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后,两次石油危机相继出现,给全球的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能源问题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对我国来说,据统计,空气中的CO2、硫化物和颗粒悬浮物约7O%来自化工石油燃料燃烧的排放物。近年来,我国大量消耗化工石油燃料,使大气中硫化物和颗粒悬浮物含量急剧增  相似文献   

2.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当今世界的三大矿石燃料,也是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它们在能源结构中的主从关系在缓慢地变化着:本世纪初,煤占主导地位,50年代开始石油比例上升,70年代达到顶峰,以后开始下降。特别是在两次石油危机之后,人们认识到石油资源会逐渐枯竭,而世界天然气资源的探明量在不断增长:1950年为8.5万亿米3 ,60年代为17万亿米3 ,70年代为37万亿米3 ,1984年达到90万亿米3 ,大约每10年翻一番。据预测,世界远景储量为250-350万亿米3,是现在探明储量的3-4倍,比石油储量还丰富。预计天然气生产将在下世纪初达到高峰,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它将从现在的20%增加到60%,而石油则由现在的41%降到20%。因此,今后几十年内天然气工业将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七十年代爆发的两次石油危机向人们敲响了警钟:依靠廉价石油发展经济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能源危机已成为世界瞩目的大问题。随着能源危机的加深,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依赖石油的脆弱性。于是,确保石油的稳定供应,大力推行节能计划,积极开发新能源,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制订能源政策的基本点。在遥远的将来,从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潮汐能等取之不尽的能源中获得能量当然是可能的。但如何完成能源过渡,选择何种能源做为通  相似文献   

4.
石油,之所以被人们冠以"黑色黄金"的美称,是因为它与生俱来的能源特性——不可再生、不可或缺,而且关乎国计民生。现在,全世界依赖度列第一位的传统能源仍是石油,列第二位及第三位的是煤炭和天然气。让人担忧的是,不久前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2006》指出:以目前的开采速度计算,40年后全球石油将开采殆尽。另外,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报告预计:在未来23年内,国际油价将上涨到100美元/桶。曾于20世纪引发过的三次石油危机的高油价,仿佛让我们已经听到了第四次石油危机的脚步声。  相似文献   

5.
袁镔  刘利刚 《百科知识》2007,(9X):16-17
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之后,建筑节能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基本趋势,它的发展在保证建筑安全、舒适、健康的前提下,大大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  相似文献   

6.
石油,号称工业血液、世界第一战略物资,具有不可再生性。自从人类选择了石油,它就成了人类政治、经济、军事、战略斗争的核心之一。20世纪发生的三次石油危机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新时期,国际能源地缘政治格局和世界石油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未来面对的石油资源竞争压力将大大增加,未来的石油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相似文献   

7.
正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较为完善的政策措施,起到了较好的激励效果,可以为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一些有益启示。美国/完善相关法规实施政策补贴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普及汽车。据统计,当时交通运输部门的年石油消费量已达到45亿吨,占总消费量的53%。这个时期相继暴发的两次石油危机使美国经济受到重创,美国政府开始执行  相似文献   

8.
前言:石油,号称工业血液、世界第一战略物资,具有不可再生性。自从人类选择了石油,它就成了人类政治、经济、军事、战略斗争的核心之一。20世纪发生的三次石油危机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新时期,国际能源地缘政治格局和世界石油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未来面对的石油资源竞争压力将大大增加,未来的石油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相似文献   

9.
在欢度60年国庆之际,回顾我国石油炼制催化剂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程。在20世纪,50~60年代。结合国情,开展技术革新。实现了国外有的技术我国也有;70~80年代,跟踪国外技术有所创新,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80年代起,开展导向性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开发了一些我国独有的先进技术,在国际竞争中取胜。  相似文献   

10.
生物柴油生产应用情况及在我国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生物柴油在国外的生产应用情况早在一个世纪之前,鲁道夫·狄塞尔就设想将植物油作为发动机的燃料。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出现的两次石油危机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这一设想在世界许多国家变成了现实。生物柴油的研究最早是从20世纪70年开始的,近20年来,由植物油制备生物柴油作为石油燃料的替代物,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目前,欧洲已建立了数家生物柴油工厂,规模最大的生物柴油工厂在意大利,生产能力达25万t/年。1982年前后,德国和奥地利首次在柴油机引擎中使用菜籽油甲酯。1985年奥地利建立了以新工…  相似文献   

11.
2001年9月27日,我国发行量最大的周报《南方周末》用半版刊登了“能源危机”的四篇文章,并加了编者按: “9月11日,美国遭受国际恐怖势力袭击,与任何一次危机一样,国际原油市场再次因之剧烈震荡──每桶原油价格一度增高至31美元。” “作为石油净进口国,中国2000年石油消费量的30%依赖进口……。2020年,石油进口率将达到50%,……。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石油危机再次被提了出来。” 这里有两层意思:现在中国就面临能源危机,用首篇文章作者的话说,就是“石油危机就在眼前”。另一层意思是在未来20…  相似文献   

12.
自愿协议的由来世界大多数国家注重节能始于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期间,各国政府制定了各种政策措施来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这些政策措施绝大部分可纳入强制性范畴。20世纪80年代,欧美等市场经济国家认识到不同利益主体对于市场经济信号的响应远比对政府政策与法规的响应要快得多、有效得多。因此,在允许的情况下,他们都尽量地采用非强制措施。这样的做法与市场经  相似文献   

13.
张亚南 《科学中国》2007,(12):34-36
众所周知,能源与环境保护是未来21世纪中的两大问题。自从1973年世界出现石油危机,作为战略性资源的石油出现严重短缺。为了节约石油资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人们提出了“绿色能源”的概念,世界各国都积极投入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4.
朱伟 《华夏星火》2011,(12):72-74
日本是一个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的岛国,经过20世纪60~70年代经济的高速增长之后,城市扩张迅猛,城市周边地区的地价不断上涨。  相似文献   

15.
在喧嚣的城市中,形态各异的高层建筑特别是摩天大厦向人们展示着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公众的视线和注意力,唤起人们的想象。19世纪末到20世纪,摩天大厦在美国兴起。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80年代在亚洲得到迅猛发展。至本世纪初世界排名第100位的高楼已高达226米。马来西亚拥有目前世界第一高楼:88层、452米高的石油双塔大厦(图1)。它建于1995~1998年,设计者是美国西萨·佩里建筑设计事务所。  相似文献   

16.
水力发电福兮?祸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70年代初全球出现石油危机以来,世界水力开发进入高潮,目前水力发电约占世界电能的四分之一。全世界有七个国家几乎全靠水力提供电能,约有45个国家50%以上的发电量是水力发电提供的,水力发电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约五分之二的电力。水力发电发展如此之快,一是它可以缓解能源危机,二是被认为可以完全消除火力发电严重污染大气的弊端。  相似文献   

17.
一位石油专家警告说,人类已经发现了几乎所有的油田,而人类对石油的消耗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可以预见,不远的将来,投放世界市场上的石油将会越来越少…… 在本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后,石油短缺现象消失了,石油价格也一直保持平稳状态。世界似乎不再为石油而焦虑了,但严峻的事实依然存在,那就是地球上  相似文献   

18.
虽然人类在工业化时代(18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是前所未有的,但这一时期造成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也是前所未有的。理智的人类终于清醒过来:1992年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人类共同的发展战略得到了确认。大会通过的纲领性文件《21世纪议程》中指出,地球所面临的严重危机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化。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管理与人类环保运动的开展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定相伴而生。  相似文献   

19.
90年代伊始,日本东京股市价格暴跌,日元汇率动荡不安。回顾1987年和1989年两次世界股市大波动,这并非偶然事件,而是与发达国家经济的大趋势密切相关的。自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经济进入了新的一轮结构性调整时期。80年代,世界经济持续增长7年多未发生衰退,世界性通货膨胀得以抑制,摆脱了70年代的滞胀状态。但是,调整远未完成:世界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动荡不安;  相似文献   

20.
石油是重要的战略能源,建立充足的石油储备是保障国家政治、经济和国防安全的重大需求。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连续3年超过70%,并且石油储备量也极低。地下盐穴是国际公认的石油大规模储备的优良场所,欧美发达国家在20世纪已建成多个盐穴储油库群,建设盐穴储油有望成为破解我国石油危机的有效途径。文章调研了国外盐穴储油现状,揭示了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盐穴储油的技术、资源和交通等优势条件,提出了我国建设盐穴型战略石油储备的建议。研究表明,我国石油输运管道发达、盐穴储油技术储备充足、工程经验丰富,且建库所需的盐矿地质资源充足,可以在短期内建成大规模盐穴型战略石油储备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