威廉·退尔用弩射儿子头上所顶苹果的历史故事。威  相似文献   

20.
巧遇 聂卫生     
1985年9月8日晚,我下班回家经过北京体育馆时偶然看到了刚刚战胜日本棋手小林光一后回国的聂卫平。正当聂卫平迈上北京体育馆礼堂的阶梯时,他便被一群热情的年轻人包围了,人们争相请他畅谈这次赴日迎战小林光一的情景。盛情难却,聂卫平没有推辞,兴致勃勃地与青年们热烈地交谈起来。此时我也不由自主地加入了他们的交谈行列。待人们散去之后,我的心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