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与生物圈计划   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目的是寻求同一答案.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己创造的财富的过程中,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的种种惩罚?因为在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的退化中,已经进步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  相似文献   

2.
生物圈保护区的概念,来源于1971年人与生物圈国际协调理事会关于人与生物圈计划一项主要议题的决议。生物圈保护区类似于国家公园.又不完全相同。国家公园的选址,从传统上是接天然景色或特色及其所能提供的娱乐和旅游设施来考虑.而生物圈保护区首先要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区,并包括多数大的生物地理区的典型代表;不仅要具有网络的特征.还要把自然保护区与科学研究、环境监测、人才培训、示范作用和当地人的参加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是具有全球保护价值的陆地或水域 ,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被看作是实施《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基地。人与生物圈计划始于 1 971年 ,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针对全球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发起的一项政府间国际科学研究计划。全球现在 41 1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分布在 94个国家 ,我国有 2 1个 ,贵州省有 2个 ,现介绍如下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建于 1 978年 ,面积 41 90 0公顷 ,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印江、江口、松桃三县交界处。主峰凤凰山海拔 2 572米 ,拥有佛光、奇峰、曲溪和古木四…  相似文献   

4.
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一个国际科学合作项目,即“人与生物圈”(MAB)计划,其目的在于通过全球性的科学研究、培训以及信息交流,为生物圈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各国自然资源的管理培养专门人才。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分别从14个领域展开工作。  相似文献   

5.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是具有全球保护价值的陆地或水域 ,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被看作是实施《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基地。人与生物圈计划 (MAB)始于 1 971年 ,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针对全球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发起的一项政府间国际科学研究计划。全球现有 4 1 1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分布在 94个国家 ,我国有 2 1个 ,现按加入的时间顺序介绍如下 :1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吉林省安图县内 ,面积逾1 90 0km2 ,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具有完整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素有“长白林海”之称的原始…  相似文献   

6.
正课堂教学是生物教学的主要途径,是对学生进行生物知识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了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中学生物新课程标准一方面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绿色植物和人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两类生物,突出绿色植物和人在生物圈的生命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学生探究和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新教材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反映现代生物技  相似文献   

7.
人和植物在生物圈中对生态平衡的维护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生态系统中还有许多动物和微生物是维护生物圈内生态平衡不可缺少的链条,这两大类群的生物与人的关系非常密切,是我们的地球——“生物圈I号”赖以正常存在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谈生物学教学备课中的“三读”教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是要通读教材,正确地把握教材的编写体系(特点)和教材的编写意图。例如,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第一册在编写体系上,按照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的编排思路,全书包括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细胞、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三个单元,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各个类群的生物在生物圈中如何生存、延续和发展,对生物圈有何意义,进而认识生物和生物圈与人类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仅一个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包括人的由来、人体的营养、人体的呼吸、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七章。本单元突出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是以“生物圈  相似文献   

10.
1说教材地位 本次说课的内容是苏科版生物第四单元"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中的第13章第1、2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生物的多样性是新课标十大主题之一,主线是"人与生物圈".学生正经学习了环境中的生物以及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人与生物圈"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隋培芹 《山东教育》2007,(10):46-47
生物新课程标准在突破传统的动物、植物和人三大板块的基础上,构建了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突出体现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更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鲁科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以“人和生物圈”为主线,其中蕴含着一些基本的生物学观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即一定的结构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功能存在,且任何功能都需要由一定的结构来完成.无论是细胞、组织、器官还是个体,生物体在不同层面上无不体现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思想.在学习人体生理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反复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可帮助学生理解组成人体各器官的结构生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下面以教材中“生物圈中的人”部分知识的教学为例,从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几个层面,谈谈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在教学中进行渗透的认识与体会.  相似文献   

13.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装置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材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27页"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中.设置了"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演示实验、该实验能够让学生获得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直观而感性的认识,对学生理解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生活在自然界中,与光、热、水、土等无机环境物质以及成千上万的各种生物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通过食物链共同构成了纷繁复杂,纵横交错的统一整体——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按其结构和功能又可分成许多小的生态系统。人在生态系统中从事农业生产来维持生活,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受到环境对人的反作用,影响人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处理好农业与生态系统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是件重要的事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突出了人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即:绿色植物和人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两类生物,绿色植物和人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绿色植物对生物圈中的生命活动,尤其和人类的活动有着重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另一方面新教材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反映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特点,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生物科学信息,具有信息量大,与现实生活贴近之特点。新课标的这些特点,则决定了我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家把地球称作“生物圈1号”,与此相应的,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沙漠上建造的一座研究人类生存环境的全封闭式实验基地便被称作“生物圈2号”。它是将人类送往月球或火星旅行的庞大计划的前奏。 远远望去,“生物圈2号”像一座用玻璃建成的玛雅人神殿,而它的内部构造则像一个微型地球。“生物圈2号”高28米,占地1.2万平方米,(相当于3个足球场那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背景下,生物教学突破过去传统的动物、植物和人3大板块,试图从人与生物圈的关系看问题,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使学生逐步形成环保的意识,真正做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呢?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是最好的环境教育资源。在新平,有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有“人与生物圈计划”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有参天的原始森林,林木茂密,植物种类丰富;也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绿孔雀、云豹、蟒蛇、黑熊、穿山甲等。在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时,我们充分利用家乡的这些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活动,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一、利用民族资源,陶冶环保意识新平县地处滇中玉溪市,位于哀牢山中段,这里居住着勤劳善良的花腰傣族,丰富多彩的花腰傣族文化、手工制作、生态环境、绿色食品随时都在影响着幼儿。在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时,我们组…  相似文献   

19.
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茂兰喀斯特森林保护区施俊1996年5月,茂兰国家级喀斯特森林保护区被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接纳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同时接纳的还有天目山保护区。至此,我国已有12个自然保护区被纳入这个网络。茂兰喀斯特森林保护区,是1988年5...  相似文献   

20.
华中的绿色明珠——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的西部 ,介于长江与汉水之间、秦岭和巴山东端的交汇地段。相传神农氏 (即华夏始祖之一的炎帝 )在此架木为城 ,采尝百草 ,教民稼穑而得名。 1982年湖北省批准成立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1986年国务院批准神农架为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90年 12月 17日 ,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人与生物圈计划世界生物圈保护网络” ,成为国内具有国际意义的生物保护区之一。神农架保护区地处 31°15′N~ 31°37′N、10 9°5 6′E~ 110°5 8′E之间的范围 ,属西部高山区向东部丘陵平原区的过渡地带和亚热带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