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海教育》2007,(8A):86-87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是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育学教授、课程与教学研究院主任、世界著名教育学专家、教育哲学家、课程论专家和人文科学研究方法论专家,北美“现象学教育学”的领袖人物之一,马克斯·范梅南(Maxvan Manen)教授的经典之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上海教育》2007,(8A):79-80
山·A·阿莫纳什维利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他长期在小学里进行一项没有分数的教育实验,他将实验成果写成既有创新意识又生动有趣的《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和《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三本书,成为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英国大哲学家A·N·怀特的教育代表作《教育目的》中有这样一段话:“理想的消失是人类努力失败的可悲证明。在古代的学校里,哲学家们渴望传授的智慧,而现代学校里,我们降低了目标,教授的是学科。从神圣的智慧———这是古人向往的目标,沦落到学校教材知识———这是现代人追求的目标,标志了多少世纪以来教育的一种失败。”我们的教育可以说什么都有———有知识,有课程,有作业,有考试。但我们的教育惟独没有智慧。没有智慧的教育又怎能让我们的学生不断向外流淌创造之泉?难怪有学生会这样说:“你们老师在课堂上只给我们压力,不给我们魅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点阐述11世纪维吾尔族人民的伟大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改革家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在他的长诗《福乐智慧》中论述的用公正的法律和优良的道德管理国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文治和武功平等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英国大哲学家A.N.怀特的教育代表作《教育的目的》中有这样一段话:"理想的消失是人类努力失败的可悲证明。在古代的学校里,哲学家们渴望传授的智慧,而现代学校里,我们降低了目标,教授的是学科。从神圣的智慧——这是古人向往的目标,沦落到学校教材知识——这是现代人追求的目标,标志着多少世纪以来教育的一种失败。"我们的教育可以说什么都有——有知识、有课程、有作业、有考试,但唯  相似文献   

6.
聋人教师对聋教育的历史贡献。1814年,美国聋教育先驱托马斯&;#183;霍普金森&;#183;加劳德特(Thomas Hopkins Gallaudet)远渡重洋前往英国学习聋人教育。1816年,他在英国伦敦遇见讲学的法国聋童学校两位聋人教师劳伦特&;#183;克拉克(Laurent Clerc)和琼&;#183;马修,随后前往法国聋童学校向两位聋人教师学习聋人教育。并且进一步说服了克拉克老师一同前往美国,  相似文献   

7.
美国教育家尼尔·普斯特曼说,学生“进入学校时像个问号,而离开学校时像个句号”。这是学校教育的悲哀。这种教育,学生的个性被消隐了,才情被湮没了,智慧被冰封了。这种教育无歌也无诗,精神家园荒芜萧索,创造之树枯萎凋零,想像之鸟不再高  相似文献   

8.
“理想的消失是人类努力失败的可悲征明。”在古代学校里,哲学家们渴望传授的是智慧,而在现代学校,我们降低了目标,传授的是学科,从神圣的智慧——这是古人向往的目标,沦落到学校教材知识——这是现代人追求的目标,标志了多少世纪以来教育上的一种失败……我的观点是,在欧洲文明启蒙之初,我们是从那赋予教育以灵感的崇高的理想起步的,然而渐渐的,我们的理想却沉落到与我们的实际持平的地步。  相似文献   

9.
“非连续性教育”是德国教育哲学家O·F·博尔诺夫提出的一个概念,意指那些为应对和处理妨碍生命连续正常发展的意外偶然事件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博尔诺夫主要是基于存在哲学来诠释他的非连续性教育理论的。时代的发展赋予非连续性教育以新的内涵,尤其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对非连续性现象的发现,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美国哲学家、散文家、诗人拉尔夫&;#183;沃尔多&;#183;埃墨森曾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孩子。”的确,孩子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在目常生活中,父母学会尊重孩子,就能赢得孩子们的依赖和热爱。这种尊重既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前提和保证,更是孩子们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根基。  相似文献   

11.
陈琪 《课外阅读》2011,(11):123-123
英国大哲学家A.N·怀特海在他的教育代表作《教育的目的》中,有这样的论述:理想的消失是人类努力失败的可悲的证明。在古代学校里,哲学家们渴望传授的是智慧,而在现代学校,我们降低了目标,教授的是学科。从神圣的智慧——这是古人向往的目标,沦落到学校教材知识——这是现代人追求的目标,标志了多少世纪以来教育上的一种失败。我的观点是,在我们欧洲文明启蒙之初,我们是从那赋予教育以灵感的崇高的理想起步的,然而渐渐的,我们的理想却沉落到与我们的实际持平的地步。尽管知识是智育的一个主要目标,没有某些知识基础,你不可能聪明;但是你也许能轻而易举地获得了知识,却仍然缺乏智慧。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大凡是学校里的识字教学,都是教师为主地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这种方法一直沿袭到今天。社会发展了,时代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我们“主体&;#183;开放&;#183;潜能”识字的实验,就是强调老师要转变观念,改革方法,以儿童为主体,诱他们主动识字,从而达到自能识字、开发潜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孙陆 《中国德育》2009,(1):91-91
在众多读者、作者的关注和支持下,“学校·行动”迎来了2009年。在新的一年里,“学校·行动”将展现出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4.
教研论文·教学案例·教师随笔《教育交流》杂志以“教育与研究相结合“为特色,关注一线教育中的点滴智慧,着重反映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改革过程中总结的新理  相似文献   

15.
任卫兵 《青年教师》2006,(11):20-23
智慧的缺失英国大哲学家A·N·怀特海在他的教育代表作《教育的目的》中,有这样的论述:理想的消失是人类努力失败的可悲的证明。在古代学校里,哲学家们渴望传授的是智慧,而在现代学校,我们降低了目标,教授的是学科。从神圣的智慧——这是古人向往的目标,沦落到学校教材知识——这是现代人追求的目标,标志了多少世纪以来教育上的一种失败。……我的观点是,在我们欧洲文明启蒙之初,我们是从那赋予教育以灵感的崇高的理想起步的,然而渐渐的,我们的理想却沦落到与我们的实际持平的地步。可是,当理想与实际拉平,其结果就会停滞不前。尤其是,只要…  相似文献   

16.
张泉 《中文自修》2006,(6):22-23
(苏格拉底认为)在一个有智慧的社会里,哲学家就不会显得愚蠢了;只有在愚蠢的人中间,有智慧的人才被认为是缺少智慧的。 我们在这种二难推论里应该怎么办呢?我们的理想国可以有两种开国的方式:一种是哲学家成为统治者,另一种是统治者成为哲学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新观点     
《上海教育》2007,(12A):35-35,37
墨西哥教育研究人员爱德华多·安德雷在考察19国教育之后指出;英国总督学克里斯廷·吉尔伯特谈贫困地区学校发展;新任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住就职典礼上谈大学的责任与使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郎谈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美国弗吉尼哑大学心理学教授安杰林·里拉德谈学习方式改进;  相似文献   

18.
杨莉莉 《科学课》2009,(9):M0002-M0002
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的确是这样!在我的教育旅途上,《科学课》就是启迪我智慧的钥匙。  相似文献   

19.
文宇 《成长》2007,(2):67-67
里维伦德·鲍勃·理查德是一个成功者,他曾在奥运会上得过冠军。[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斯宾塞     
赫伯特&;#183;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是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他的科学教育思想,为19世纪的科学教育运动,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对我们当下的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五四时期,胡适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或许可以看作这种科学精神在中国的一个回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