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应试作文立意的好坏决定着作文的成败,这就要求考生在审题立意时应建构自己认识事物、判断是非的思维能力,形成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思维方法,从而掌握审题立意的技巧。  相似文献   

2.
应试作文立意的好坏决定着作文的成败,这就要求考生在审题立意时应建构自己认识事物、判断是非的思维能力,形成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思维方法,从而掌握审题立意的技巧。立意应有鲜明的时代感。立意要有鲜明的时代感,是说立意应紧扣时代特  相似文献   

3.
张洋 《中小学电教》2011,(7):112-112
立意是作文的"灵魂"。"意"就是文章的主题。如何让自己的作文标新立异、脱颖而出,主要取决于文章的立意。中考作文大多是话题或材料作文,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没有明确的标准,如何立意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立意决定了作文的形式与内容。作文有了主题思想,文章才有灵魂,选择材料,安排结构,运用语言,也才有依据,那么怎样指导学生立意呢?现就作文教学的几点感悟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4.
作文贵在创新,创新贵在立意高远、深刻独特。然而,在高考应试的压力下,在学生为了达到分数最大化的诉求下,教师在作文立意教学过程中往往追求立意的平稳性、快捷性,而忽视了立意的深刻性、独特性。针对当前学生作文立意过于肤浅、缺乏个性、模式化等问题,教师在作文立意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发散思维的教学方式,通过发散思维流畅性的训练、变通性的训练、独特性的训练,从而使学生作文立意更深刻,更具个性。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学生高考的关键,而作文立意的"有无高下"又是决定文章成败的关键。古人云:"意犹帅也。"立意的统帅作用,不仅表现在它决定着材料的取舍,还表现在它影响着文章的谋篇布局、表达手法等方面。因此,作文不但要求做到主题明确、正确,还要求做到主题深刻高远。实践证明,正是由于一些学生善于激活思维,勇于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认识和感悟,使得充满个性色彩的立意成为文章的第一得分亮点。  相似文献   

6.
现在大多数学生都害怕写作文,每逢作文课不知如何下手。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多次探索和实践,着重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思维能力,旨在创新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文。  相似文献   

7.
陈悦 《学语文》2013,(4):45-46
2006年,"新材料作文"初登高考舞台就以材料意蕴的多重性、立意角度的多元性深受命题者的宠爱。正因为材料可立意的角度具有多选性,教育界出现了高考作文应该"淡化审题"甚至"不要审题"的声音。笔者认为,应试作文的根本特点就是对作文有所限制,给所有考生一个共同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变格作文是"变换作文主旨"的作文。选评变格前后的两篇作文。变格前的作文是有特色的课堂习作,变格后的作文是假想的应试作文。作者能根据应试作文题目(或话题)要求(主要指立意),在基本材料不变的情况下,将课堂习作的立意改变为应试作文所需要的立意。  相似文献   

9.
理论网页天地之所贵者人也,圣人之所尚者义也,德义之所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学问也。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本源”的习作教学理念就是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这是作文教学返璞归真、正本清源的关键所在。过去,学生习作来源于教材或教师的预设,中心思想已被框定,作文教学就是指导学生围绕中心思想去寻找或编造素材。这种“立意本源”的作文教学使学生在作文中大话、假话、空话、套话连篇,他们逐渐练就了一套奉命作文与应试作文的本领,失去了生活的本真和儿童的情趣。我们摒弃“立意本源”并不是说学生习作不要立意,而是教师…  相似文献   

10.
赵军正 《考试周刊》2013,(91):55-55
一、学会观察生活.描述生活 我们常感喟学生的应试作文立意肤浅,缺乏新意,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学生囿于“三点一线”的狭小天地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啃教科书,以至于孤陋寡闻,文思枯竭。一位有远见卓识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奔向社会.关注社会生活,扩大信息接收量,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作文田园。  相似文献   

11.
"变格作文"专栏征稿要求:变格作文是"变换作文主旨"的作文。选评变格前后的两篇作文。变格前的作文是有特色的课堂习作,变格后的作文是假想的应试作文。作者能根据应试作文题目(或话题)要求(主要指立意),在基本材料不变的情况下,将课堂习作的立意改变为应试作文所需要的立意。评点指出变格后作文在立意上质的改变及其途径。  相似文献   

12.
作文立意本质上是一个思维问题,当前高中生作文立意主要存在立意不准、立意肤浅、立意不新等问题,反映在思维能力上主要表现为缺乏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和新颖性。文章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着眼,从准确分析概念、善用发散聚合思维、巧用逆向求异思维等角度来阐明提高学生作文立意的方法。同时,在强调思维技能培养的同时,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体会生活,为思维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高考试题的重头戏,可是学生的应试作文往往立意肤浅,缺乏新意。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很少关注社会生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啃教科书,以致孤陋寡闻,胸无点墨,文思枯竭。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作文与一个人的社会生活阅历和文化底蕴密切相关,如果有了丰富的积累,  相似文献   

14.
<正>"千古文章意为高",深刻的立意往往是中考作文胜人一筹的关键。综观成功的应试作文,作者往往能够透过表面的人或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思考与分析,发掘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最终写出立意有深度的好文章。从而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让其情有独钟,打出较高的分数。  相似文献   

15.
张萍 《教学随笔》2013,(12):107
在高中阶段语文学习中,重点在于读写能力的培养,良好的作文写作功底对于语文成绩的提高非常重要。快速审题立意是打开作文之门的钥匙,是文章思想定位的重要步骤,往往决定着文章的成败。加强学生的审题立意能力,有助于快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语文成绩。本文根据高中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举例讨论如何利用学生的发散型思维,借助联想快速审题立意。  相似文献   

16.
王素燕 《考试周刊》2011,(71):66-67
高中作文教学如何走出应试教学的误区?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教学的主人,主动探索写作的奥秘?本文是作者结合郭思乐的"生本"教育理念,以学生的生活、心理、发展为本,进行的作文生本教学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作文里生活太少,甚至没有生活,是当下学生写作的通病。学生作文背离生活而缺少生活之魂,造成的原因很多,主要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写作是为了应试,这必然导致学生屏蔽对生活的关注;受写作和评价以“立意为先”的影响,学生作文中难觅真实生活;教师多从写的角度研究和指导作文,偏重于讲写的方法技巧,学生也偏重于学写的方法技巧,却常常陷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不能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要唤回作文的生活之魂,需要重建回归生活的写作  相似文献   

18.
有的小学生总觉得写作文难,写出的作文不是单调乏味、三言两语,就是内容空洞,不着边际。面对这一情况,我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坚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事情,写出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把作文与生活联系起来,做到"源头时有活水来"。同时注重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注重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让求新贯穿作文;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就会做到"我手写我心"。  相似文献   

19.
正考场如战场,而考场作文则无异于战场中的"决战",从某种意义上说,制约着整场语文考试的成败。在短暂的时间里,要想让应试作文"出彩",获得高分,方法和技巧很多,可我们怎样才能让考场作文的"立意"出彩呢?下面一些方法不妨一试。立意创新部分学生认为考场作文比较好写,结果"大意失荆州",弄巧成拙。考场作文要认真审视,通过某个触发点的设置,引发潜意识中沉淀信息使之进入显意识,从而产生灵感,展开创造性思维活动,化之为新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付继光 《学语文》2003,(2):37-38
一、作文教学本源观:从观念转向生活立意是传统作文教学中一个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所谓立意,即预先设定一些可以通过语言传达的基本理念,机械地要求学生必须恪守。这种立意,往往又圈定在“庸俗哲学”、“左倾政治学”的范畴。不论什么作文,立意必须高远,主题须有深意,于是,自然、社会生活中的物像就被赋予了雷同的涵义,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