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迁老人是指与子女一起生活在城市而户籍在农村的老年群体。他们为了与子女生活在一起,从农村来到城市,或者从原来的城市来到另一个城市,面对这个陌生的城市,如何去适应异地的生活,融入新的环境,处理好家庭产生的矛盾,成为随迁老人在新的环境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随迁老人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属于边缘群体,他们面临很多困难,却很无措,子女要多人沟通、多关心他们,社会要关注和关怀随迁老人。  相似文献   

2.
65岁的戴先生是某中学退休教师,穿着朴素、干净利落,待人彬彬有礼,说话和气。可他有个捡垃圾的“爱好”,却让子女和邻居头疼。据了解,老人每月的退休金5000多元,不算低,两个子女经济状况都不错。按理说,生活比较富足,不用老人出去捡垃圾,然而老人退休后却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自己家里的老人,进而了解社会上的其他老人,知道他们年纪大了,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2.初步懂得老人们曾为社会做了很多工作,自己的成长是与老人的关心和爱护分不开的,激发幼儿敬爱老人的情感,培养他们帮助、关心老人的良好品德。活动准备: 1.设计敬老情况调查表,了解班内幼儿在家对待老人的态度和表现。2.请幼儿找出爷爷奶奶年轻时的工作照(或其他照片),了解他们年轻时做什么工作,如何为社会作贡  相似文献   

4.
时下,人们为自己的儿女操办生日较为普遍.至于老人的生日,恐怕有好些子女是记不清的.在现代文明的今天,老人生活条件改善,物质赡养有了保证,最需要的是精神慰藉.不可否认,子女由于工作繁忙劳累,对父母的生活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像对自己的孩子那样,去关心、去照顾、去过问.  相似文献   

5.
一、一席话引起的思考多年没有回故乡的农村,去年春节回去住在堂弟家里.一夜长谈,堂弟详细讲了40多年来全村的变化,并深有感慨地谈了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他说:“全村314户人家,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103人,有34人受到子女的妥善赡养,全家相处比较和睦,有36位老人,子女和儿媳不关心老人冷暖,虽然可以吃到饱饭,在物质上、精神上没有汁么照顾,老人很孤寂;有七位老人,被儿子、儿媳视为额外负担,受到歧视和虐待,有病不给医,不问饥寒,情景比较凄凉;有26位老人,自食其力,不愿同子女生活,分家另过日子.”  相似文献   

6.
最近,本刊陆续收到一些教师来信,询问教师退休后其子女能否顶替工作的问题。现请国家教委人事司有关部门对此答复如下: 1983年以前,一些地方的有关部门曾实行过教师退休后子女顶替的制度。实行这项制度的结  相似文献   

7.
教师家庭化理具有多重性有示范性。教师作为子女,须赡养父母,尊敬老人;作为父母,须抚养、教育子女,关心子女健康成长;作为夫妻,须在人格上相互尊重,情感上相互信任,生活上相互关心,事业上相互支持。  相似文献   

8.
所谓“离异家庭子女”,常指父母离异、再婚,由父母单方、老人或亲戚监护抚弄的孩子.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是一个社会问题.近年来,离异家庭子女正在逐年增多,在社会上已形成了特殊的群体.据有关方面统计,该类学生占在校人数的8-15%.由于在感情上得不到父(或母)的抚爱,在生活上缺乏更多的关心,导致了爱的残缺不  相似文献   

9.
内容和要求1.了解爷爷、奶奶退休前后的工作,对社会的贡献,对小辈的关心,以及国家、人民对老人晚年生活的关怀、照顾。 2.激发幼儿尊敬、关心老人的情感,教育幼儿学会帮助、照顾老人。情况分析我班有14名幼儿对自己的爷爷、奶奶不够尊重,有个别幼儿称爷爷、奶奶为“老头”、“老太”,也有孩子讨厌从农村来的爷爷、奶奶;约有9名幼儿对老人尊敬、有礼貌,并能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其余16名幼儿需要在成人提醒下,才对老人有礼貌,尊重、关心老人。活动准备  相似文献   

10.
农村丧偶老年人独自生活加大了他们身体、心理患病的可能性.宏观的社会政策和微观的子女照顾,甚至于是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都是不够的.年老的生命历程不可逆转,而丧偶的角色则可能改变.再婚有利于农村丧偶老人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农村社区的发展和稳定.然而,农村丧偶老人再婚却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子女的反对和社会舆论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少数民族尊老敬老的风尚,不仅体现了崇高的精神风貌,还展示出淳朴的民族风情.布依族云南的布依族,凡寨子里的老人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晚辈和族姓内的其他人都有义务给予关心照顾.平时或节日,即使是分了家的子女,只要有好吃的东西,也都要给老人送一些去或请老人到家中一起欢聚.  相似文献   

12.
霜叶     
秋天到了,天气凉起来了.草地上、树木上、屋尖上,铺了一层厚厚的霜.当老人按着惯例起身去扫门前的落叶时,树里的伢儿们已去上学了,这时他总不忘叫伢儿们多穿点衣服,以防感冒.以前给伢儿们上课时,他总是在放学之前关照的.现在老人退休了."老人最喜忆旧".他退休后,就更有体会了.喏,风儿一刮,经过霜的杨树叶儿便籁籁落下,当他用扫帚扫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忆起他的过去了的热血年华.那是怎样的一个时候啊!从城里的中学毫不犹  相似文献   

13.
在我11岁时,不知不觉地想当一名歌星,因为歌星能够上电视,又有记者采访,到时候说不定还能够碰到我喜欢的明星呢!不久,我发觉自己根本不是当歌星的料,于是又想当一名刑警。瞧!电视上那些刑警穿着警服,多帅呀!他们个个都雄赳赳、气昂昂的,我甭提有多羡慕他们了。可当刑警整天都有任务,多累呀!于是又想改行了,想造一所“中国老人院”。因为老人们太辛苦了,一些老人还会受子女的欺负,所以我要帮助有困难的老人。到时候退休了的小学教师还可以享受老人院的优惠服务呢!几年后,我的愿望又更换了,我希望自己能成为时装设计师和发型设计师,专门为新娘…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外国有位老人,退休后在湖滨买了一幢房子,想清静地度过晚年.住下才几周,他就发现有些调皮鬼天天在他家附近的草地上追逐打闹.老人实在受不了,但直接赶他们走,效果不见得好, 于是就对他们说:“我喜欢热闹,如果你们每天都到这里玩耍,我给你们每人1元钱.”几个小家伙十分高兴,更加卖力地闹起来.过了两天,老人  相似文献   

15.
中韩两国老人选择居住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6年对中国城市烟台的老人和1997年对韩国大中小城市老人调查的数据,对中韩两国城市老人选择居住方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韩国,老人与已婚子女同住的比宰很高,而在烟台,老人与子女同住的比率却很低;中韩两国老人与子女分住的主要理由基本相同,而同住的理由则根本不同.韩国老人选择"同住是理所当然或家庭的风俗习惯"的比例最高,而烟台老人选择"同住是为了经济上、生活上帮助子女"的比例最高.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韩国城市的大多数老人仍以传统的方式来选择居住安排,另外很多韩国老人之所以与已婚子女同住是因为经济上不能自立,而烟台城市的大多数老人从生活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居住安排,许多老人之所以选择分住是因为大多数老人经济上能够自立、观念上不支持传统的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16.
苏州的一家护理院推出了“奖孝金”制度,鼓励子女多看望老人。制度实施之后,子女看望老人的次数明显增加。护理院的工作人员注意到了老人对孩子们无法割舍的思念,并且采取了巧妙的方法,吸引年轻人看望老人。就结果而言,这家护理院无疑是高明的。然而,这卓有成效的“措施”背后,隐藏着老人们凄凉的晚年。那些“积极地”看望老人子女的行为,就如上班打卡一样,似乎是利益驱使着他们去履行义务——尽孝的义务。由此观之,唤醒人们沉睡已久的孝心,传承孝道,是迫在眉睫的。  相似文献   

17.
尽管晓凡已经嫁人好几年了。可是她仍旧改不了在母亲家时的习惯。每年母亲节或重阳节,她总要给家中的每位老人准备一份礼物,这是母亲使她养成的习惯。母亲是一位退休大学教授。她有知识但不清高,常教育晓凡要关心老人关心别人,也许这是母亲从小由孤儿院中的老人养大的缘故吧。过去,她们家的附近有一个敬老院,每当母亲节和重阳节的时候,母亲总是带着她去那里看  相似文献   

18.
最近,苏州一家护理院推出了“奖孝金”制度。原本两个月看望一次老人的子女。在制度推行之后,开始积极地探访无人问津的父母。频繁看望老人的人数激增。一个普通的疗养院的数据,折射出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人们把老人送到养老院之后,就很少看望他们了,这固然与子女繁忙的工作有关,但更多的是因为孝文化的缺失。  相似文献   

19.
伴随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农村留守老人这一新的社会性弱势群体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子女的外出弱化了家庭的养老功能,政策资源的匮乏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老人所处的困境.对于这类新衍生的社会性弱势群体,既要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同时又要高度重视他们的赡养问题.文章立足寸金村现状,为探究一条解决农村留守老人赡养问题的道路尽一点自己的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20.
让关心萌芽     
一个人在成长的岁月中,一定会受到很多人的关心。关心我们最多的首推父母,他们对子女的关心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其次关心我们的要推师长,他们一定要把我们教育成人,到社会上出人头地,建立一番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