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位小朋友将邻居家的小朋友打架哭了.爸爸很生气,将他拉到跟前教训;"说,你是怎么将侬打哭的?少跟我玩心眼,你心里怎么想我可是看得透透的."  相似文献   

2.
杨锋 《教育导刊》2006,(10):60-60
"与众不同" 自从开始强调素质教育,你瞧,幼儿园的教育也改革哩!比如更重视小朋友的动手能力,更注意培养孩子的个性…… 这天,小易老师准备一个教学活动,叫做"我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让小朋友们把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讲给大家、展示给大家.  相似文献   

3.
他五六岁光景的时候,小伙伴们经常把他打哭。他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回家向爸爸告状,原以为爸爸会帮他"出气",哪知道爸爸不光没有给他撑腰,还从商店里买了许多糖果给那些打他的小朋友。爸爸说,有时候"消灭"拳头的武器不一定是拳头,还可以是"糖果"。当时的他怎么也理解不了爸爸的这套"哲学",总以为是爸爸怕那些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甚至还猜想在爸爸年幼的时候,也被那些小朋友的爸爸打过。后来,他  相似文献   

4.
某一天午睡的时候,孩子们都进入梦乡睡得很甜,忽然听到一阵轻微的抽泣声,闻声寻找,原来是文文小朋友捂在被子里哭。"文文,你怎么了,哪儿不舒服吗?"我轻轻拍着被子问道。"我尿床了,不要告诉我妈妈,会扣钱的。"他边说边哭。  相似文献   

5.
冷处理     
我班上有个小朋友喜欢哭,而且哭起来没完没了。一次为点小事她又哭着要我送她回家,我走过去哄,她根本不听。后来我用稍为严厉的语气制止,她反而哭得更厉害了。我“生气地”把她“冷”在一边,去组织小朋友游戏,连看也不看她一眼。过了一会儿,她却主动跑过来,拉拉我的衣角小声地请求:“老师,我不回家了,我要做游戏。”“冷处理”取得了好效果。当然,这种方法不能滥用,应适可而止。  相似文献   

6.
活动由来 木偶是幼儿喜爱的一种玩具,他们可以几人一组自娱自乐玩上一个小时,可以乐此不疲地编出许多小故事.一次餐后散步经过小班门口时,孩子们看到刚刚入园的弟弟、妹妹哭着要妈妈,亮亮小朋友说:"我们演个‘我不哭'的木偶剧给弟弟、妹妹看吧!"得到我的首肯后,孩子们立即行动,在窗台上拉起小舞台,由三个小朋友自编自演了小故事"我不哭".小班的弟弟、妹妹一个一个睁大眼睛专注地看着,哭声嘎然而止,有的还破涕为笑.午睡前,孩子们还在滔滔不绝地议论刚才的表演."木偶--我们的朋友"大带小活动由此生成.  相似文献   

7.
开心八爪鱼     
再弹一次有一个小朋友在圣诞节时上台表演钢琴,演奏完观众一直喊:"再来一曲!"老师就问他要不要再演奏一首,结果他急得哭了起来。小朋友说:"我又没有弹错,为什么还要叫我再弹一次?"  相似文献   

8.
"老师,吴道元又把肖俊弄哭了."一群小朋友急冲冲地向我告状,吴道元也理直气壮地来到我面前,大声对我说:"我是玩当兵的游戏时不小心碰倒了他,我已经向他赔理道歉了,可是他却没有说没关系,还一直哭."我听了吴道元的话,不禁对我平时的教育打了个问号.  相似文献   

9.
张艳 《今日教育》2006,(12):21-21
自由活动时,婕婕哭着跑过来说:“老师,苇苇打我!”见苇苇这时候躲在其他孩子身后,我便叫道:“苇苇,为什么打小朋友?快向她道歉!”连叫了几次也不见他有认错的表现。于是,我快步走到苇苇身边,生气地问道:“为什么打人?快给小朋友道歉!”这时的苇苇双手捂着小脸,也伤心地哭了起来。我追问道:“你哭什么呀?快给小朋友道歉!”他哭得更厉害了,  相似文献   

10.
开学第一天,倩倩显得很"老练",自己跟爸爸说再见,自己拿积木玩,看见小朋友哭还一本正经地笑话别人"羞羞羞".没想到这么"老练"的孩子,睡午觉居然成了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刚开始,儿子小迪把上学当成了乐事。头两天,还在睡梦中的儿子一听到我喊"上学啦",就翻身从床上爬起来了。第三天,他变得有些勉强。到了第四天、第五天,他干脆哭着喊着不愿意去了。原因是第三天他和小朋友打架抓伤了对方的脸,挨了老师的训斥;第四天他试图去摸滚烫的开水壶,被  相似文献   

12.
王绍琼 《学子》2014,(3):24-24
正"XXX拿我的玩具了""XXX把我的玩具弄破了""XXX打我了"等等。幼儿园、学前班`、孩子的日常生活,常常会发生此类的同伴交往中的矛盾和冲突。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家长和教师将孩子之间的冲突视为消极行为,认为冲突是具有破坏性的,是应该避免的。面对孩子吵闹,家长和教师采取强制方式解决问题,结局如意。?一上午,小朋友们教室里玩玩具。突然我听到一阵哭声,探头一看,一个能干女哭了,奇怪,平时都没见她哭。我赶紧跑去问她怎么了,她指着另女说:她抢我的玩具。我转头看抢玩具的女孩,又是一能干的小朋友。  相似文献   

13.
我去学校接儿子放学回家,见儿子和小朋友们排队走出了校门,我迎过去,却发现儿子没有如往常一样甜甜地叫我一声"爸爸",脸上有略显委屈的样子。我拉过儿子问:"怎么不高兴了?"儿子不搭话,要流眼泪。等小朋友们走得远了,我再细细问儿子为什么不开心。儿子将胳膊肘转给我看,吓了我一跳——儿子的胳膊肘擦伤了一块皮肤,渗出了血。怪不得儿子一副伤心欲哭的样子呢,原来是受了伤。  相似文献   

14.
阿呆奇遇     
"妈妈怎么还不来啊!"阿呆已经在校门口等了很长时间.看着其他小朋友都快快乐乐地背着书包回家了,还是没看见妈妈的影子,他急得要哭了:"我该怎么办啊!"[文章开门见山,简明快捷."阿呆"的"等"与"小朋友"的"回家"、"阿呆"的"急"、"哭"与小朋友的"快快乐乐"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人物的依赖性强,也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  相似文献   

15.
早操时间到了,当我带着中班小朋友路过小三班门前时,看到小三班的老师正在哄一个哭得非常伤心的小姑娘。一问才知道,她是刚刚入园的小朋友,想妈妈了。这时,不知我们班哪个小朋友说了一句“真丢人,不害羞。”其他孩子跟着哈哈大笑,有的还吐舌头、做鬼脸来讥笑那个小姑娘,小姑娘哭得更伤心了。面对这场面,我没有立即批评他们,而是抱起小姑娘,帮她擦掉眼泪,并安慰她说:“如果你不哭了,老师会打电话告诉你妈妈早早来接你,好吗?”听了我的话,小姑娘真的不哭了。  相似文献   

16.
我不哭     
谁想哭鼻子谁哭去吧,我倒不哭。那玩意儿我不喜欢。我还为爱哭鼻子的小朋友可惜哩!因为漾着泪水的眼看不见太阳!  相似文献   

17.
<正>薛冰小朋友的这篇作文《我与"老班"亲密接触》的特点是写得很平实、亲切,读后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之感。"老班"是班主任,在班级里是"最高首长",令人望而生  相似文献   

18.
花儿在睡觉     
佳佳是个很聪明的女孩子,不过她有个很大的缺点,就是爱哭,动不动就哭个没完没了:上课时,小朋友用了一下她的彩笔,她就哭;游戏时,小朋友不小心碰了她一下,她也哭。因此,小朋友都不愿和她玩。通过与其家长的交谈,知道佳佳在家也很任性,家长也无可奈何。为了改变她,我想了很多办法,但都没起多大作用。可是,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却是很出乎我的意料。一天中午,佳佳来得很早,她在活动室里和几个小朋友摆积木,我在整理图书。突然我发觉孩子们安静下来了,“发生了什么事?”我赶紧走过去。“嘘,老师轻一点,花儿正在睡觉。”一…  相似文献   

19.
一、个案背景 一天,班长跑过来对我说:"老师,陈某某哭了",我漫不经心的对班长说:"你把她叫过来."陈某某哭着来了,我帮她擦了眼泪,问:"你怎么了?"小女孩说:"她们都说我没有手指,不和我玩,我没有朋友,我觉得我是孤独的."说着说着,小女孩又哭了.  相似文献   

20.
正9月20日阴粉笔、黑板擦和黑板一直在默默地工作着。有一天晚上,黑板擦听到了一阵断断续续的哭声,循声望去,原来是一支粉笔躲在墙角里哭。"小粉笔,你哭什么呀?"黑板擦关心地问。"呜,呜,呜,黑板擦大哥,本来我为了让那些小朋友学到知识,已经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命,可是现在,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粉笔呜咽着说。"那你为什么要躲在墙角里呢?"黑板擦又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