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何学习物质的物理性质江苏南通市西公园中学(226006)顾建新物质的物理性质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内容,对于认识物质,推断物质及物质的应用都有重要的作用.如果结合实际学习,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再是枯燥的数据了.一、联系生活实际中学化学中的许多物质和我们...  相似文献   

2.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而自然界存在和人工制造的物质形形色色,丰富多彩。因此,确切地掌握物质的分类,对于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将初中化学中所学到的物质的类别及分类依据给予整理和归纳,供同学们参考。一、物质的分类及依据根据物质组成及性质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可以将物质分类如下:1)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具有固定的组成与固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用一个化学式表示的物质;而混合物则是指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固定的组成,不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其组…  相似文献   

3.
物质的溶解过程是一复杂的化学过程,物质溶解平衡是中学化学平衡中常见的化学平衡。物质的溶解度反映了物质的溶解性能。让学生动手进行物质溶解度的测定,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溶解平衡。对于溶解度大的物质,饱和溶液中浓度较大可以通过滴定等方法测出溶解度。但对于难溶电解质,由于饱和溶液浓度较小,通过滴定方法很难测定其溶解度。  相似文献   

4.
提出用相图法描述物质的运动,以振动为例讨论了相图法及相关分析,相图对于研究混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甲烷等气体性质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烷、乙烯、乙炔等气体的性质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及大学基础化学实验中一类重要的验证性实验。做好它们,对于帮助学生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掌握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等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现行高中教科书和高校实验教材上的实验方法存在着一些问题,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6.
漆质与漆艺的视觉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质材料的个性决定了它们在艺术实践的表现形式,表现方法及手段,成为作者与观众进行交流的潜在语言。天然漆的发现,到漆的应用及漆的审美过程,就是漆艺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从事漆艺创作,应该了解漆的物质特性和视觉美感。漆质与漆艺的视觉美主要表现在漆艺材料的自然美和制作的工艺美,只有当作者的构想与其载体——漆,完美结合时,作品才会散发出无穷魅力。因此,漆物质美和特性对于漆艺创作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使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劳动及劳动价值论面临新的挑战。章结合“七一”讲话,把生产劳动和劳动论从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服务经济领域;首重论述了服务劳动是生产性劳动,是社会财富和价值的源泉;并强调劳动价值论从物质领域拓展到服务领域,对于在新的形势下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物质的转化问题,宏观物质转化的微观本质是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氧化还原反应是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转化的本质视角,也是指导物质转化研究的原理性内容,属于化学的核心知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对于物质制备原理设计、滴定分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主体具有实体和功能二重性,是客观性和能动性的统一。因而,主体是属于物质的一类,是“能动的物质”,对“人化自然”具有本体论意义;把主体纳入本体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统一性以及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等问题加深理解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唐殿华 《中学理科》2003,(2):2-7,93
1.物质的组成 从宏观角度讲,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对于元素知识的复习应着重了解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11.
《家庭教育》2009,(9):6-7
物质环境,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超大的概念,它不仅包含了孩子的成长过程、衣食住行,更存在于潜移默化间,从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中对孩子的心理、智力、情感、品德等产生点滴影响。教育学者用“泡菜效应”来诠释不同的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我们不妨通过一个调查,看看父母们认为孩子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物质环境。  相似文献   

12.
崔鹏 《现代教学》2006,(7):112-115
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依据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初中化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概念,是溶液概念的深化,同时是学习物质的溶解度的基础。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这部分的内容有一定难度。初中学生在生活中对于常见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现象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对从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状态又是比较陌生的。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饱和溶液的概念、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以及它们与溶液“浓”“稀”之间的辩证关系。根据初三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及学科要求,本节课的目标设守为:  相似文献   

13.
吴海洋 《中学理科》2002,(1):1-6,94
从微观构成上讲,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某些非金属单质(氮气、氢气、硫磺等)、共价化合物(有机化合物、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及酸等)等,分子用分子式(化学式)表示,相对分子质量(式量)单位为一,符号为1,一般不写出.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它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是分子’(但分子不一定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是氧分子.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但分子问的距离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4.
从微观的视角认识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物质微粒观”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基本观念,它的形成对于学生理解和解释宏观的事实和现象,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了解化学符号的意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物质微粒观的建立,是他们开启化学之门的基础。“物质微粒观”主要包括;(1)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2)微粒总是在不断运动的;(3)微粒间有一定的间隔;  相似文献   

15.
陆亚东 《新高考》2004,(1):97-99
化学平衡状态与建立平衡的条件密切相关,而与建立平衡的途径无关。对于同一可逆反应,当外界条件一定时,不管反应的方向如何,只要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当,达到平衡时同种物质的含量相等,这样的平衡就称作等效平衡。此类题型高考中已考查过多次。对于这类平衡,一般有以下规律:  相似文献   

16.
框图题是初中化学的重点题型,也是各地中考命题的热点.此类题没有太多的文字提示,只有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仅根据转化关系解题是不能达到解题目标的,只有认真分析题意,抓住解题的关键,解读物质之间的关系,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对于框图题,不仅要熟悉物质的化学性质,还要善于利用物质的特性解答.  相似文献   

17.
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主要存在于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三个学习主题中,复习过程中,对于重点考查的核心概念和原理,我们可以将其分为物质分类(如混合物、纯净物、氧化物),性质变化(如混合物、纯净物、氧化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一、知识结构二、基础知识(一)密度1.密度的意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表示物质特性的量,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密度的大小,仅决定于物质。同一种物质的密度是定值.跟物质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2.密度定义公式对公式的理解:(1)物质的密度可用物质质量(m)跟它的体积(V)的比值来量度。(2)同一种物质的密度跟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即不能说成;p跟,m成正比,P踉V成反比。(3)对于两种不同物质:当V相同时,m大的,比值m/V就大,该物质密度就大,即V一定时,即…  相似文献   

19.
物理量是量度物质的属性与描述物质运动状态所用的量值,物理量的正负是学习物理中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一个方面,正确认识物理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关系非常大。  相似文献   

20.
王东 《生物学教学》2004,29(4):39-39
高中《生物》课本中,在讲到“生命物质——蛋白质和核酸”时,提到高分子这一名词;当讲到“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时。提到大分子、小分子这样的名词。对于某一分子,如何知道它属于高分子还是低分子?大分子还是小分子?由于课本上没有做进一步解释,致使这些内容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现对此及相关概念做一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